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侯惇追击的时候,天色已晚。
穹顶之上浓云密布。
而夏侯惇只顾厮杀,丝毫没注意到越来越大的晚风。
于禁从身后追来,再次提醒夏侯惇。
“将军,前方便是芦苇荡。”
“左山右林,道路狭隘。”
“山林相逼,杂草丛生。”
面对于禁的提醒。
夏侯惇摇头道:“那又如何?”
此时大半兵马,都已经杀进了芦苇荡的小道里。
拥挤不堪。
于禁苦涩道:“此时风起,芦苇干燥,烈火一焚,该当如何?”
听到这话。
夏侯惇顿时大惊。
“苦也!”
这时夏侯惇一阵后怕。
于禁又道:“将军在前提醒前军,速通此地。”
“禁回后军,止住兵马,确认安全后在通此道!”
当下,两人分工明确。
可就在这时。
两人背后喊声大震。
军士之间来回逃窜。
更远处,火光冲天而起。
芦苇经焚,四面八方尽是火龙,蔓延无边。
原本略显漆黑的夜色,一下子被火光照亮。
黑白双色浓烟,扶摇直上。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曹军士卒为了避祸,前后拥挤,互相践踏。
眨眼间死伤无数。
火海之中。
夏侯惇见此场景,睚眦欲裂。
“焚我手足,此仇不报非君子!”
他仰天长啸。
“将军,先撤离此处,折返博望城,整军再战!”
于禁大声说道。
夏侯惇眼看着败势已成,麾下军士再无激战之心。
只能咬牙同意于禁的建议。
两人率领着残兵败将,突烟冒火退出芦苇荡处。
后方关羽、赵云乘胜追击,缴获大量军械。
以及未曾被焚的粮草。
依靠火攻,刘备军大胜一场。
而夏侯惇在返回博望城的路上。
猛然听说张飞率军突袭焚粮之事!
守粮大将当场被张飞斩杀。
粮草尽失!
“噗嗤!”
一口鲜血从夏侯惇嘴里喷出。
“他怎敢!”
没了粮草,他们这支兵马,根本就不可能在荆州境内停留。
“刘备有了那徐庶相助,如鱼得水!”
“我军无粮支撑,只有先回许都。”
于禁苦口婆心说道。
“一边撤军,一边打探新野虚实!”
两人灰溜溜离开了南阳地界,返回许昌。
半路上。
夏侯惇查得给刘备出谋划策的人是诸葛亮后。
“卧龙岗村夫,竟敢如此!”
“来人,你带一百兵马,前往卧龙岗诸葛草庐,将诸葛村夫的家人抓来!”
夏侯惇派副将去卧龙岗抓诸葛亮的家人。
而他则在颖川边界,等候着副将归来。
次日。
副将空手而归。
“将军,那村夫狡诈,已提前接走了家人!”
“草庐空荡荡,再无人影!”
副将的话,让夏侯惇气得瞬间昏厥了过去。
与此同时。
新野城内。
诸葛均带着童子。
两人踏进了府衙里。
“二哥,我就说卧龙岗不安全了,还好跑得快!”
诸葛均一进门,就跟诸葛亮抱怨。
“亏得皇叔心思细腻,派人将我接走。”
此时的诸葛均,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诸葛亮让他看好隆中的农田。
而诸葛均心思不在隆中,哪有心情耕田。
于是私下写信给刘备。
刘备前脚刚派人将诸葛均接走。
诸葛均后脚就听说草庐被曹军兵马给包围了。
如果当时留在卧龙岗耕田。
现在肯定被抓了。
“愿随皇叔南下江夏。”
诸葛均不理旁边的诸葛亮。
铁了心要跟去夏口。
诸葛亮正要说话。
司马徽不知什么时候到来。
“老夫身边正缺一人说说话,甚好,甚好。”
“诸葛均,拜见水镜先生!”
当下,诸葛均跟着水镜离开了大殿。
只留下不知所措的童子。
诸葛亮长叹一声,道:“你也随他们去吧。”
童子大喜,连忙追上了诸葛均和水镜。
“主公,那夏侯惇败了一阵,回到许昌后,曹操必然引军南下报复。”
诸葛亮提醒刘备。
“那便依照人生轨迹所讲,再烧曹军一次?”
刘备问道。
诸葛亮点头,道:“再胜一场,便速速弃城,南下襄阳,联系魏延。”
“从而谋取那江陵物资!”
…………
夏口。
这里是江夏郡的治所城池。
靠近长江,水利条件十分丰富。
西门处。
在家眷队伍进城安置妥当后。
紧随而来的大量迁徙百姓,蜂拥进城。
有些来自新野,有些来自樊城。
刘琦是照单全收!
城头上。
刘琦向身边几人道谢。
“有劳诸位出手,否则夏口断然接收不下这些百姓。”
这几人是樊城、新野两地的地方豪强。
慷慨解囊,解决了迁徙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
“不敢,不敢,我等也是为阿斗公子效力而已,分内之事。”
几人连忙摆手。
刘琦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
夜里。
徐庶抵达城中。
太守府邸里。
刘琦问徐庶:“先生,这些豪强,怎么突然间变了性子,开始怜悯百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