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朱标:李定大才,吾必用之
下朝之后,大臣们相继走出金銮殿。
李善长看李定没有等自己的意思,一个人自顾自己的往回走。
李善长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上前抓住李定,附耳告诉他。
“到我府上喝杯酒。”
……
丞相府客厅,李善长和李定面对面坐下喝酒。
李善长闷闷不乐的喝了一口酒,放下酒杯。
李定没有理李善长,边喝酒边津津有味的吃菜,还笑着说:
“这卤驴肉味道不错…”
李善长一脸郁闷的看着李定优闲的喝酒,没有以前和自己有说有笑的幽默。
李善长实在忍不住,盯着李定问。
“徐达给你什么好处?”
“好处…人家为什么要给好处。”
李定没好气的回了李善长一句,又自顾自己的夹块牛肉,端起酒杯呡一口酒。
李善长气呼呼的质问李定。
“徐达这老小子,没有私下找过你,打死我都不信。”
“无缘无故的,为什么要举荐你主持编撰大明律法?”
李定不言语,觉得李善长一点小事就猜忌别人,就不能想点好的。
“哎”
李善长瞪着不急不躁的李定,有点无奈的叹口气。
李定白了一眼李善长,冷冷地回道。
“因为你是丞相呗!”
“你…你…”
李善长气的想打人,有这样回答你哥的吗?
这才当了几天刑部侍郎,就给自己摆谱。
盯着李定凝思一会,李善长想缓一缓气氛,平复一下心情。
“你对编撰大明律法有什么看法?”
李定举杯看着李善长,眉头上扬淡定的回道。
“边喝边聊呗。”
李定把自己对大明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及一些应对方法,作了一个详细的比对…
李定和李善长边喝边聊了一个时辰,两个人都喝的有点醉熏熏的。
李善长认真听了李定的观点,让他对李定的认知大为吃惊…
李善长醉眼朦胧的点点头,无限感慨自言自语道。
“吾弟大才,当任国士!”
“大哥不和你争,你足可以胜任…”
李善长端起酒杯,闻了闻沉默片刻后,继续补充一句。
“看来刘伯温也不会和你争,你就安心编撰吧!”
“嗯”
李定又小酌一口,回应李善长。
李善长还是不放心,毕竟李定还年轻气盛,盯着李定疑问道。
“知道上位忌讳什么吗?”
李定放下手中的酒杯,耸耸肩幽默风趣地摊手,示意李善长继续。
李善长没有在乎李定的表情,又千叮万嘱咐他。
“上位最忌文官和武将合作,千万别去触这个霉头,听清楚没有…”
李定听李善长又提武将,心里很不是滋味,又呛回一句。
“有必要这样大惊小怪吗?”
李定白了一眼李善长站起来,不喜欢听他啰啰嗦嗦的,直接出客厅晃悠悠的回府邸。
……
朱元璋喝了一小口酒,饶有兴趣地看着朱标,好奇地问他。
“标儿、你看好刑部侍郎李定?”
朱标礼貌的放下筷子,点点头回道。
“父皇!”
“既然徐叔都推荐这个人,标儿认为这个人肯定有出众之处。”
“表兄也很少赏识这个人,父皇就该给他机会试试。”
“一般武将不会看重文人,特别是这个人还是李丞相的弟弟。”
“……”
马皇后看朱标从徐达和李文忠的为人分析,这样处理事情有人情味。
“重八标儿说的没错,徐达和李文忠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将军。”
“不会无缘无故的推荐一个,没有仁义道德素质之人。”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点点头笑着说:
“妹子这个人你知道多大吗?”
“才一个刚到二十岁的娃娃,当时李善长说想帮李定谋个刑部侍郎。”
“妹子咱是不想同意的,就因为他说了一句话。”
“刑部侍郎是不是可以铁面无私?”
“咱认为这个人年轻人有胆有识,如果选一个功臣主持刑部。”
“出于关系链,还真不如这个李定。”
朱元璋讲完之后,面带笑容看着朱标问他。
“标儿你知道为什么,父皇不能直接同意李定编撰大明律法吗?”
马皇后也一脸慈祥的的看着朱标,这个问题问得好。
这就是一个帝王的弩人之术,马皇后心里清楚,朱元璋这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朱标没有想到,朱元璋会这样问自己。
而且朱标一直认为,朱元璋是听了自己的建议,才决定给李定一个竞争的机会。
现在朱元璋一问,朱标有点懵懵的回道。
“李定太年轻?”
“李善长已经是丞相,不能在重用李定,这样容易大权旁落。”
“哎”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没有理朱标一脸得意地,夹一块肉放马皇后碗里。
马皇后看朱元璋没有回答,就知道朱标猜错了。
这父皇和母后秀恩爱,就是在等自己的答案。
朱标有点郁闷的小眼神,无辜的看向马皇后,希望母后能够提醒一下。
马皇后这次没有理朱标,竟和朱元璋相视而笑,两个人自顾自己的吃饭喝酒。
朱标看马皇后这样,气呼呼的拿筷子去夹菜,一下子恍然大悟。
“父皇!”
“明压暗升,怕功臣勋贵不服。”
“李定可以主持编撰大明律法,已经可以位及人臣,怕不服众。”
马皇后点点头,笑盈盈道。
“标儿、如果这个李定拟订的纲要好,你以后都可以重用他。”
朱元璋看了一眼马皇后,端起酒杯干了一杯酒,看着有点发愣的朱标。
“标儿知道杯酒释兵权吗?”
“嗯嗯”
朱标点点头,回应朱元璋。
“父皇这给李定有什么关系?”
朱标看看马皇后,又看看朱元璋忍不住问他。
马皇后白了一眼朱元璋,心痛愣头愣脑的朱标,提醒他。
“现在这些武将勋贵,战功赫赫,天下太平很多人就想放纵自己。”
“你父皇不答应,他们背后就会怨声载道。”
“启用没有资历的年纪人,能服众吗?”
朱标经马皇后提醒,一下提醍醐灌顶,明白了朱元璋的良苦用心。
朱元璋其实喜欢这样大量启用新人,由这些勋贵举荐更好。
如果答应的太爽快,就已经变味……
朱标一想到这里,就知道李定就是交一张白纸,这个编撰都可以由他主持。
“父皇哪为什么不科举考试,大量起用年轻士子呢?”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看朱标期待的眼神,笑呵呵反问道。
“你见过年轻人有治国大才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