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东晋奇侠传 第一百三十八章 衣冠南渡偏安南方

小说:东晋奇侠传  作者:一夜幻想  回目录  举报

上回说到张祚称帝建国,因荒淫无度,被宋混等人斩首示众,暴尸在路边。

张玄靓被被张瓘扶植即位,后被张祚之弟张天锡杀害,年仅十四岁,谥号冲王。

张天锡,字纯嘏,小名独活,是前凉文王张骏的小儿子。

张天锡初字公纯嘏,后来朝见东晋皇帝时,人家笑他三个字,于是自己改字为纯嘏。

和平元年(354年),张天锡的哥哥前凉威王张祚僭号,封张天锡为长宁王。?

和平二年(355年),张祚被杀,张天锡哥哥前凉桓王张重华之子前凉冲王张玄靓继位。

建兴四十九年(361年)九月,右司马张邕憎恨宋澄独专朝政,于是起兵攻打宋澄,把他杀了,他的家族也一并灭掉。

张玄靓任命张邕为中护军,任命张天锡为中领军,一同辅佐朝政。

升平七年(363年)八月,张玄靓的祖母马氏去世,尊奉庶母郭氏为太妃。

郭氏因为张天锡专擅朝政,与大臣张钦等人谋划要杀掉他。

事情泄露,张钦等人全都自杀。

张玄靓十分害怕,要把王位让给张天锡,张天锡不接受。

右将军刘肃等人劝张天锡自立为王。

同年闰八月,张天锡让刘肃等人趁夜率兵闯进王宫,杀掉了张玄靓,公开宣布时则说他突然死亡,定谥号为冲。

张天锡自称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

尊奉母亲刘美人为太妃。

派司马纶骞带着奏章去东晋都城建康请求指令,同时送御史俞归东返建康。

东晋朝廷,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

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

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

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晋元帝司马睿原属于东海王越一党,镇下邳。

当时江东少受中原战乱影响且财富充裕,但由于吴人不得志于晋室,甚至有意光复吴国。

吴姓世族以义兴周氏及吴兴沈氏并为江东二豪,吴郡朱、张、顾、陆四氏居次。

太安二年(303年)、永兴二年(305年)及永嘉四年(310年)间江南发生三次叛乱,皆由义兴周氏的周玘所平定,使江南得以稳定,史称三定江南。

永嘉元年(307年)八王之乱后,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迁镇到建康。

琅邪王司马睿南渡之后,还喜欢喝酒,王导见到后,经常哭着劝阻。

司马睿答应了他,下令畅饮一番,从此便开始戒酒。

南迁后王导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政策稳定政权,他藉由当地名士顾荣、贺偱为引,进而获得吴姓世族的拥护。

而后大量北方世族及皇族衣冠南渡,在王导号召下共同支持司马睿,使得江南诸州次第归附,东晋得以偏安。

南渡士人,每到暇日,常至新亭饮宴。

在一次聚会时,名士周顗叹气说道:“风景跟往昔一样,江山却换了主人。”

在座的名士听了都不禁伤心落泪。

王导当场放下脸道:“应当共同合力效忠朝廷,最终光复祖国,怎么可以相对哭泣如同亡国奴一样!”

众人听罢,都收泪向他道歉。

建兴五年(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王导曾向南方士族陆玩请求结为婚姻之家,陆玩拒绝说道:“小土坡上长不了松柏这样的大树,香草臭草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陆玩虽然不才,道义上决不能开乱伦的例。”

后来,陆玩曾到王导那里吃奶酪,却因而得病。后陆玩与王导通信时则写:“我虽是南方的人,但差点成了北方的鬼。”

但晋廷稳定后大量引用侨姓世族(原北方世族),压抑吴姓世族。

使周玘等吴姓世族不满,有意叛变,但事洩未果,周玘忧郁而死。

其子周勰继之,意图叛变,其叔周札洩密而未果。

而后晋室分化周沈二氏,使其先后崩溃,并将亲晋的朱张顾陆四氏递升。

然而,由于侨姓世族持续侵犯江南经济并打压南方世族入仕朝廷,使得侨吴世族在政治及经济上的冲突仍在。

加上世族对寒族歧视、与朝廷分庭抗礼。

中央与方镇对立及野心家的崛起,使得东晋一朝始终动荡不安。

因为北方外患威胁仍在,东晋朝廷赖世族及方镇的支持以稳定局势,这使得不少实力派世族意图叛变,夺取政权。

当时晋元帝倚重王氏,任王导丞相、王敦专政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王敦素来桀傲,有意控制朝廷,晋元帝为了抑制王氏权势,以刘隗、刁协、戴渊等人牵制,并防御京师。

