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成立皇家商行,商贾从此不再是贱业,商人可穿绫罗绸缎。”
“六部之外成立商部,设税法司、稽查司、征收司,制定新的税法和商税,要规定好那些东西能买卖,那些东西不能买卖。以及各种税率。”
“百姓卖点自家养的鸡鸭鱼和手工做的小玩意则不用征税,但每月盈利满五十两,则需要交税了,暂定于1%吧。”
“朕知道你们算数不好,1%就是满五十两交一两银子的一半即可,懂了吗?”
一想到明末这些读书人的丑态,不怼一下这些读书人,朱元璋就是不舒服,念头不通达。
“朕的皇家商行税率最高,每月盈利满三千两则需交税30%、满三万两则交35%、满十万两则交40%、满五十万两则交45%、满一百万两则交50%、五百万两以上则交55%入国库。”
群臣震惊了,这皇帝莫不是疯了,以前是杀别人不眨眼,现在是杀自己都不带眨眼了。
太狠了,太狠了!见过狠的,没见过这么狠的。
干脆别叫洪武大帝了,以后就叫狠人大帝吧。
“凡是文武官员,既为官员,造福百姓应为第一要务。你们以及嫡长子不可亲自经商,不过你们的次子以及家中妇人、女儿则可经商。”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传递着喜悦。
他们虽然总是口口声声的说着商贾是贱业,但谁家没有几间店铺呢?
况且本朝皇帝把俸禄定得那么低,如果只靠土地的产出,根本就不够他们的花销,特别是在京城这个居之不易的地方。
所以他们或被动、或主动的去侵占百姓良田,让家中管事经营商铺和马队走商。
加上总有商贾和失地百姓投靠、依附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就都成大地主了。
土地兼并的来源之一就是如此。
所以朱元璋允许他们的家属经商,算是给了他们一条合法的生财之路。
“但是,不可与民争利!”
朱元璋的这一句话,让百官们感觉自己的心受伤了,心痛得无法呼吸。
百官们甚至觉得朱元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强忍着笑说出口的。
好一句“不可与民争利”,这是他们这些文官最喜欢用来攻击皇帝的矛,现在直接被朱元璋反击到他们身上。
“新的税法和经商法还有锦衣卫在盯着你们,你们若是犯了,朕倒是不会杀了你们,只是从此你们的子孙五代之内不可科举、不可从军、不可从商,流放南洋种田、流放捕鱼儿海牧羊、流放西域种植瓜果。”
“哼,种田是饿不死的,这个朕有经验,希望你们以后种田的本事能超过朕!”
“朕也不是不讲情面的人,至于你们家人经商的税率,就比皇家商行少1%吧。普通商人的税率就比皇家商行低3%吧。”
“以后商人次子,可科举可从军。”
朱元璋这招够狠,普通商人的税比皇家商行低3%的话,那也比官员们的低了2%,别看数字小,商人们可是一毛不拔的,现在的三十税一他们都嫌多了。
虽然今天之后每月满三千两需要交22%的税,但政治地位是有了,也不再是贱籍了。
特别是可科举,可从军。这是直接翻身了,哪怕直接征90%的税,他们也愿意。
这样一来,还有什么商人愿意依附在官员们身上。
“但是,你们和普通商人不可官商勾结。朕确实给了俸禄比较低,但现在朕也给了你们发财的机会,如果你们还官商勾结的话,可莫怪朕让你们遗臭万年了。”
“当官的好好当个为民请命的好官,经商的好好做个守法的商人。商人若是好事做得多了,朕也不吝于爵位。”
一些官员们面如死灰,没有了依附的商人,他们的家人哪里会经商啊。
现在朱元璋又要把他们搞得官商分离,好想杀了龙椅上的老头。
可惜他们不敢,朱元璋的刀锋,谁敢尝试。
刑部尚书杨靖忽然出列,“陛下既然抬高商人身份,并且还亲自组建皇家商行,还允许文武百官的家人经商。臣请问陛下定的这么高商税,收取之后,用在何方?”
朱元璋答道:“要想富,多生孩子多修路。每年那么多天灾都需要钱,修河需要钱,给百姓修路需要钱。”
“《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对付这些读书人,最好就是用儒家的经典做武器。
从手握兵权开始,朱元璋就注重学习。
他既是农家子弟,也可以说是儒门弟子。
前元至正十八年十二月,朱元璋兵克婺州之后,经后来的越国公胡大海推荐,他派使者樊观携带书信和重金去龙门山邀请宋濂出山。
从至正十八年出山,到洪武十年致士,宋濂这十九年间一直恒侍在朱元璋左右,以备顾问。
他不单止是朱元璋的老师,同时还是朱标的老师。
宋濂曾说“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
这句话对朱元璋影响很大,乃至于时隔多年之后他仍能背出这篇《礼记》中的名篇“大道之行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