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武末风云 第2章团练

小说:武末风云  作者:幻剑飞虹  回目录  举报

李阳之所以能和张富春结亲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次庙会李阳在街上遇到了张富春的女儿张婉,张婉长的极像李阳前世的妻子。

李阳在受了两天的相思之苦后,直接写了一封聘书,聘书中夹带了前世范仲淹的巜岳阳楼记》属了自己的名。

第二天李阳便被请去了张府!

张富春只有一个要求,张富春有个小儿子叫张立明年参加科考,这篇巜岳阳楼记》算他儿子的!

李阳当然无所谓,反正也不是他写的!这事就成了!

张婉人如其名是个温柔,安静美丽的女子,这是几天来李阳对他这位新婚妻子直观印象。

李阳他们现在住的宅子是张富春在县里的一处旧宅,说是旧宅但其实很是宽敞整洁前面有个小院子,中间是客厅,后面有五间屋子,中间是李阳与张婉的卧房,最左边是张婉从张家带出来的丫鬟小翠的房间,最右边是厨房,其余一间李阳做了书房,另一间李阳本打算让父母搬来一块住,但老两口死活不同意李阳也只好作罢,现在空着。

今天是李阳两口子回门的日子,张婉正在帮李阳更衣。

“这冷不丁有人这么伺候还有点不习惯呢!"李阳调侃道。

“这是为妻应当做的!再说是我们张家对不住相公!”

“又来了,这事你都念叨几天了,这事为夫真没放在心上,再说要没这事我哪能娶上这么漂亮的媳妇呢!"李阳说着一把将张婉抱在了怀里。

“相公快放手,小心叫人看见!”张婉又羞又急。

“亲口就放”

恰在这时,小翠推门走了进来"小姐,早饭…呀!”小翠话没说完看见两人抱在一起,惊呼一声退出了房间。“

“老爷,这大白天的你可真是的!”小翠背对屋里嚷嚷着。

李阳赶紧松了手,张婉双手捂住脸,羞的直跺脚!

“进屋就不知道敲个门!”李阳摸着鼻子。

张家离李阳住的地方不远,到了张家张婉去了内宅,李阳和张富春,张立在书房喝茶。

“贤婿,对龙江那边的局势怎么看?”张富春品了口茶。

李阳斟酌了一下。

“鞑子善骑射,移动速度快,灵活机动而我大武军以步军为主,野战在没有压倒性数量情况下则毫无优势可言!”

“本来我大武军可以依靠坚城对其牵制,鞑子恐其后路被断必不敢深入,可龙江那不知怎么想的?居然在野外与骑兵浪战,唉!”张立叹了口气。

"龙江局势糜烂,致使大批难民涌入吉春,虽然朝廷已下旨开仓放粮,但是流民人数众多,良莠不齐,多有滋事者,同时又有盗匪趁火打劫,各地很不安生阿!”张富春很忧虑。

“听说前两天隔壁陈县的李员外被抢了粮,还死了人?"李阳询问道。

“确有此事!”张立回道。

“人抓到了吗?”

"没有!现在这种事很多官府根本顾不过来,前两天咱家乡下的宅子也遭了匪,所幸没伤到人!”张立唏嘘。

李阳心想下午就把李村的家人接到县里来。

“官府就什么都不做吗?”张立有些生气。

“你看看这个”张富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份公文递给李阳。

“这是?”

“哦,这是昨天赵县令特意派人送来的吉春府给各县发的公文赵县令的意思让我也看看有没有什么想法,今天给他回个信,”张富春看李阳有些疑惑解释了一下。

李阳接过公文仔细的看了一遍。

公文的大概意思就是由于龙江战事不利,吉春要派兵支援龙江,同时流民大量涌入兼各地盗匪趁火打劫,致使各地刑案大量发生致使民怨沸腾,经吉春府请旨朝庭恩准,让吉春府各县发动本地百姓组织团练保卫地方,同时规定团练人数不得超过一百人,必须向当地官府报备,官府承认其合法地位,各项支出各县自己负责。

“赵县令的意思是?”李阳思索了下问道。

“赵县令的意思是想叫我牵头再找几个本地的士绅大家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把这个团练先弄起来”

李阳:“岳父是怎么想的?"