王敦万份怨恨,于322年发兵,攻陷建康。

刁协等人被杀,史称王敦之乱。

晋元帝备受恐惧,忧愤而死,太子绍继位,是为晋明帝。

当时王敦欲篡位,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县),但于324年病危。

晋明帝下令讨伐,平乱成功,由于王导未附逆,所以王氏仍受晋室重用。

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去世,太子衍继立,是为晋成帝。

由王导及外戚庾亮辅政。

当时军事重镇分由陶侃镇守荆襄地区及由苏峻及祖约等镇守淮南地区。

陶侃怀疑因为庾亮的干预,使得未能辅政而感到不满。

庾亮为了提防陶侃,任温峤镇守武昌。

由于苏峻及祖约对庾亮巩固中央的政策感到不满,于327年反叛。

次年苏祖联军攻陷京师,胁持晋成帝,庾亮逃至寻阳(今江西九江市),史称苏峻之乱。

此时陶侃观望,经温峤力劝之下决定讨伐苏峻。

苏峻迎战阵亡,329年陶温联军收复京师,平乱成功。

事后庾亮请罪,外调镇芜湖,朝廷由王导执政。

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庾亮代之,仍遥控朝廷,与王导交恶。

咸康五年(339年)后王导与庾亮先后去世,由庾翼执政,掌握荆州军权。

永和二年(346年),东晋安西将军桓温伐蜀,次年3月克成都,控制汉水上游和四川盆地的成汉政权灭亡。

至此,东晋统一了南方,与后赵隔秦岭淮河对峙。

东晋本身并没有强大的实力,主要是凭着长江天险,偏安江南。

及依靠丞相王导号召南迁避难的中原士族。

王导选取北方名士百余人做属官,并联合南方大族,取得他们的支持。

不过,南北大族之间时常发生冲突,内乱频生,导致东晋政权并不稳定。

自晋怀帝从祖弟琅琊王司马睿迁镇建康后起,王氏—司马睿政治集团开始对中原播乱的京都洛阳及长安流亡政权作壁上观,表现出极度消极的小富即安的心理。

曾参与、目睹八王之乱权利分配的王马集团,多少延续着各王角逐权利的争斗,实际上深受原东海王势力影响的司马睿也不可能会祛除司马氏唯权是图、不顾手足的阴暗心理,以此主观上了决定琅琊王勤王中原、关中的虚伪性。

司马氏、王氏尚未立威信原东吴士族,客观上决定该集团也不可能尽心尽力地发兵中原与匈奴汉军交战,何况有冒险之虞,所以表现为偷安于江东。

南方地势险要,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十分易于防守,有战略的优势。

自淝水之战胜利后,南北的局势稳定,南北疆界大致以长江为分界线。

南方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商贸频繁,商品经济发达,有利于增加国库的收入。

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的接触到华夏文化,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进而被汉族融合。

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北方大体已形成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的人口构成形式,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

西晋灭吴国后,南方士族被排斥,仕进很困难。

陆机荐贺循表里云: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

南方士族对中原士族的独霸仕途,当然不能满意。

王导想在吴国旧境内建立以中原士族为骨干的东晋朝,联络南方士族便成为极其重要的事务。

晋元帝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过了大半年还没有人来求见。

王导很担心,和从兄王敦商议,替晋元帝制造威望。

一个节日,王导请晋元帝坐肩舆出巡,王敦王导和北方名士都骑马随从,显出晋元帝的尊严。

南方士族顾荣等在门隙窥看,大惊,相率到路旁拜见。

王导对晋元帝说,顾荣贺循是南方士族的首领,招这两人来任职,其余士人自然都来了。

晋元帝使王导亲自去招顾、贺,二人应命来见晋元帝。

从此,南方士族归附,成为东晋政权的一个构成部分。

士族间必须说洛阳话,通婚姻必须严格衡量门第的高低。

王导为联络南方士族,常常说吴语。

北方士族骄傲自大,说王导没有什么特长,只会说些吴语罢了。

王导曾向南方士族陆玩请婚。

陆玩辞谢说,小山上长不了大树,香草臭草不能放在一起,我不能开乱伦的例。

北方士族轻视吴语,实际就是轻视南方士族,南方士族拒绝和北方士族通婚,表面上是谦逊,实际也是轻视北方士族。

陆玩曾在王导家食酪得病,写信给王导说,我虽是吴人,却几乎做了伧(音仓cāng南人轻视北人的称呼)鬼。

这都说明南北士族的界限很分明,北方士族的政治地位比南方士族高,南方士族并不心服。

义兴郡强族周玘,因被北士轻侮,准备起兵杀诸执政,以南士代北士。

阴谋败露后,忧愤发病,死时嘱咐儿子周勰说,我是被那伙伧子气死的,你能报仇,才是我的儿子。

周勰集合一些怨恨北士的豪强,谋起兵攻王导、刁协等。

事败后,王导因周氏强盛,不敢追究。

在晋元帝即帝位以前,王导的政治措施,主要是在争取南北士族间相对的平衡,由于王导的忍让,基本上是成功了。

王导在政治上取得这些成功,关键在于给士族安排了经济上的利益。

南方各级士族自然就是各级地主,其中强宗大族,如吴郡顾氏、陆氏,义兴郡周氏,都是拥有部曲的大地主,不允许北方士族侵犯他们的利益。

王导定侨寄法,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逃来的士族和民众。

侨州多至司、豫、兖、徐、青、并等六州,侨郡侨县为数更是繁多。

这种侨州郡县大都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境内,形势上可以保卫建康,同时流亡士族保持原来的籍贯,凭借势力在寄居地依然奴役从北方流亡来的民众,逼迫他们当奴隶或佃客,为自己创立新产业。

侨州郡县有大量的各级文武官职,当然又是流亡士族的出路。

所以,侨寄法虽然是紊乱行政系统、加深人民穷困的恶劣制度,但对东晋政权说来,却是安置流亡士族,缓和南北士族间矛盾的重要措施。

(各位大侠,大家好!每位作家都是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来写作,为了能给大家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你们的支持和投票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希望你们多多支持,多多打赏,谢谢大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东晋奇侠传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