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难道这世间真有死而复生一事?(求鲜花评价)
“不知王爷可相信在下所言?”
听闻此话。
朱棣心中一咕咚跳,其实即便朱平安不说,他也略微能够猜到一些东西。
自从父皇驾崩,他们一众兄弟前往京城奔丧,却无一例外,全都被人拦了下来。
那个时候,朱棣心中其实已经对京城中的那些人产生了怀疑。
他作为皇子,镇守北平,如今父皇驾崩,居然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到?
不让他们进京的目的又是什么?!
朱棣不用想都知道,恐怕不是不让他们进京,而是京城那些人,不敢让他们进京。
那些人担心各地藩王进京,造成祸乱,影响朱允炆登基!
可......
这些藩王都是你朱允炆的叔叔,我们又岂会害你?
纵使朱棣知道朱平安所言恐怕不假,但他却始终不愿相信,朱允炆真的对他们这些叔叔们下手。
朱棣自身的也承袭了朱元璋的性格,那就是对血脉亲情看的极为重。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不愿造反的原因之一。
压下心中各种思绪,朱棣怒道:“慌缪!”
“朱允炆乃我侄儿,又岂会迫害我们这些叔叔们?”
朱平安冷笑一声,他知道朱棣定然已经相信了他刚才所言,不然也不会如此气急败坏。
旋即,朱平安直接无视指在自己面前的长剑,在朱棣的疑惑的眼神重,他起身说道:
“孰是孰非,王爷心中自有决断。”
“在下近期就住在北平,若王爷想要杀我,随时可来取在下项上人头!”
“在下先行告退了!”
作揖过后,朱平安直接离去。
铛!
望着朱平安离去的身影,朱棣直接将手中长剑丢到地上,气冲冲的说道:
“这小子......怎么就连脾气都这么像大哥!”
他刚才所作的一切,其实一切都是试探朱平安罢了,若说真要杀朱平安。
就光凭朱平安那张脸,他就完全下不去手。
“若你真是大哥......那就好了!”
感慨一声后,朱棣似乎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突然大笑起来,
“假如你真是大哥,我倒很期待你让我造反后,朱允炆看到你会是什么样子.......哈哈哈哈。”
“罢了罢了。”
摇了摇头,朱棣将脑海中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抛开,脸色恢复严肃。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大厅说道:“和尚,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吧?”
话音落下。
一处屏风板后突然走出一名手持佛珠,身穿黑色袈裟,眼含煞气的和尚。
此人正是道衍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道:“老衲,全都听到了。”
姚广孝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解释道:
“王爷,老衲当年也只曾见过太子一面,如今这么多年过去,老衲又如何能清晰记得太子容貌。”
“当初老衲第一次接触朱平安时,虽也觉得其子样貌与太子相近,但却并未多想罢了。”
朱棣点了点头,倒也能够理解。
若非他曾经从小与太子朱标朝夕相处,恐怕再等几年过去,就连他也无法清晰记得太子的容貌。
更别说只见过太子朱标一次的姚广孝了。
想明白这点,朱棣继续问道:“可曾派人彻查过朱平安的身份?”
姚广孝道:“通过老衲派人调查的消息,朱平安乃是朱熹一族嫡子朱仪平的子嗣。”
朱熹一族?
朱棣心中一惊,朱熹那可是儒家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前元开始。
凡所科举内容,朱程理学都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且现如今,明朝多数学子,也是以朱程理学一派居多。
可见,朱程理学对于大明影响有多深远。
甚至,朱棣清晰记得,当年父皇登基称帝时,也曾想过为自己扯上一个朱熹后人的身份。
以此来彰显自己身份的正统性。
但奈何朱熹后人尚在,且有迹可循,便就不了了之。
“没想到朱平安居然是朱熹的后人。”
“那他为何会与我大哥长得一摸一样?”
朱棣不是没有想过朱平安是太子朱标的后代,但以他对朱标的了解,绝对不是那种四处留情之辈。
所以,这一种可能直接被他否决。
姚广孝似乎看出了朱棣心中所想,道:“王爷是否纳闷,世间为何有如此相像之人?”
朱棣点了点头,眼神中透漏着不解,“确实,已经不能说是像了,只能说是一摸一样。”
说到这里,他忽然瞥见姚广孝一副故弄玄虚的模样,朱棣哪里还不清楚怎么回事。
定是这和尚知道些什么,但却没说。
他不耐烦的说道:“老和尚,有话就赶紧一次性说完!”
姚广孝也不墨迹,直接说道:“这朱平安,虽说是朱熹一族的后人,但在朱熹一族的族谱上,却并无此人。”
“甚至,老衲还调查到,朱仪平虽是朱熹一族嫡子,但却终身未娶。”
“那也就是说,朱平安并非朱仪平子嗣!”
话音落下。
朱棣脑海中宛若一道惊雷炸响,他骤然起身,一把抓住姚广孝的肩膀,瞪大了双眸,呼吸急促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难道,朱平安真是我那死去的大哥朱标?
不应该啊,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哥为何还如此年轻?
当年可是本王曾亲自护送大哥下葬啊!
大哥又是如何活过来的?
大哥为何又完全一副不认识我的模样?
无数疑问在朱棣的脑海中不断浮现。
他死死的盯着姚广孝,希望能够得到答案。、
.........
.........
.........
(新人新书求鲜花评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