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为了女儿上幼儿园,我成带货顶流 第二章 别具一格的直播

苏铭来到了园长和那位年轻教师跟前。

之前离得远,苏铭没有看清楚,如今走到跟前,苏铭看见那名年轻教师乌发红唇,身材婀娜多姿,长得十分秀丽。

“园长,我能帮您将这一车的大米销出去。”

听见苏铭如此说,园长和那位年轻老师都疑惑地上下打量苏铭。

也不怪她们不信,苏铭实在是太过普通了。

他身上穿的衣服,还是从并夕夕上淘来的。

至于外貌,他的身材十分瘦小,脸也是那种四四方方的形状,长出一种十分奇怪的棱角分明。

人群中,他是毫不起眼的存在。

即使有人愿意多看他一眼,也只是觉得这个人的长相十分奇怪,而不会觉得他有其他的魅力。

像这样的人,又哪里来的自信说可以将这些有机米销售出去呢?

可是,苏铭却没有给她们更多质疑自己的机会,他很快就将手机从怀里拿出来,打开了直播平台。

他的一千万粉丝,现在正在手机的另一端等着他。

以前的苏铭,虽然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可是只要他站上讲台,一旦开口讲课,便是人群中发光的所在。

现在,他没有讲课机会了,但是只要他开口,他便仍旧要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宰。

苏铭拿起了一箱大米。

对着直播间的镜头,起先他还有些局促感。

他曾经在千人云集的大礼堂讲课。

他也曾经在广阔的操场上让自己的声音飘荡在万人屏息凝神的上空。

但他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将自己的脸对向手机另一边的千万观众。

他不光需要演讲,还要将手里的大米卖出去。

苏铭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了他的讲述。

“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也有每个人不同的际遇。

不同的环境和遇到的不同的人,你吹过的风和看过的风景,你吃过的每一口粮食和喝过的每一口水,这些都成就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样子,这就是你区别于世间其他人最珍贵的所在。

同样的,我所种植的植物也是一样的,不同的产地决定了植物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质。

是什么决定了不同植物的品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系列的机缘巧合。

机缘巧合到就是那片独特的山水,就是那一年得天独厚的天气,就是在水稻灌浆的特殊时期,降雨和水的温度都达到了刚刚好的地步,才成就了这一年独一无二的大米。

在新城市的东南角,就有这样一片独到的山水,那里有着整个新城市最好的水源和最没有被污染过的土地,生产着这个城市品质最高的大米,这一切,便成就了它独一无二的标准。

不光在新城,即使在其他地方,也很少有大米能超过这样的标准。这道标准,让它成为健康的大米,好吃的大米,成为可以让大家放心的大米。”

苏铭的直播间放着舒缓的音乐,伴随着他的娓娓道来,他就像多年前自己在讲台上讲课一样,从一个个无法引人瞩目的小地方伸展开去,不断地拓展人们的想象和思路。

见惯了吵闹直播间的观众,对于这种全新的直播方式,一瞬间沉默了下来。

沉默,一方面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慢慢聊天不逼人买东西的主播;另一方面,也是这里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心灵上的安静。

他们好像碰到了一个老朋友,听他讲述他的故事,他的人生,他的理念和心得,在这浮躁的世界,突然自己也不那么浮躁了。

在他们的人生中,也碰到了很多人,看到了很多风景,吃过很多地方的米饭。

总有一个人,一碗饭,能够勾起他们心底最深刻的记忆。

听到苏铭的讲述,他们好像也到了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看到了那里得天独厚的山水,稻谷弯着腰,向大地献出它们丰收的礼赞。

一旁的园长和那位年轻女老师则不以为然。

“这样啰里啰嗦地讲一大堆也能卖出东西?我可不信。”

“对啊,我看别人直播,都要不停地喊,不停地介绍产品,像这样慢吞吞地写小作文,真的能卖出去东西?”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苏铭的直播间人气却越来越旺。

苏铭本来就有一千万粉丝基础,这下又涌进了几十万人。

他们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催他们买东西的直播带货。

在那样的直播间,他们只感到了赤裸裸金钱上的压力,以及主播对他们的索取。

但在苏铭的直播间,听着苏铭的侃侃而谈,能勾起他们对人生中很多美好事情的回忆。

他们真的像老朋友一样在聊天。

这让他们觉得,买不买,买多买少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一刻彼此的相遇,彼此的交流。

只要听苏铭说说话,他们就觉得很放松。

随着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下单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们也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山水造就了这样独一无二的大米。

是怎样神奇的大米,能够配得上苏铭这样出神入化的讲述。

即使那大米八块钱一斤,他们也觉得自己买得物超所值。

看见直播间的人纷纷下单,苏铭转过头来跟那位年轻老师说道:“现在直播间已经卖出去了一万单了。”

“什么?就已经一万单了?可是我们这一车总共才一千箱不到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为了女儿上幼儿园,我成带货顶流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