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阳真人离开崆峒之后,四处打听,终于被他打听到无天厌魔有七十二处修道秘所,每过一年,他必然会到其中一处,闭关三年,苦参正邪法术融合之道。抱阳真人乃是玄门第一高手,自然知道正邪两派法术一旦真的被无天厌魔合二为一,其中的危害将无可估量,所以他刺杀厌魔的决心越来越强烈。那年他到了一个叫‘灭魂山’的地方,发现厌魔在此出没,因此便静静地潜伏下来,等待厌魔出现。岂知厌魔早有预感抱阳真人会来寻他,四周防备得十分周密,真人刚进去,就给发觉。厌魔见了抱阳真人,知道抱阳真人是特地前来杀他,竟根本没有逃走的意思,反倒哈哈大笑,要以自己新学新练的正邪合一的功夫,与抱阳真人比试一场。
“原来厌魔自与抱阳真人的三师妹结婚之后,甜言蜜语连哄带骗,从妻子那里骗得了崆峒派的传世玄功‘混元天罡御剑诀’,多年苦修,终于将本身邪派法术与混元天罡御剑诀融会贯通,术法突飞猛进,几乎可以与抱阳真人相提并论,厌魔也因此过于得意自负,早就想与崆峒高手一较高下。两人一交手,厌魔方才如梦初醒,也才知抱阳真人的功力比他要高出不知多少,又惊又怒之下,竟然召来妻子,夫妻俩双剑合璧,要和抱阳真人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柳乘风听到这里,脸上登时变色。他入门虽才不久,也知厌魔最厉害的一门功夫,名叫“天残大法”,乃是一门不折不扣邪恶之极的邪派神功,此功一旦施展,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焦枯,骨肉为之消融,正派中人,人人谈虎色变。
元元大师道:“真人知他必有诡计,但他依然还念着当年同门学艺的手足之情,想劝得三师妹回心转意,回归正道。他明知厌魔的居所是龙潭虎穴,也只好去闯。三人就在厌魔的秘所越斗越紧,直杀得天地变色,寒风呼啸,山摇地动。厌魔夫妻渐渐不是抱阳真人的对手,那位三师妹见情势紧急,忙虚晃一剑跳出圈外,冷笑道:‘你做了一派掌门,得祖师真传,名高一时,自然欢喜。你不知我托身外道,心中若何?’
“抱阳真人叹口气道:‘唉,身入邪道,身边一个真朋友也没有,可见这些年来你心头当真寂寞孤单得紧。我劝师妹还是跟我回去,向祖师灵位悔罪认错,以免在外道之中越陷越深。’哪知三师妹一听,却又怒气冲天,叫道:‘好哇,你不顾同门之情,千里迢迢地赶来,就是想替祖师清理门户,以保住崆峒剑派玄门第一正宗的虚名是么?’真人双眉一扬,朗声道:‘不错,我特意找上门来,就是为了此事。师妹若肯听我劝告,这就跟我回转崆峒,还有回旋余地,身为掌门,我可以不念旧恶,咱们依然是同门学艺的兄弟姐妹,如何?咱们四人同门学艺,情同骨肉,义胜金兰,你为何若此,非要投身外道,与祖山为敌?’
“三师妹听了他这番话,不禁哈哈狂笑,笑声甫毕,忽然流下泪来,说道:‘我一心一意求一场姻缘,你却把我的好意当作驴肝肺!将来的结局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你但凡想起当日你狠心拒绝我之事来,可千万莫怪我没由来和你作对!同门一场,你毕竟是师门长辈,我不愿亲手杀你,但你三十年后,肯定不是我丈夫的对手!希望你将来临死之时还能念及我今日一番苦心,好自为之!’抱阳真人苦笑一声道:‘我得仙师所传,已成金刚不坏,而你的童女之身已破,此刻我要杀你夫妻二人,简直易如反掌。但你我自幼情同手足,我怎舍得让你白白送死啊!也罢,我今日念在同门学艺的情分放你夫妻一条生路,给你们三十年的世间反躬自省,改恶从善。这灭魂山下,正好是西域与崆峒的中间,我以祖师宝剑在此划线为界,在我有生之年,我不许你们跨过这条界限,否则,我就当这是你们在逼我出手了!三十年后,你们还是非要与我为敌,那就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左右的事了!”
柳乘风听得心惊肉跳,颤声道:“接下来怎样?”
元元大师淡淡地道:“你且听我说完。无天厌魔夫妇万万没想到真人竟非要将夫妻二人致于死地,而是抱有一片仁心苦心,当时竟难以委决。抱阳真人的三师妹毕竟天良未泯,更摄于真人的威名厉害,最终没敢下手与真人放对,夫妻二人急忙逃走,数百年中,不再在江湖中出现。而后来道家门中的有道之士听说了抱阳真人这段往事,都情不由主地翘起大拇指,赞一声:‘是条汉子!’抱阳真人真人也就从这之后,渐渐声名鹊起,进而名震诸夏,领袖武林。”
柳乘风只觉喉头冒烟,好长一会才道,道:“上师,请问后来怎样了?”
