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大侄子当皇帝,我带头造反 第二十三章狗官

北方的天气要比南方的天气干燥一些,这日,朱棣一行人正在赶路,不免感觉口中又干又渴。见不远处有一个茶棚,几人便决定来到这茶棚之中喝点水解解渴,歇歇脚。

开茶棚的是一对老两口,看上去也有六十多岁的年纪了,老头靠着栏杆坐在地上,手里用柳条编着筐,老妇人见几人来到,便热情招呼着。

“几位客官是要喝点茶水吗?”

老妇人一边用抹布擦着桌子,一边笑问道。

“大娘,我们几人远道而来,路经此地,天气干燥,十分口渴,你有什么好茶就端上来吧。”

姚广孝一边用衣襟擦着脸上的汗,一边请朱棣坐下。

“我们这能有什么好茶水呢,就是乡下人喝的土茶而已,客官要是不嫌弃,我这就给客官们端来。”

“土茶就土茶吧,出门在外的,没必要那么讲究那么多,大娘劳烦您就给我们端来吧。”

朱棣笑道。

不一会,老妇人便从屋子里拎出了一个茶壶和几个茶碗。她把茶碗分别放在每个人的面前,一边倒着茶一边打听着:

“几位客官看着不像本地人,可是从何处而来啊?”

“我们几人是从应天来的,对了大娘,这里离顺天还有多远。”

“您几位是从应天来的啊,呵呵,那可是皇帝呆的地方,比我们这穷乡僻壤的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这里离顺天不远了,你们坐着马车再有半日就能到了。”

老太太如实回答。

“您几位还真是赶巧了,这里方圆几十里就我们老两口这一家茶棚,你们要是错过这,可是要走好远才能喝到水啊。”

几个人再次向老妇人道谢。

“我老婆子一辈子没去过别的地方,您几位从顺天来,给我老婆子讲讲那里的事儿呗,我也听个新鲜。”

老妇人和几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大娘,这天下都是一样的,我们那和你们这里都差不多。”

这时一直不吭声的老头放下柳条筐,站起来,笑着说:

“呵呵,几位客官别介意,我家这老婆子年纪大了,就爱问东问西的,唠叨的很啊。”

朱棣摇摇头表示并不介意,这一路走来他们几人见识了很多以前不曾见到的风土人情,刚好他也趁此机会了解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

“大爷,您老家里几口人啊?”

当朱棣问的这个问题的时候,老汉明显顿了一下,刚下还一直絮絮叨叨的老妇人停止了手里的活,嘴里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将其他桌子上的茶碗收走进了屋。

他俩这一举动,让朱棣顿时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故事。

“唉,老汉我本身顺天的乡下人,家里三口人,除了我俩还有一个儿子,今年活着的话,也该有二十岁了。”

怪不得,当朱棣问到家里几口人的时候,老两口反应会如此明显,原来他们的老来得子的儿子早都不在了,这让朱棣一下子感到刚才真是不应该问这个问题,可是他也不知道他们老两口身上会发生这种事。不过既然问了,那就问清楚,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是因为什么死掉的。

“那令郎是因为什么……”

老汉顿了顿,他弯下腰,把鞋子脱了下来,倒了倒方才编筐时候掉进去的柳叶。

“打仗把命搭进去了,朝廷要打一个叫什么什么友谅的,官府把我儿子抓去当了兵,就再没回来,连个尸首都没见着。就剩下我们这老两口相依为命,白发人送黑发人呐…….”

虽然老汉谈到这伤心处并没有哭,但是他的声音已经明显抖动的厉害,大概是早已经把眼泪哭干了吧。

“客官您不知道,我儿子是为朝廷打仗死的,按理说朝廷应该拨发抚恤金,可是我们老两口去找官府要,官府却说朝廷没有发放抚恤金,让我们老两口不要捣乱,否则就把我们当成刁民抓进牢里。我们这一把年纪了,老汉身子骨也不行了,就只好把家里仅剩的几亩地卖了换了点钱置办了这么个小茶摊,讨口饭吃。”

这时候老妇人从屋子里出来,显然是刚刚哭过,一双浑浊的眼睛湿润着,听他们聊起了她的儿子,她也忍不住把心里的苦水往出倒一倒。

朱棣一听,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原来这老两口是跟着自己讨伐陈友谅时候战死的,老两口也不知道,此时在他们面前坐着的人,正是亲自把他们的儿子送上战场的人。

“不对啊,我听说朝廷给阵亡将士每丁每户都发了十两抚恤银子啊,怎么官府没给你们发啊。”

这件事朱棣心里最清楚,因为打陈友谅的时候,自己的伤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也有几万人,朝廷按照每个阵亡将士的籍贯都拨发了抚恤金的。

“我老婆子说话最凭良心,客官您看。”

说罢,他掀起老汉的衣服,只见他枯瘦的身子如同柴火棍一般,后背上还有几道淤青。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我们去找官府的时候,被官府的衙役打得。”

老妇人一边把老汉的衣服拉下,一边用手背擦着眼角。

“呸!狗官!”

雨化田暴怒,拍案而起,后槽牙被他咬的“咯吱咯吱”响,完全忘了身边还坐着燕王朱棣,他这么做十分的失礼。而朱棣也知道雨化田必然是被官府的恶劣的行径所激怒,因此他也没有丝毫对雨化田有任何不满,毕竟但凡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听到这种事,都会无比激动,更何况是雨化田这样的性情中人。

看来朝廷拨发的抚恤金,被这些贪得无厌的官员中饱私囊了。他们竟然把别人用命换来的钱,统统都装进了自己的口袋,简直是死一百次都不足以平民愤。

看着眼前这对风烛残年的老人,朱棣一时不知道是该劝还是该安慰他们。

“老人家,若是有机会,我们当家的定会替你们讨回公道。”

姚广孝半天没说话,但他知道朱棣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定会把这件事管到底。

“算了算了,客官您千万不要冲动,那个知府咱们老百姓可惹不起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大侄子当皇帝,我带头造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