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这个学派,可以说是诸子百家里,对帝王最有奴性,最有依赖性的一个学派。
上至孔子,
下至普通读书人。
那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文臣鸿儒们,自宋以来基本都这个样子。
祈盼圣君明主,寄希望于贤臣名士。
基本上,所有儒生文臣,都有这样的心理。
这是儒家的老毛病!
只不过,大明现在的时局,让大明文人士大夫们,尤其渴望天降圣王。
没办法!
现在的大明,正值风雨飘摇,内外交困之际。
内部,宦官作乱、“众邪盈朝”,财政枯竭,陕地更有流民四起。
外部,建奴屡屡寇边,萨尔浒一战丢失战略优势,九边随时烽烟四起。
国家财力渐渐匮乏,国势江河日下。
不管是有识之士还是平庸之士,俱有这种感觉。
这时候要是可以出现一个圣君明主,
不管面对利益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但是只要是以儒家为主的学派,对于这种事都是喜闻乐见。
是真的信有这种事存在的。
而在这大明朝廷中,
最封建迷信的其实还不是儒家士大夫。
而是皇宫里的另外一伙人。
太监!
不管历朝历代,太监基本都是非常迷信的一个团体。
因为他们这辈子变成了阉人,他们就想着下辈子可以当个正常人。
在这个前提下,自然相信有来生。
相信来世,当然也就必须相信有神灵存在。
所以太监的封建迷信,比儒家士大夫们还要严重。
朱由检也深知这一点,因此祭天时,基本把宫里的大太监都给叫了出来。
也让这些太监们,见到了圜丘上面发生的一幕。
后面“昊天上帝”玉音一响,天赐神物的时候。
也属这些大太监们,在五体投体的跪拜中磕头磕得最勤。
所以当第二日,
朱由检把之前因魏忠贤的原因,被牵连赶到南直隶陪都去的太监曹化淳召回时。
魏忠贤听到了这件事,只是沉默不语。
心里连一丝反抗的想法都快消失了。
怎么反抗?
他本来就是因为得到了天启帝的信赖,才有了现在的权力、地位。
可以说他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皇帝信赖之上的。
如今新皇不信他,他最大的权力根基已然不稳。
这时候这位新皇帝,还是昊天上帝点名的天降圣王。
要知道,魏忠贤在活着的时候,都让那些拍他马屁的人到处建生祠。
为的就是给自己积攒功德,希望来生可以投身一个好人家。
这时候你让很迷信的魏忠贤,怎么敢去反对?
所以曹化淳这个太监的回返,在宫里连一滴水花都没溅起。
就连随后,
原来的御马监掌印太监田飞被去职,
从南直隶回返的曹化淳,走马上任成为新的掌印太监一事。
也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天降圣天子办事,太监哪里敢反抗?
起码在近一段时间里,就算是魏忠贤和他的干孙子、干儿子们。
面对这位陛下的时候,也没有丝毫反抗的意思。
有点躺平任操的感觉了。
这是宫里发生的事,暂且不提。
且提提第三日,照例上朝时,发生在大明早朝上的事。
天启七年,
九月二十日。
九月十八天子祭天,因此十九日全京百官除当职者之外,休沐一日。
二十日,早朝继续。
卯时三通鼓响过后,文武百官依次从左右掖门入宫。
行完一拜三叩之礼,早朝开始了。
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检,此时心里有点闷闷。
大明皇帝这活也真是不好干,不到四点他就起床了。
这会儿起床气还没消呢。
他心里打定主意,
等确立了权威以后,一定要修改一下早朝之类的朝议规定。
这样天天四点起来,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两个工作狂以外,哪个明朝皇帝受得了?
这两个皇帝后面,出现那么多有些奇葩属性的大明皇帝。
绝对有一部分这里面的原因。
金銮殿中,
完成一套繁琐的流程后,进入了早朝的主题:上奏政事。
以往大事小事都喜欢叽叽歪歪的大臣们,今天统一的沉默了。
一个个抱着自己的朝笏,偶尔才悄悄抬头,看看御座之上的皇帝。
没办法。
他们还有些沉浸在前日由朱由检在圜丘之上,所导演的那震撼一幕。
朱由检把目光,停在了排在最前面的大明内阁四辅臣身上。
如今的内阁四阁臣为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
除李国普为人正直以外,其他三人大抵是阿附讨好魏忠贤之流。
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三人,每每票旨提及魏忠贤时,
也只写“朕与厂臣”,不敢提及魏忠贤的名讳。
要是完全按照朱由检的意思,他现在都想直接换掉这三个人,只留下一个勉强可用的李国普。
但他现在刚刚登基,就算搞出来了天降圣王一幕。
此时也属于权利未稳的阶段,曹化淳才刚刚上任。
整训御马监腾骧四卫的工作还没展开。
他下旨如今的秦良玉,这时候都还在路上。
也就是说,他最重视的京城兵权。
目前基本还没掌握在他手上。
此时这种情况下,不久前第一个站出来要求让自己继位的首辅黄立极,朱由检暂时还真的没办法把他拿下来。
要是他刚刚上位,就把黄立极拿下来的话。
就算他是天降圣王,也会有人说他刻薄寡恩。
目前来看,还是不能这么做的。
众臣不知如何开口,皇帝却在打量自己等人。
首辅黄立极见状,也知道躲不过去了,迈步出班。
“前日昊天上帝显灵,陛下乃天降圣王。臣等凡夫俗子乃泥胎木胚,至今仍然无法回神。请陛下恕罪。”
这个说法,解释今天的异常情况。
还算合适,朱由检也没追究,轻轻点了点头。
天子表态认可,
一个个官员,也开始轮流出班,朗声上奏。
都把刚才黄立极说的那番话,用其他各种词藻,反反复复再说了几次。
朱由检见这个样子,
知道今天的朝会,也开不出什么花来。
现在的他,也还没有真正的实力,可以整理朝纲。
因此他也没久留,直接宣布了退朝。
这其实是不那么合大明朝之前的理的。
因为以前的大明皇帝,那些不勤政的,一般都不会来上朝。
但是他们来上朝的,就算是不勤政的大明皇帝,一般也不会随便退朝。
大抵在御座上,看着朝臣吵架。
时间到了,才会退场。
当今皇帝陛下,一言不发,坐了一会儿就宣布退朝。
这要是换成普通的大明皇帝,百官们也不会多想。
但是当今陛下,乃是天降圣王。
他这么做,
就很容易让文武百官浮想联翩了。
一时间,
由于前日的震撼,本来就浪潮汹涌的大明朝廷。
因今日天子的态度,越发的波澜汹涌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