“赵县令是为父多年的好友,不说私人关系。现在县里的情况也的确很糟糕,官府一时半会也指望不上,无论于公于私我还是希望把这件事做成的,但是成立团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钱从那来?如果按公文上说的百人来算每月饷钱就不是个小数目,这笔钱都要咱们自己想办法,就算咱们县其它几个财东同意出钱一起负担。但是一年二年还好说,时间长了也是不小的开销,另外团练的队员从那找住那,怎么训练,谁当头这都是问题。正好今天你来了咱们爷仨好好商量商量看这事能不能办?能办的话该怎么办?”

李阳没有马上说话,而是喝了口茶整理了一下思路。

“我认为这件事对咱们有百利无一害,必须要做!”李阳很直接的说道。

“哦?姐夫你仔细说说看”张立往前凑了凑。

张富春也投来询问的眼神。

李阳没有卖关子。

“小婿认为这事如果成了最少有几点好处第一咱把团练拉起来也算帮了赵县令一个忙,卖了他个人情。第二于公咱们守护地方自然会留下一个好名声,于私咱自家产业会得到更多保护。第三朝廷承认团练的地位这点很重要!岳父,二弟!你们想过没有?就算王侯将相他们能拥有敢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吗?"李阳把自己两个字说的很重。

张富春与张立双眼一亮,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李阳的观点。

武朝建立以来一直对不受自己控制的民间组织严加控制,私藏私造兵甲,兵器,硬弩,都以谋反论。

李阳看两人对自己的看法表示赞同,继续道:"另外岳父大人有没有想过,区区几千草原鞑子怎么就会使朝庭如此手忙脚乱,应对失措,不但放开了二百年没有放开的口子,还在公文中强调一切开支用度县里自行解决,这说明了什么?”

“朝廷缺钱,而且很缺钱!"张富春也是聪明人。

“去年朝廷为了应付南方洪水和随后发生的饥民暴动都花了不少钱,今年的税赋都增加了不少,底下百姓怨言很多!”张立附和。

"朝廷已经有了日落西山的迹象,以后万一乱将起来或是鞑子侵入吉春我们手中有一支自己的队伍,最起码可以自保,退一万步说天佑我大武,以后天下太平了咱手中的力量也可以增加咱们在地方的话语权,所以说这件事非常值得做!”李阳将声音压低了些。

张富春与张立交换了一下眼神,做出决定:“贤婿说的很有道理,今晚我便去找赵县令把这事应下来。”

“这事最好我们自己来做,实在不行其他的乡绅想参与他们出钱可以,但是出人不行,团练的控制权一定要掌握在咱们自己人的手里!”

“老夫明白,不知贤婿可有合适人选担任团练长一职?”

“有”

“谁?”

“我!”

随后三人继续商量细节问题一直到中午,一家人吃过午饭,下午张富春要去找赵县令商讨团练的事,李阳与张婉一起回自己的宅子,张立一直送到大问口,临走张立深深给李阳鞠了一躬,腰弯的很低。李阳没说什么拍了拍张立的肩膀就和张婉上了马车。

李阳回到家就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到晚饭的时候才出来,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十几张写满字的信纸。

“相公下午就在忙这个?”

“嗯,婉儿你也帮我看下有没有什么想的不周到的地方。”

张婉拿起信纸仔细看了起来。巜团练规章》巜训练条例》巜奖惩条例》巜粮饷标准》等等都很详细。

“相公这写的真详细,婉儿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

“嗯,那就好明天再拿去与岳父和二弟看一下。”

“相公真要去做这个团练长?不去科考了?!”

“嗯,今年因为战事吉春的府试停了想考也不行,再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吗!”

“相公,你说什么马?”

李阳:“…………"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阳吃过早饭就直接去了张府。

李阳进了书房,张富春与张立正在等他,三人寒暄了两句。张富春直接递给李阳一份公文。李阳看了眼是承认团练合法性质的备案文书,上面盖着官府大红印!

“这么快?怎么谈的”

张富春得意的笑了笑。

“昨天我去把这事一说,赵县令很高兴直说我为他分了忧解了难,必竟吗也不用他县里花一分钱,地方上安稳了还要算他的功劳,赵知县马上派人把他辖下七个村的村长和大户都找了来,一商量他们都同意这事,谁叫现在世道乱呢!搞的大家人心惶惶的。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加上算在我头上的李阳你们家的李家村一共八个村,每年凑两千五百两银子,我和你们李家村算大头出一千五百两,其它七个村每年一共出一千两,团练的事他们不能掺和,就咱说了算,咱们负责平时维护这八个村的地方治安,另外赵县令为了表示对团练的支持,批给了咱们二十把陌刀,三十条长枪还有十张弓!”

