飞鹿言情小说网

四合院:从下乡当知青开始 第33章 上面的意思(求收藏鲜花评价)

贾东旭这个祸害被惩罚了,也的确是让不少人安分了不少,毕竟从各个方面来讲,这是一种威慑,叶农军觉得何雨柱做的非常不错。

这样既保存了农场的面子,又将贾东旭给惩罚了,还让不少人安分了,这就是计谋,和打仗的时候一样,要用计谋才能打好。

“柱子,你做的不错,咱们这个澡堂也快修好了,到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温泉澡堂,估计在全国农场中都是头一家吧。”

有没有第二家,何雨柱不知道,不过随着时间的变化,天气也越来越暖,意味着他们要进行翻地播种,这耕地需要的农具还没有呢。

一百多人你要耕地几百亩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必须要尽快想出办法出来啊。

有没有啥办法能省力的,你说咱们这么点人,哪里够用啊,还有不少女同志在。

人力短缺,要想弄几头牛来估计难度也不小吧,厂长,您要是能够弄来拖拉机,那咱们厂的效率估计就能上一个台阶。

“得了吧,你小子,我要是能弄来那东西,那不是直接给弄来了,还来找你。”

这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其实何雨柱知道,这年头要想弄到拖拉机基本上很难,全国都没有几个农场用的,不是不想,而是资源太过匮乏了。

“要不弄几头牛来,这您应该是没有问题吧。”

问题也不小,我想着第一年咱们种的粮食能多少就多少吧,我是想着在开春之后,马上打报告要一批人过来,咱们农场的地太多,人确实太少了,要是有个几千人,那会好少很多。

“所以你的意思,我们应该加紧修建宿舍,为下一批知青做好准备。”

“不只是知青,我的想法是愿意来的都可以过来,咱们农场这边招收,只要有人,这农场就能开起来。”

人力才是第一生产力啊,这年头人多还是有好处的,所以叶农军想着,是不是往农场迁移一些人口,这样做起事来也就方便了很多。

当然要迁移人口就得有基本生活保障,你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肯定不行。

房子我们可以继续修建,只是这初期的口粮估计会不够,您可要想好了,这方面一定要计算好了,不然到时候肯定会出现粮食危机的。

何雨柱说的可是实话,觉对不是开玩笑,毕竟他有这方面的经验。

随着人口的增加,这里面呢肯定会有不少基本的生活所需要建设。

“那个咱们其实还缺一个饮用水净化厂,要是可以的话,我觉得咱们可以铺设管道,将水弄到厨房还有寝室外面方面洗漱,这样可以减少大家是时间。”

每天都要前往温泉那边洗漱的确有些远,这个你看着办吧,反正那边的房子也快盖好了,这些基础设施,你看着修,我找你来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明年一开春就会有更多人。

叶农军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不只是招收知青,只要是青壮年拖家带口都成,在他看来只要有了人力,这红星农场才能发展起来。

这样想也没错,在这个时代,还是依靠人力决定,红星农场的规模很大,要是做好了,这里肯定会成为国家的一座粮仓。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儿就是这里地处东北,这地方现在地广人稀,也是国家提倡移民去的地方,所以在政策上一定会得到支持。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呢,叶农军估计是得到了上面支持,上面估计已经跟他达成了某种协议,但是这种协议怎么签约,估计只有他清楚。

要建设红星农场其实所需要的费用还是挺大的,人力物力,但是一旦建设好了,孙带来的收益也是相当客观的。

“想啥呢,你小子,说说看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叶农军知道,在农场这边最能依靠的人就是何雨柱,只有他才能帮助自己,也只有他的点子多,所以要建设好农场必须跟他谈谈。

“我觉得没有问题,农场要是想建设好的话的确需要投入很大人力物力,但后期带来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红星农场现在接收大量无业人员,既可以解决城市就业压力,又能为国家带来收益,相信上面不会看不到这点,相应的给出一点儿支持鼓励难度不大。

厂长,既然您说了,那我就说几句,其实咱们这个厂是帮助国家解决了问题,也可以相应的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对应的技术人员,还有农业用具咱们都可以要点。

开发农场需要的各类技术员也是相当多的,甚至是除了这些还得要有一个明文规定政策的保护,毕竟红星农场地处东北。

想要技术人员,难度估计比较大,叶农军不是没有提过,但是上面的意思是你要拿出成绩出来,如果你能拿出一定的成绩出来,他们是可以给的。

既然话都已经说到这了,那肯定是给定了目标,不然不会说。

“上面的政策是要我们拿出一定的粮食产量,至少要在一年内解决粮食自我供应,同时呢,要是接收两千人,这两千人里包括老人小孩。”

“啥,还有老人小孩,我没有听错吧,那你不会答应了吧。”

何雨柱有些好奇,这要是答应下来,不得给自己找事情吗,老人小孩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是很大,估计还得建设一个学校。

一系列的配套设施,都是需要钱的,所以上面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对叶农军这么看重,还是说红星农场这里有特殊的价值。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四合院:从下乡当知青开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