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孤城回望天下事 24、艺成出山

我得了师父传授的《斗转诀》,每日用心研习,那功法起初并不深奥,多数是呼吸打坐,运转丹田之类的法门,我练习了几天,只觉得身体里如同有一股暖流游走,当真是神清气爽,精力倍增,后来循序渐进,逐渐步入正轨,只觉得身法速度大有提升,那边蒙葭学习剑法的进度却大大出乎我和师父的意料!

蒙葭天资聪颖,一点就通,按照师父的说法:阿葭是五分学五分悟,别说是万中无一,就是整个大秦天下,怕是也找不出来几个,如此日复一日,暑往寒来,眼见到了深秋,天气一天一天冷了起来,中途我也曾和师父出山去采买些生活用品,只是那附近山村也都非常闭塞,山民只知道劳作生活,竟然打听不到外界的消息。

郑方每日带着金刚出猎,所获猎物丰厚,不但食用无忧,还能供给山谷那一端的两位老人,有时猎到不寻常的猎物,还能出山去换些粮食用度,郑方闲暇时也跟着我学点剑法武艺,那一张踏弩更是被他使得百发百中,从不落空,一众人等衣食无忧,倒也过的快活,只是我时常心念外界之事,蒙原又下落不明,总觉得辜负了上将军嘱托,不免有些焦急,师父也知道我们心中所想,更是起早贪黑,教授不倦。

这天清早,蒙葭突发奇想,取来两把木剑,非要和我切磋一下,我心道,我再怎么也比你高明些吧,我要是击败了你,倒好像师父的盖聂剑法不及荆轲一样,别再惹得师父不高兴,蒙葭却毫不顾忌,只缠着我非要比试,师父见我面露难色,就笑呵呵的对我说道:

“子焰,我知道你心中所想,你不要有所顾忌,和阿葭切磋一下也无不可,正好我来看看你们这些天练的进境如何?”

我听到师父应允,只好拿了木剑,和蒙葭较量了起来,起初我不敢发力,既怕误伤了蒙葭,又怕她输得太快脸上不好看,蒙葭却毫无顾忌,尽全力和我比拼,不想几招下来,蒙葭非但不落下风,还几次逼的我手忙脚乱,我这才明白,自己是低估了她,我忙凝神静气,认真起来,却不想蒙葭的剑法招招克制于我,我见招拆招,倒也能一一化解,心中不禁赞叹荆轲盖聂两位前辈的绝妙剑法,此时我如若发力,击败蒙葭不难,但既然是切磋招数,我亦想和她多练上几招,也好检验自己的招式,不知不觉中,两人对攻了上百招,已经大汗淋漓,耳边听到师父说了声:

“且住吧,你俩停手来我身边,我有话说!”

我们赶忙停手上前,聆听师父教诲,却见师父满面春风,一改时常的面容表情,未及说话,先开口大笑了起来,我心中纳闷,难道是我们学的极好不成?蒙葭也是面带疑问之色,侧目看了我一眼。

师父见我俩疑惑,开口笑道:

“阿葭,阿葭,你果真是我的好徒儿,你今日一番玩笑,竟叫我发现了天大的喜事!”

“师父这般高兴,是徒儿们剑法学的好吗?”

蒙葭一笑问道。

“你们剑法学的也还可以,只是尚未纯熟,还需要多加苦练,我所说的喜事,却不是这些?”

我二人对视一眼,更是疑惑无语。

“子焰,阿葭,我一生痴迷剑法,和荆轲苦斗了数十年,只为了争那天下第一剑士的虚名,我二人苦苦相逼,都想用自己的剑法招数克制对方,只是身在其中,竟然不知旁观者清的道理,方才你们对练时,我置身事外,这才突然发现,这两套剑法非但不能相互克制,反而能相互弥补缺陷,试想一下,天下有几人能扛得住我和荆轲联手啊?我从前只顾和荆轲争锋,剑法走的是刚猛路线,今日看阿葭演习,心中豁然开朗!我的剑法要是能平和些,不与荆轲硬碰硬,或许早就能赢了他了。

子焰,你所学荆轲剑法,刚猛为主,阿葭用我的剑法,阴柔为辅,你二人刚柔并济,阴阳互补,那纯钧白虹两把宝剑更是如上天所赐,亦是一刚一柔,如虎添翼,待我好好研究一番,把我和荆轲的招数融汇贯通,成为二人合练的剑法,老朽不敢说天下无敌,纵横四海难逢敌手却真不是夸口啊!哈哈哈哈!”

