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陛下,人若断水,百姓断粮,这百姓如何能活啊。”
魏征:“陛下,臣附议。”
程咬金:“陛下,臣附议。”
尉迟恭:“陛下,臣附议。”
李绩:“陛下,臣附议。”
秦琼:“陛下,臣附议。”
文武大臣:“陛下,臣附议。”
……
长孙皇后听闻陛下早朝上,因太子昨日出宫游玩,大发雷霆。
特地在早朝之后,仔细询问太子,因何事傍晚而归?
太子便把昨天的事情,一股脑的告诉了皇后,包括被蛇咬,又被人救。
长孙皇后听到太子被蛇咬了,急忙宣太医,“你这孩子被蛇咬了,怎么能不告诉母后呢。”
李承乾一脸孝顺的回到:“母后,儿臣没事,昨天晚上已经换过药了。”
就算是这样,长孙皇后也坚持一定要让太医来看,“中午你父皇过来,你好好跟他解释一下,你父皇若知道你是为了了解民情,不会怪你的。”
李承乾感动道:“谢谢母后,儿臣一定好好跟父皇解释。”
李世民打算在甘露殿与皇后用膳,看到刚好太子也在。
皇后解释道:“陛下,臣妾是替陛下问,太子昨日因何晚归,惹陛下生气,你跟你父皇说。”
李承乾解释:“父皇,你曾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且写不出关于干旱的策论,是因为儿臣没有真正的见过,昨日,儿臣在城中用完午饭后,便带着小邓子去往城外看看民间疾苦,了解百姓是怎样生活的,谁知回来的路上,儿子就让毒蛇给咬了,不过昏迷之后,也让一百姓给救了,这才回宫晚的。”
李世民欣慰道:“看来是父皇错怪你了,你说你去往民间了解民间疾苦,可曾看到什么?”
李承乾悲伤的说:“父皇,我看到,出长安城200里,河水干枯,百姓衣衫褴褛,地里的粮食都要枯死了,连长安城周边都这样,那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李世民看着太子:“你能这样想很好,你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事实真相,父皇身边的大臣,总跟朕说什么,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朕若是不亲眼看到,一个字也不会信。”
李世民自己也经常出宫,自然也允许儿子这样做:“你可以出宫,但是下次一定要跟你母后说一声,不要去太远,身边也要带几个人保护你。”
长孙皇后一脸附合:“李承乾,你听到了,你父皇说的话,你要记着。”
李承乾应声:“是,儿子下次出宫,一定记得跟母后报备。”
李世民点了下头,算是同意了。
长孙皇后:“你们父子两个再不用膳,饭菜可就凉了。”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心想,若这次不是皇后,就又要冤枉太子,不过他既是父亲,也是皇帝,也只能做个严父了,
……
沐休,每十天一沐休,沐浴更衣,算是十天一放假。
一大早,李承乾就告之长孙皇后,今日去向恩人拜谢,获得长孙皇后的同意之后独自出宫。
李家村
村长叔:“战哥儿,你确定这玩意儿能打到水,这东西怎么看着这么奇怪呀,这么长的棍子伸向地下,那水能干净吗?”
李战:“村长叔,你等着看吧,咱们村里的水井啊,以后都用不到了。”
村长叔:“你就吹吧!”
村里的小孩,老人,年轻人都过来凑热闹,战哥儿,可是说了,这东西叫抽水压井器,能把水给吸上来,他们当然要来看看啦!
李承乾来到李家村,一眼就看到他刚认的大哥,手里一上一下的压着一个棍子,水就从另一端的水管里流了出来,清澈干净,一点也不浑浊。
年龄小的:“水,娘亲有水”
年纪大了:“水,从地下涌出来的。”
年轻的:“这,这真是神物啊!”
李承乾:“???”
李承乾叫了一声,大哥
李战:“阿乾,你来啦。”
村里的人,连忙问道这是谁呀?,哪里来的小公子好生俊俏?
李承乾看村里的大爷大妈夸他长的好看,脸都红了
李战打趣道:“李大婶,难道就只有我弟弟长的好看吗?我长的也不丑啊!”
村里的大爷大妈纷纷夸赞都好看,“我们战哥儿,可是我们村里最好看的小伙子啦!”
李战笑道:“只有女孩子才叫好看,我们男孩子那叫英俊,叔,婶,既然我弟弟来寻我了,我便先回家了。”
李战,带着李承乾回到家中,没好气的问道:“你可总算是来看我了,我还以为你把大哥给忘了呢,中午留在这吃饭吧,等会儿大哥亲自下厨,给你炒几个菜。”
李承乾弱弱的说了一句:“君子远包厨。”
李战反驳道:“这话谁说的,我的厨艺若是称第二,还没人敢称第一,你今天可是有口福了。”
李承乾也不客气:“大哥,那我就等着吃了。”
李战:“阿乾,你有没有忌口的?,吃不吃辣?”
李承乾:“没有忌口的,可以吃辣。”
李承乾怎么也想不到,短短的一个时辰里,他大哥居然做了一桌子的菜,他们两个人吃得完吗?
李战看着小时候的玩伴,还是很关心的,又从房里拿出两个酒杯,尝尝你大哥我亲手酿的酒,正好大哥也跟你聊聊天。
两人酒过三巡,李战把这些年来的经历一笔带过
李承乾:“大哥,你真的四岁起就开始流浪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