元元大师缓缓地道:“真人经此一战,深知三师妹夫妻俩正邪合一的法术已到了为山九仞的境界,放眼天下,真正能克制夫妻俩的人可谓寥寥无几,除非其他两位师弟和小师妹能回到崆峒来帮他,但这个愿望,一直到真人辞世,也未达成。而魔教势力,在这三十年中已如野火燎原,势力越来越大。抱阳真人只能退主求次,回到崆峒,开始用心著书立说开门收徒,希望择其良才,将广成仙师所传倾囊相授,以期来日与魔教一决死战。他收的第一位弟子展道人就是贵派后来的第三代祖师,他跟随真人修炼百年之久,法术不可谓不精,但限于资质,虽后来继承抱阳真人的掌门衣钵,所学却至多只得了抱阳真人的六成,论及对抗日渐崛起的西域魔教,展道人的修为却差着不是一星半点。真人知弟子天赋如此,亦自无可奈何,心想弟子材质只能如此,日后崆峒的气运,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他在指点弟子修炼的同时,呕心沥血,抓紧时间著书立说,将广成仙师所传一字一句全部编写完毕之后,向展道人交代了崆峒与西域魔教的渊源来历,嘱咐他有生之年万万不可轻视西方魔教的势力向南延展,不到一年,就仙游辞世去了。
“展道人虽然资质不佳,却心智聪慧,他深知恩师至死还有一点遗憾,那便是自己未能尽得所传,虽然恩师留下崆峒经典,但自己毕竟天赋有限,无法全部参透本门秘笈,于是在抱阳真人仙游三年之后,展道人封锁了崆峒全山,轻装简从隐姓埋名,云游江湖。他要做的不是行侠仗义,昌明崆峒,而是暗中搜罗可造之才而罗致门下,将振兴崆峒的重担转交给他,自己退位让贤。那年云游至南海附近的一座大山之中,无意中让他碰见一位年纪不过二十的少年。这少年不过人云亦云,偶然看到道门高手施展的一点功夫,就能举一反三,推断某种术法的前因后果,天赋之佳,简直是展道人从所未见。展道人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一个人苦练一种隔空击人之法,法术使出,能击敌十里之外,瞬间便回,倏忽来去,不过弹指。真人细观之下,便知那位少年是偶然看到了南海剑派‘飞天无影剑’中的轻身功夫,只是他没有明示指教,所以只能击敌于十里之外,如果有人点拨,不用一个月,他就能练到千里之内取人首级而须臾即回的高深境界。展道人见这少年造化可期,心中狂喜,现出身来道:‘你这法门不是这样练的,我稍加指点,管保你一个月之内,足以练到千里杀人而无形无迹!
“按展道人的想法,少年听到他的话,应当欣喜若狂,立刻倒身下拜求他指点才对。岂知那少年却并不以为意,彬彬有礼地说道:‘我闲来无事,偷看了别人练武几眼,回家来自己练着玩而已,绝非拿来与人好勇斗狠,为何要练到千里杀人那么凶残?再说了,杀人害命总不是好事,就算真的逼于无奈而杀人自保,也该堂堂正正敢于承认才对,隐藏行迹而害人,绝非君子所为。多谢你的好意,我无心练那些杀人的东西,告辞了。’他说话时表情淡然,既不惊讶展道人的突如其来,更无打算拜展道人为师,在利益面前泰然处之,声色不动,不卑不亢。展道人见他年纪轻轻,却天然有内修的定力,心中更是欢喜,连忙赔罪,和那少年攀谈起来。
“两人与语三日夜,彼此竟有相见恨晚之意,惺惺相惜之情见于言表。原来那人自幼父母见背,独自一人,靠猎取山间野兽为生。长大以后,以‘偷’为趣,游戏人间。他满腹诗文,看的书是从人家家里头来的;他要躲避地痞流氓的殴打和骚扰,学的武功,也是从别人那里‘偷’学来的,其实说到这里,你们大概都知道了,其实这少年是有着与生俱来的过目不忘之能。展道人知他虽然起身草莽,但却有君子性情,于是颇费了一番口舌,终于说得他随展道人北归,拜在展道人门下,成为崆峒派第四代首座入室大弟子,他就是后来崆峒派的第四代掌门人‘偷天大师’。
“展道人果然心胸宽广,在偷天大师艺成之后,便当着崆峒全山四百多弟子的面,宣布盛年退位,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偷天大师。偷天大师既起于草莽,更性喜游戏风尘,所以他为人豁达,胸罗万象,在他执掌之下,崆峒剑派逐渐兴盛,门下弟子出色当行者比比皆是。展道人后来三百岁时仙游,将李抱阳真人临终所言向偷天大师复述了一遍,偷天大师才知崆峒祖山和西域魔教之间竟是有着外人不知的千丝万缕的瓜葛。展道人去世后,偷天大师一面专心授徒,一面暗中关注西域魔教的去向。只是自李抱阳真人三百三十年前和三师妹夫妻一战之后,魔教竟从此无声无息,江湖上再不见任何风声。而崆峒派派的第五代弟子渐渐成长起来,作为一个道门第一剑派,崆峒派人才青黄不接的危险时机已逐渐过去,得偷天大师呕心沥血的精心指点,崆峒剑派弟子越来越多,九宫八门七十二洞的格局,就在偷天大师手中开始粗略形成。”
元元大师说到这里,喟然叹道:“也正是从偷天大师这一代起,崆峒剑派和西域魔教之间的纷争才开始此起彼伏,壁垒分明。原来无天厌魔夫妇数百年不在江湖中露面,乃是去了一个极为隐秘的所在,夫妻双修正邪合一的法术和剑术。正邪合一,想想是很简单,实际要做,却千难万难,其中艰险,旁人难以尽知。所以偷天大师在江湖中打听不到夫妻俩的消息。他是崆峒派继李抱阳真人之后又一位不世出的一代宗师,加之性情淡然,既然找不到魔教教主夫妻的消息,那就不去找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授门徒,治理本派内务之上,那几百年,是江湖中最为平静的时代,可惜这个时代不久就要终结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