我和阿葭听了师父解释,也是大喜过望,自那日起,师徒三人苦心钻研,日夜不息,直到了大雪纷飞严冬时节,竟然真的创出了一套二人合练的剑法,这剑法刚柔相济,优势互补,相互配合起来滴水不漏,难寻破绽,我二人一旦联手,便是师父也难从招数上攻破,师父见此结果,好像了却了心中大事,当真是喜出望外,吩咐我去请东园夏黄二位老人前来,共同饮酒庆贺。

东园公和夏黄公许久不来相聚,也是欢喜异常,蒙葭做了酒肉美食,又弹奏秦筝助兴,三位老人自然是笑逐颜开,酒过三巡,师父盖聂开口说道:

“唐公,崔公,盖聂今日请你们两个老家伙前来,不单单是为了饮酒听琴,我还有事要说,我这两个徒儿,在此地学艺数月,如今已有所成,虽然不甚纯熟,但足以在江湖上安身自保,他们二人身负重任,还有许多大事要做,我今日置酒,便是要安排他们出山去,两个娃儿和你们两个老家伙甚是投缘,怎么好不告而别,因此把你们请了来,好叫他们和你俩道个别。”

东园公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这两个孩子都不是庸庸碌碌之辈,怎么可以久居在这山野之中,天高任鸟飞,正当出去闯荡一番啊,如今天下大乱,豪杰纷争,正是崭露头角之时,子焰,阿葭,你们出去以后诸事要小心应对,要是能遇到明主,也可保他成事,将来搏个功名富贵,也好光宗耀祖啊!”

“东园公公,我二人本该在此侍奉三位颐养天年,只是我侄儿蒙原流落江湖,兄长蒙毅尸骨又难寻觅,故而无奈离开,蒙葭虽是女流,对那功名富贵之事,却看不到眼中,想我两位兄长,全都位极人臣,天下几人能比?到最后还不是落得含冤而死,我与子焰这次出山,只想尽快了却事务,再回来侍奉几位长者,别无所求,二位公公和我师父都要保重身体,我们尽量速去速回,不敢劳烦长辈挂牵!”

三位老人听完蒙葭所说,全都点头称赞,蒙葭又说道:

“师父,我和子焰商量过了,你们几位年迈老人在此,我俩很是放心不下,不如叫郑方留在这里照顾三位,我们心中也还踏实些,师父,您看可以吗?”

“不必,不必,我们几个虽说年老,但还能自顾自的活上几年,郑方这孩子聪明机敏,又憨厚朴实,他跟着你们,也是个帮手,再者说,我们几个老家伙还没活够,怎么不再过他十年二十年的,你和子焰诸事了却之后,就还回来这里,到时候我们三个就做个证婚人,主持你俩成亲,也好叫我们三个孤老头子,享受些天伦之乐,你们只管放心前去,不用记挂我们几个!”

我心念师父年迈,但又不得不离开,心中很是纠结,却是三位长者不住的开导,我这才稍微感觉安慰,临行前,我带着郑方走了数十里去远处稍大些的村镇,购买了许多粮油盐巴,生活用品,这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三位老人,动身往齐地方向而去。

在山中一住小半年,我们对外界变化一无所知,一路打听,才知道项梁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早已攻占了大半个天下,各路豪杰也纷纷起义响应,而关东六国的王室贵族,多数都恢复了称号,割地为王,比如齐国的齐王田儋,赵国的赵王歇,魏国的魏王魏咎等,都有些名望实力,项梁拥立的楚怀王已经改称‘义帝’,把国都迁移到了彭城。

而此时的二世胡亥迫于四方压力,已经把镇守上庸的章邯调回了关中,西北边塞委派王离镇守,章邯抽调了十万上庸军,又会和镇守函谷关的二十万关中军,一共三十万秦军归他统帅,去迎击各路义军,关中是秦国本土,留守的军队本就数量庞大,即便是东方六国故地发生大规模叛乱,关中的部队也可以依靠函谷关天险守住关中,故此,那二十万关中军也是秦军中的精锐之师,在加上抽调来的十万上庸军,这支大军的战斗力强悍之极,几番交战,果然战绩斐然,接连击败了几处义军,而此时正在魏地济城和魏王魏咎酣战。

魏王咎实力平平,被章邯围困在济城死守,眼看就要被歼灭,魏王无路可逃,只好求援各路义军,齐国和魏国临近,唯恐唇亡齿寒,齐王田儋亲率大军救援魏国,这才稍稍减缓了章邯大军的进程,而项梁所部依旧在齐地薛县休整,以为后援,英布很有可能也在薛城,只是天下局势,瞬息万变,无法得到准确消息,我和蒙葭商议之下,觉定以不变应万变,还按照先前路线,去薛城探寻英布的下落。