“太好了,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李阳很高兴。

“那七个村的一千两这两天就能凑齐送来,赵县令问咱们什么时候可以把团练拉起来,?”张富春也很高兴。

“看来我们这位赵县令真的很着急啊!”李阳笑道。

“没法不急阿,县里原来的县兵和衙役被抽调了一半去了北边,剩下这点人根本干不了什么。”张立解释了下。

李阳点了点头。

“只要粮饷优厚人应该好找,现在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团练的营房问题。”

"赵县令的意思是现在县兵的营房空了一半住个七八十人没问题,咱们先用着等咱们自己的营地建完再搬就行!”张立补充了一下。

“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对了这是我昨天的一些想法,岳父和二弟看看觉得怎么样?"李阳将昨天草拟的各种条例递给了张富春。

“看来贤婿做这个团练长正合适啊!写的很详细!我没什么意见。”张富春仔细看了一遍。

“我也没什么意见!”张立也拿过条例看了一遍。

三个人又研究了一下具体的细节,最后分了一下工,李阳负责新兵的招募训练,张富春负责营房的建设工作,张立负责采买或者制作以后团练要使用到的军服和各种物品。

第二天县城城门口便贴出招募团练新兵的告示,告示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告示的内容很简单,为了维护地方治安经朝廷批准成立地方团练,现招募团兵一百名。要求男十六到二十四周岁,身体健康,身高不能低于十尺,体重不能高于一百八十斤,有特殊技能的条件可以放宽。待遇每人每月一两饷银,供穿供吃供住。报名时间三天,报名地点张县县衙后面的县兵营房。报名不分先后报名结束后公开选拔。

此时李阳正和许维彪在离城门不远的茶摊喝茶顺便观察一下百姓的反应。

“三哥咱们只把告示贴在县里是不是知道的人少了点?”

“昨天赵县令已经派人分别通知了八个村的村长村里有想报名的都能知道消息,另外咱们只能招一百人,我还是希望多招咱们本县的人。”

“还是三哥想的周到,还是咱本乡本土的知根知底,保护自己家哪还有不卖力的。”

李阳点了点头。

“一个月一两银子是不是太多了,咱们在龙江的时候一个月才五钱银子!”彪子回忆着。

一两足银朝廷规定可兑换铜钱一千枚,在北方由于地广人稀,粮食大多可以自给自足,平时还可以下河抓鱼上山打猎,所以在北方一个月一两银子足可以满足一个拥有七八口人的家庭的日常开销,还有富余!

“团练也是兵,关键时候也是要拼命流血的!"李阳喝了口茶。

县兵的营房就在县衙的后面,中间是操场三面是营房,今天是团练选拔新兵的日子营房门口聚集了很多没事看热闹的百姓。操场上站了有二百多人,有的坐在地上休息,有的三五成群在闲聊,看装扮有农民,小商小贩,还有一些一眼就能看出是从北边避难过来的,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有莱色,李阳在这些人中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有的是他们李家村的,其它七个村也有不少。

“到了多少人?”李阳扭头向旁边的许维彪问道。

现在许维彪是李阳的副手。

“报名的有三百一十五人,现在到了二百七十二人。"

“时辰到了吗?”

"到了!"

“关营门开始选拔吧,迟到的不用等了!”李阳皱眉。

选拔的方式很简单,营房中间的操场外圈跑一圈有一里地的长短,所有人一起跑一共跑十圈最先跑完的前八十名直接录取。

“开始选拔前我提醒各位一句身体不舒服的和自认为体力不行不要勉强要量力而行!”李阳在开始选拔前提醒着。

很快选拔直接开始,前四圈还好大家都在一起跑,四圈以后马上就看出了差距有人速度开始慢了下来被人甩在了后面,第五圈的时候出了点意外有个人应该是体力不支直接一头栽到地上晕了过去,几个今天借调过来帮忙的衙役直接把人抬到了场边,李阳也赶紧跑过去看了下,发现这人呼吸还算平稳,只是脸色发白满头的虚汗,这时不知从那里跑出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趴在晕倒男子的身上哇哇大哭起来嘴里还一直“爹,爹"的喊着,可能是小女孩的哭喊起了效果,晕倒的男人慢慢睁开了眼睛,李阳叫人把他抬到了营房里,然后叫许维彪去找个郎中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选拔还在继续,现在已经跑到第七圈了,跑在前面的速度也开始慢了下来,跑在最后面的其实和走路也差不多了,还有二三十人实在跑不动直接放弃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武末风云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