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汉公主 第二十五章结果

小说:大汉公主  作者:爱吃甜辣的渝  回目录  举报

王常侍指着玉佩的镂空处解释“陛下请看就在此处有一个于字乃是那匠人的姓氏,据闻凡是经过他雕刻的玉必会在上面留下这标记,这还是在他醉酒后不慎泄露出来不然大家都不知道啦。”

“好巧的心思、好雕工,一般人也想不到会刻在此处,不过此人仗着雕工精赞如此胆大妄为死得不冤”刘彻看着那微小的印记感叹着

此时看着这几枚玉佩刘彻也清楚到底何人在说谎了,于是对下方的阿妙道“你这玉佩上并无印记必是后来找人做了栽赃子夫的,只是你幕后之人也没想到会有这印记在,反倒因为这玉佩露出马脚,事到如今你还要作何狡辩。”

阿妙此刻还想狡辩就听刘彻接着说道“在开口前你要想清楚,若你还满口谎话朕诛你三族。”

听了刘彻这话阿妙才真正害怕起来,她本想拼了这条命咬死不改口的,但刘彻的话却让她不敢不说了。

只见她犹豫了一下结结巴巴的说“是、是、是...“

王常侍见她一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连忙催促“陛下问话还不赶快说,到底是何人你快说真是急死个人。”

阿妙一咬牙脱口而出道”是长宁殿的人叫我这么做的,说是只要我这么做了就放我出宫。“

听了阿妙的话众人脸色一变,刘彻更是厉色看着她。大家都不敢出声之前逼问阿妙的王常侍更是恨不能找个洞把自己埋了,这时一直站着刘彻另一侧的内侍立刻出生呵斥

“贱婢你胡说什么竟敢污蔑太后娘娘,你好大的胆子不想活了?”

阿妙连连磕头解释道“女婢不敢污蔑太后娘娘,确是长宁殿的人叫我这么做的。”

阿妙急忙解释着“女婢父亲早亡母亲怕我们姐弟几人年幼受欺负不肯改嫁,因此家中生计什么的艰难,女婢生为长女为了不叫一家人饿死才进了宫。原本有女婢的俸禄一家人也算衣食无忧,可半个月前有同乡带话给我说母亲病重,想着家中病重的母亲幼小的弟妹,女婢真是心急如焚可身在宫中也没什么办法。”

“这时长宁殿的人找到我说只要能攀诬美人,不但能放女婢出宫还能带大笔钱回去给母亲治病,为了母亲女婢没有办法只能诬陷美人了。女婢该死不敢求陛下宽恕,只求陛下不要牵连家中老母亲人。”阿妙泪流不止的看着刘彻道

刘彻听了阿妙的话沉默着,此事牵连母后已不是小小的后宫争风吃醋了。

刘彻正在思考着该如何行事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陛下让臣妾好找啊!我说您把皎儿抱什么地方去了,原来是将她抱到漪澜殿来了。”

刘彻闻言抬头一看原来是陈阿娇来了,只见陈皇后走到刘彻面前向他行礼道

“参见陛下,陛下长乐未央。”

刘皎看见母亲也很高兴,半天不见还满想她的

“皇后不必多礼,快快请来。”刘彻连忙让她起来,然后指着身边的位置道“皇后赶过来也累了,快坐到朕的身边来吧!”

陈阿娇高兴的坐到刘彻身边嘴里嗔道“不过几步路而已妾身哪里这么较弱了,陛下就是太大惊小怪了。”

刘彻听了陈阿娇的话笑了笑也不在意转而问道“皇后怎么到这来了,你不是去了母后那吗?”

“这不是刚从长宁殿出来就听说大公主出事了吗?我身为皇后掌管后宫自然要过来了看看,倒是陛下你怎么在这审起案了,还有怎么把皎儿也抱出来了”陈阿娇白了眼刘彻道

刘彻尴尬的咳嗽一声道“我、朕是听闻大公主病了前来看望,谁知遇到了这些乱糟糟的事情。”说着就将之前的事情告诉了陈阿娇,末了还心虚望了眼陈阿娇。

“既然皇后来了那这事就交由皇后处理,反正这本就是皇后的职责。”刘彻低头看着女儿开口道,说道那真是大义凛然啊,不过要是能看着陈阿娇说就好了。

陈阿娇此时也赖得理他抬头对众人道“这宫婢实在可恶攀诬顺常、美人不成,现在竟然敢污蔑母后。来人啊,将这宫婢拖下去杖毙。”

阿妙抬头看向陈皇后就要开口辩解,却听陈阿娇继续开口“不过看在大公主的份上就不追究其家人,这也算是为大公主祈福了。”

阿妙听了这话不在想辩解什么了,任由其他宫人将自己拖走。

等阿妙被拖走后陈阿娇对卫子夫训斥道“卫美人你御下不严险些还了大公主的性命,你可知罪?”

卫子夫急忙道“妾知罪请皇后殿下责罚。”

“既然知罪认罚就好,就凭你害得公主如此就该褫夺封号”说道这陈阿娇看见刘彻想开口说什么,也不理他继续说“但看在大公主的份上就罚你一年、俸禄禁足半年吧!”

陈阿娇转头对刘彻道“陛下我这样处理可好?”

“皇后处理的好,公正无私这后宫的事还得你来才行。”刘彻意正言辞的说着

只有刘皎听到了刘彻在小声的抽气,看着自己母亲伸到父亲腰间的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呵呵!活该,让你在老婆面前还想帮别的女人说话。

之前陈阿娇又处罚了另外两人,花顺常行事不当罚俸一月禁、足半月,那个秋娘就惨了被罚二十仗刑还要到暴室劳作两月。唯一幸运的是出来后就不用回漪澜殿了,而是跟了花顺常否则以后更惨。

处理完这些后陈阿娇拉着刘彻出了漪澜殿,两人一起坐步撵回了椒房殿。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汉公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