山路崎岖,又恰逢严冬多雪,几个人走的十分艰难,不足千里路程,竟然走了半个月才到,虽然历尽艰苦,却不料时乖运蹇,到了薛城又扑了空,原来章邯所部战斗力实在强悍,齐魏联军根本无法抵挡,齐王田儋和魏相周市战死,魏王魏咎自焚身亡,韩地尽被章邯收复,只剩下田儋的堂弟田荣和魏王的亲弟弟魏豹带领着一群残兵逃到了东阿,魏豹自立为魏王,继续抵抗秦军,章邯岂能容他,率军乘胜追击,意图剿灭齐魏联军。

项梁自会稽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是很轻视秦军的,谁承想章邯所部竟然如此之强,项梁无奈,只好亲自率军前去救援齐魏联军,故而我们到达薛城的时候,项梁大军已经拔营出发,往东阿方向去了。

连日奔走赶路,我们几人早就疲惫不堪,谁成想又是失望告终,蒙葭身心俱疲,只想休息两天,我们只好安排了住处,稍作休整,顺便就地打听英布大哥的准确去向,薛城是个小地方,却又是个奇怪的地方,他本来是齐国属地,但又的确是项梁叔侄率领楚军攻下来的,一直驻扎着楚国的主力大军,如今齐王田儋死了,楚军却拔营撤走了,齐国群龙无首,一团乱麻一样,连留守当地的驻军都不像别处一样言语和善,一个个横眉立目令百姓望而生畏,只是不清楚,他们到底是齐国士兵,还是楚国士兵?

我们几人休息了一天,次日清早就出门去街市打探消息,薛城甚小,不一刻就走到了城门边,也是凑巧,我们正要回头,却见守城军士正在刁难一个老人,那老人身材佝偻,破衣烂衫,手中拿着一根竹杖,身后跟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一看就知道是逃难而来的乞丐流民,也不知那老人如何触怒了守城军士,被那军士一脚踢倒在地,老人身边的男孩大哭着上前搀扶,守城军士视若无睹,好似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转身去盘查其他路人。

蒙葭是个怜惜老弱的人,最看不得这样的事情,一时间怒上心头,走上前去质问那军士,我想要阻拦,却已经晚了。只听蒙葭怒道:

“你这兵士,怎么如此欺负人,他偌大年纪,你怎么好意思踢他,义军属地,一个守城士兵也这么霸道,没王法了吗?”

那军士抬头看看我们三人,见我们衣着装扮不像平民百姓,语气倒也平和:

“几位,不关你们的事,还是各走各路的好,这老家伙自称大秦庶民,这是什么地方?敢说这样的话,我不捉了他,已经是可怜他了。”

“他年纪老迈,明明就是个乞丐,如今天下大乱,谁知道是哪国属地?无非说错了一句话,你就来仗势欺人,真是好没有道理!”

蒙葭怒目而视,开口反驳。那军士不是善良之辈,听蒙葭骂他,也暴怒上前和蒙葭理论。

我唯恐生出事端,不愿和他们起争执,便上前劝那士兵:

“军爷息怒,我们都不是此地百姓,不知道这里的规矩,军爷自去忙碌公干,我们这就离开。”

那军士转头瞟了我一眼,忽然“咦”的一声,也不和我答话,回身和另一名军士耳语了几句,又回头来问我:

“你们是从何处来的,到薛县干什么来了?”

“军爷,我们是关西上郡来的,义军中有位英布将军,是我的兄长,我们到此地来投奔他,不想英布将军已经拔营走了,我们寻亲无果,才在此地逗留,军爷息怒,我们这就离开。”

“我早就听出你们是关西口音了,如今项梁上将军在东阿和秦军作战,你们却到了薛县,英布将军才走两日,你们就来寻找,真的那么巧吗?分明就是秦军奸细,你们走不了啦,都到县衙去和守将大人分辨吧!”

那军士说罢,回头招呼了一声,十几个军士蜂拥而至,把我们几人团团围住,我正要上前分辨,蒙葭却低声说道:

“莫怕他们,有英布大哥在军中,守将不敢把咱们怎样,正好去他们管事儿的那里打听打听大哥的消息!”

我想想也是,若是能见到薛城守将,或许也不是坏事,英布大哥是项梁爱将,想来一个薛县守将应该不敢奈何我们,便决定跟他们同去县衙见守将。

谁想那一群士兵手拿军器把我们围住,竟然激怒了獒犬金刚,金刚最是护主,一见蒙葭被围,一声怒吼,就要挣扎着上前攻击,亏得郑方死命拉住绳索,这才没有伤人,只是那群士兵被獒犬吓的倒退了十几步,都不敢上前,只在远端吆喝谩骂。

蒙葭上前制止了金刚,又对那群士兵说道:

“你等莫怕,我不叫它伤人,你们只管在前面引路,我们跟着去县衙就是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孤城回望天下事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