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喜上眉梢。
王五推着他的灯车挤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永宁桥边停下。他没有上桥,因为桥上早已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今日是上元节,刺桐城内楼缀千灯,夜幕将至,一年一度的千灯会引得万人空巷。灯火灯影遍布城内每个角落,树上、江上、桥上、天上、沿街的店铺——甚至城外十里的洛江湾上,蜡油烧出的金黄色光焰让刺桐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明之城。
王五早已在上元节前做好了几十个花灯,正打算趁着节日大捞一笔。他把目光投向即将上桥的男男女女,大声吆喝寻找着买家。郢朝民风开发,上元佳节男子都会约心怡的女子出外赏灯。一时间,叫卖声、交谈声、鞋履踏步声,还有船桨击水声不绝于耳,刺桐千灯会热闹非凡。
没过多久,桥那边传来乐声阵阵,人群纷纷向来源处涌去,原来是听鲤楼的歌台大幕拉开。听鲤楼是刺桐城最大的勾栏,今日千灯会在洛江边搭起歌台让全城百姓一睹听鲤楼伶人风采,一来让千灯会氛围达到高潮,二来期盼在新年吸引更多顾客踏入听鲤楼。
这歌台上也挂满了花灯,比王五自己做的还要精美许多。百花形状的灯自不多说,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动物形状的灯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焰光照在乐师舞者脸上,更让他们熠熠生辉。
王五也不叫卖了,和赏灯百姓一起被歌台的华丽和管弦丝竹以及翩翩舞姿所吸引,听鲤楼的歌台成了全程目光聚焦之处。
正看得出神,忽听旁人谈论:“马上就是最后一曲了。”“是啊,这听鲤楼的头牌南音姑娘也准备要出来了。”
王五知道这南音姑娘,正如路人所说,她是听鲤楼的头牌伶人,一手琵琶艳绝刺桐。王五当然没见过,但是据人们所说,这清倌人南音肤如凝脂,手如柔荑,歌声婉转似自由的夜莺,琵琶奏起如江海凝光,刺桐的高官权贵都曾是她的入幕之宾。
正想着,这边南音姑娘已然登上歌台。她穿着靛青色的齐胸纱裙,怀抱琵琶,广袖翻飞,面上戴着白纱,看不清她的容貌,暖橘色的火光照得她十足的好气色。她双瞳亮晶晶的,身姿窈窕,正如传闻中的一般。只见她抬起琵琶让其向身后倒去,似乎是要和壁画上的神女一样来个反弹琵琶。
台下气氛升至高潮,百姓们得以一睹南音姑娘的芳容本就激动万分,见这一招更是大声叫好。
变故陡然发生。
还没等南音姑娘弹出第一个音,灯光却灭了。
王五这时已经在桥上最高处站定,他很清晰地看见远处楼上、道路边的花灯毫无征兆的熄灭,远处两三盏,近处三四盏,不一会儿歌台四周就漆黑一片,只剩游人手里三三两两点光源仍在工作。
此时月亮也正好被云雾笼罩,天突然黑了,让人们措手不及,人群中引发骚乱,疑问声此起彼伏。
王五也心中纳闷,回头寻找自己花灯铺里唯一亮着的光源。他卖花灯有个习惯,一向是等顾客付清货款再帮把花灯点上,这有利于防火。可是回了头,只剩一片黑暗——他的灯车黯淡无光。
好在听鲤楼的人员反应迅速,不到一刻钟就重新点上了歌台上的花灯,然而歌台上已经空空如也。
“南音姑娘呢?”灯重新亮起,观众发现南音姑娘已不在台上,疑问声又起。
坐在歌台上的听鲤楼乐师面面相觑,似乎并不比台下的观众知道得更多。
“南音姑娘凭空消失了!”不知道人群中谁喊了一句,此地的刺桐居民听得清清楚楚,于是议论声又起。
“什么?南音姑娘怎么会不见了?”
“刚刚还在台上好好的,灯熄灭就不见了。”
“一个大活人怎么会凭空消失?”
“南音姑娘是不是不想给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弹琵琶?”
