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本就为于谦颠沛流离地南下,从此离开政局感到惋惜。
而此时于勉要让自己帮一次忙,他确实是极为热心。
接着他便道:“你有什么要求,我都会答应的,说吧。”
此时于勉便道:“其实我打算到了钱塘开一家布匹家具店,向去南京的工部营缮司学习一番。”
张纯一听,立即便点头同意了。
而后他对着于勉又道:“等会儿我就带你去营缮司那里向相关之人学习。”
而后于勉立即又连连谢道。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后,张纯带着于勉,到了南京工部的营缮司。
于勉一进营缮司中,便看见各种工匠在雕刻物品,修缮屋宇等。
当然这些人的技艺令他们大开眼界。
而后张纯带着其从庭院内走进了一间屋子里。
此时于勉看到屋子里都是些工匠,而后于勉对着张纯道:“张叔叔,这里果然是聚天下能工巧匠的营缮司,这布匹是真的精致。”
而后张纯便道:“你可以与这些工匠进行沟通,并且让他们给你教一些技巧。”
接着于勉也就走过去,而后他看到一个女工在裁剪着一块锦缎。
而后于勉便问道:“这位师傅,你的这块锦缎确实精致完美,不光这线条十分自然,还有这颜色也是找不出一点的问题。”
于勉说罢,此人便向于勉解释了这制作布匹绸缎的要领。
此时于勉看罢,心中也有了大致的想法。
自己如果你继承这里的工艺,等到了钱塘,那也是不愁没有顾客。
不过对于于勉来说,他在前世对锦缎制作毫无概念。
要不是他觉得这江南水乡的绸缎驰名各地,他也不会想到要干这行。
接着于勉转了一会儿后,他看到学到了很多。
而后他便走出了这里,又与张纯返回了府邸内。
在路上,张纯对着于勉问起了如何开店的事。
于勉知道自己当初卖光了家产,虽然南下途中花费了不少,可此时开个店倒也够了。
此时于勉在马车中对着张纯道:“张叔叔,我和父亲不会在这里多住几日的。”
于勉早就与于谦商议过,还是尽快要回到钱塘。
于谦知道在钱塘有一座自家的宅院,可因为放置了二十年多年了,恐怕许多的屋子需要细细打扫一番。
可此时张纯却对于谦有些不舍。
毕竟他曾经与于谦可是同科进士,又是金兰之交。
这么多年都没见了,他还是希望于谦等人在南京多住几日。
接着他便道:“你父亲这么急着就要走吗?这南京城中,眼下也没有什么危险啊。”
“张叔叔的好意我们都知道,可南京城中毕竟不是久居之地,我父亲他也希望早点到钱塘,在平安闲逸中了却余生。”
张纯听了,便知道人是拦不住了。
他便道:“既然如此,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尽可以向我讲明。”
而后于勉立即拱手谢道。
不久后,他们到了府邸之内。
于谦此时就坐在一处亭子内,接着张纯与于勉走了过去。
张纯看到于谦后,便道:“廷益兄如果真的不问世事了,那我派人送你们去钱塘。”
“不必了,如果大张旗鼓地回到钱塘的话,我们目标太大,容易被什么歹人察觉。”
“我准备今夜出发,赶在两日后到达钱塘。”
而后张纯也就点了点头,既然于谦已经决定了,那自己也不必再派人护送了。
而后于谦对着于勉吩咐道:“勉儿,你现在去休息,今夜我们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准时出发。”
而后于勉便退出了亭内,他又向着为自己准备好的一间屋子那里走去。
此时他刚走到屋子外时,便看见有个府中的下人慌张地向于谦与张纯所在的亭子走去。
而此人之所以如此慌张,便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接着当张纯与于谦听到这件事后,他们都是有些惊讶了。
不过张纯立即便道:“这些刁民,竟然敢闹事。”
其实此时这个下人来报的事即是湖广与贵州一带的瑶民叛乱了。
而张纯作为南京兵部尚书,是要采取措施了。
而后他立即又道:“传我命令,让湖广,贵州的都指挥使司,立即派人镇压。”
接着这个家仆立即派人前往湖广等地传达张纯的命令。
此时于谦对着其道:“这西南之地的瑶民本就多,因为朝堂安抚不到位,这几年瑶民们才不安分。”
当然于谦想起了景泰年间的广西瑶族的叛民领袖侯大苟。
这侯大苟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抓捕,反而此人在两广地区攻城掠寨,势力不断地扩大。
接着于谦知道,以后肯定会有张纯忙的时候了。
毕竟朝廷已将南方各省的军务都交于张纯一人之手了。
接着于谦对着其又道:“贤弟得为此次瑶民叛乱做出一定的行为了。”
“而我们也不能再打扰贤弟了。”
大约过了两个多时辰,于谦与其子于勉等两个家仆策马准备出城赶往钱塘了。
他们几人刚到城门附近,张纯便站在城门口,似乎是要为于谦等人饯行送别。
此时只有于谦一人下马走了过去。
张纯端着一杯酒,对着走过来的于谦道:“于兄,你去了钱塘,我们就不好再见了。”
“贤弟,我于谦只希望你能做好这个南京兵部尚书的位子,镇压叛乱,为百姓造福。”
而后张纯含着眼泪,对着于谦承诺道:“于兄,就请放心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