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乒乓:我,帝国绝凶虎,横扫乒坛 第十三章 东哥是真滴牛逼啊!【新书求数据!】

“振东,你快喝口水吧……你还好吗?”

张振东接过水杯咕噜咕噜喝了几大口。

此时的他,满头汗如雨下。

但是却神采奕奕,两眼放光,精神面貌好到爆炸,似乎一点也不疲惫。

“报告小曼长官!本人一切正常,心理感受:爽!”

苏小曼听这话,忍不住噗嗤一笑,同时惊讶道:

“振东,你真不觉得累?”

张振东点点头道:

“我真不觉得累,感觉很爽,这次训练到位了,明天我还要继续训练。”

张振东跑的太忘我,浑然忘记了这是被惩罚,还以为是简单的训练。

这时,刘国良等人也都走了过来。

刚刚走过籁的时候,也听到了张振东的话,这把大家都给整不会了。

咋了。

听咱东哥这意思,是自愿跑这么多的。

不是赌气,不是不满。

只是单纯的训练?

还乐在其中?

搞什么啊!!

“兄弟们,我给跪了,东哥是真滴牛逼。”

“这还有啥好说的,我要是一口气跑48圈我比他还装逼!”

“话说张振东这训练也太刻苦了,简直就是我等楷模啊!”

“……”

刘国良也无话可说了。

这等天才少年他无法约束,只能按照他的天赋,为他提供建议。

就算没有她刘国良的存在,张振东也一定会野蛮生长,成为一株参天大树的。

“行了行了,一身臭汗赶紧去洗澡去吧!”

“好的刘指导。”

张振东很快去了浴室洗澡。

大家逐渐散开。

原地只剩下李明博和刘国良。

看李明博的样子,垂头丧气。

短短一天时间,张振东的出现就让他觉得非常失败。

刘国良摇摇头,道:

“明博,有些人天生就是主角,你不要气馁,输给张振东,不算丢脸。你们以后互相帮助,一起为省队,为国家争光,这样就挺好了。”

交代完,刘国良也离开了。

李明博盘坐在原地,不断想着刘国良的话。

也逐渐释然起来。

或许真如刘指导说的,有些人天生就是主角,输给主角,太正常了……

……

却说张振东进了浴室冲了一会儿,舒服地坐了休息室,脑海中响起一阵电子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一次高强度训练,系统已自动识别考量,并提供1属性点你!请查收!】

张振东咧嘴一笑。

太好了。

又得到一点属性!

爽啊!!

直接就把属性点加在了反手上。

此时他的反手属性点高达83。

又感觉口渴了,他顺手拿过水杯。

这才发现,苏小曼给他的水杯是个粉红色的可爱杯杯,仔细嗅一下,还有少女的芳香。

这不会是小曼用的水杯吧!

张振东有些尴尬,本来要喝的举动也取消了,穿上衣服之后,拿着杯子就去找苏小曼。

刚好苏小曼好像也要过来找张振东,两人在门口撞了个满怀。

两处柔软的触感传到张振东的胸膛,而他健硕的身体也把苏小曼撞了个不轻,眼看她就要倒下。

张振东眼疾手快,向前猛跨一步,搂住了苏小曼的腰肢,两人保持着很是暧昧的姿势,四目对视。

“小曼,你没事吧?”

张振东磁性的嗓音和浓烈的阳刚气息,让苏小曼顿时心中乱了一片春水,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没……没事。”

张振东把她扶好,道:“没事就好,对了,这是你的水杯对吗?”

“嗯……我就是为这个来的。”

原来苏小曼后来也才反应过来,递给张振东喝水的杯子,居然是自己的私人用品,这实在是太不妥了。

她觉得,这种行为似乎有些过于轻浮。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亲自把水杯要回来。

“那我还给你吧。”

张振东把水杯递过去。

但是想了想,他也觉得不大好。

自己都用过了,再还回去,叫什么事儿嘛。

“算了,这个杯子我留着吧,下次我买一个新的给你。”

张振东微笑道。

苏小曼心中一阵暗喜。

窃喜的是,似乎这个杯子就成为了两人之间的纽带,他们再也挣不开,分不脱了。

仰着素面朝天的丽质容颜,大大方方道:

“行,那这个杯子你留着用吧,但是不必买个新杯子给我。”

“嗯……”

张振东低吟了一会儿,道:

“我总会送个东西给你的。但是要送什么,我暂时也不知道,反正有这么回事儿。”

忽然,张振东想起了刘国良今天说过的,东部三省交流赛。

也就是说,就要有比赛能打了?

“对了小曼,你知不知道东部三省交流赛是什么?”

苏小曼给张振东科普道:

“嗯,这个我知道。”

“这其实是不是公开赛,而是龙国东部三省,也就是苏省,徽省,浙省私下牵头的比赛。”

“主要是省队之间的切磋交流,为了之后的全国青年锦标赛做准备的。”

“咱们东部三省是全国内的乒乓强省,徽省有个‘怪童’林枫,浙省也有‘霹雳手’姜天赐,‘猿人’陆展鹏,都是国内有名的高手。”

张振东听完,默默默默点头,心中也对这场交流赛充满了期待。

按照他目前的硬实力,应该不会比李明博高多少,他想看看集训一个月之后,自己能在赛场上绽放多么强盛的光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乒乓:我,帝国绝凶虎,横扫乒坛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