围观人群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但也根本找不到南音姑娘。这时台上上来一个男子,中气十足的和大家解释道:“不好意思各位,今天南音姑娘身体不适,无法再站在台上演奏了,我们将安排别的姑娘来压轴,请大家耐心等待......”
“胡说!我明明看到南音姑娘凭空消失了!她就是自己不想在大众面前弹奏!就是我们这些平民不配!”
“没错!不然为什么连面纱都不脱下!分明就是想维持个好价钱!”
还没等男子说完话,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
男子也不恼:“请各位稍安勿躁,请看听鲤楼的幻术师——”
随着他话音刚落,一个身着异服的少年抱着一个小箱子走上台,他打开箱子,从里面跳出一个少女,一同飞出的还有五彩缤纷闪着荧光的蝴蝶,一时间台上变成了一个奇幻仙境。
人们看得痴了,连声叫好,没人再去追究南音姑娘去了哪里,可能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凭空消失了。
“辛辛!拿上孔明灯,我们去放灯咯!”
父母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渔家女辛辛穿上红色的小棉袄,手拿折好的孔明灯,准备和父母到洛江湾的海边放灯庆祝上元节。
同一时间的洛江湾边,除了岸边停泊的大量船只,到处都是放灯祈福的人,人们在灯上写下愿望或画下想要的东西,以祈祷来年顺遂。
辛辛早已和父母委托村里的夫子在孔明灯上写下愿望:愿来年渔获满仓,全家平安幸福。父亲点燃灯芯,孔明灯受热逐渐升腾,三人放手,不一会儿就飞到了高处。
母亲抱着辛辛,一家三口看着已渐渐飘向远处的孔明灯,孔明灯升至夜空,与其他灯一起,把洛江湾的天空染得金黄,仿佛黑色布匹上无意点缀的金色颜料。
洛江湾边灯火通明,随着上元节的气氛渲染,越来越多的孔明灯加入到祈福的大军中,整个天际给刺桐城编织了一个璀璨的梦。
孔明灯燃放的时间有限,不一会儿一些孔明灯就燃烧殆尽掉入海中,天上只剩下零星几点的灯火,海边的渔民也三三两两回家去准备进入梦乡。
辛辛与父母在海边的沙滩和船上玩了一会,也准备回家去。
还没等走出几步,海面上突然大雾弥漫,随即海风四起。天空朗月高悬,和着点点孔明灯的光芒,月光倾斜而下,却没有造成海面的旖旎风光,因为光芒根本不足以穿过大雾。
在雾气蔓延的深处,岸上的人们依稀可见一艘船的影子,但又看不真切。那是一艘木制的黑船,约有一丈高,样式是最老式的帆船,能看到其直插云霄的桅杆,船体上似乎用木板打着补丁,能看出船的破败和年久失修。
船缓慢地往岸边驶来——伴随着雾气一起,它沿着海湾的拐角处慢慢贴近沙滩边缘,身后的小山丘与它浑然一体。
一般来说,船靠岸需船员下船固定,但是这艘船似乎并不需要,侧面贴着洛江湾的沙滩就停了下来。岸边的渔民都看到了这艘船,却无人敢靠近,因为这一切都显得太过诡异——毕竟这是一艘悄无声息伴随着雾气出现的浑身打着补丁的老式帆船。
“鬼船!”
不知谁喊了一声,渔民心更慌了。
辛辛听过鬼船的故事,小时候父母吓唬不听话的自己,就经常说“让鬼船来把你抓走”。大了一点,便知鬼船是渔村里口口相传的恐怖故事,一边用来吓唬小孩,一边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鬼船此时就在眼前,让人们不寒而栗。月亮此时正好被云层遮住,洛江湾的海面上静得可怕,鬼船停在岸边不动了。
胆大的渔民屏息盯着鬼船但也不敢靠近,胆小的渔民早已掉头跑回渔村里。只见那鬼船停了大约一刻钟,就挂起那满是补丁的黑帆,伴随着蒸腾的雾气,缓慢驶离洛江湾。
等到那黑黢黢的鬼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月亮也正好从云层中钻出。有好事的青壮年渔民靠近鬼船靠岸的沙滩上,却见沙滩上什么痕迹都没有——仿佛那艘船根本没在洛江湾边出现过。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