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朱棣的身体越来越差,宫里传出消息说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而直到今天,监国人选还未公布。
大家都在猜想。
是不是朱棣对太子有了看法,所以才拖着,在考虑别的继位人选。
汉王和赵王这会儿也是满心期待。
或许他们还是有希望的。
而今日早朝,有些不太一样。
有一个七年未步入朝堂的人,今天出现了。
“老四,你不在家歌舞升平,跑这儿来干什么?”
赵王朱高燧瞧了眼身边的燕王朱高焱。
有些奇怪。
七年了。
若不是今日见到他。
朱高燧恐怕都要忘记了有这个弟弟的存在。
不仅如此。
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同样也很惊诧。
除了一些老臣外。
好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年轻的燕王朱高焱。
“我哪儿知道。”
“大清早的,我都没睡醒,宫里就来人喊我上早朝。”
朱高焱本人表示也很郁闷。
“老四,可能老爷子想起你来了。毕竟明日他……”
大逆不道的话,朱高炽不敢说,“待会儿说些讨喜的话,别在关键时刻惹老爷子不开心。”
朱高炽好心的提醒。
“你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可别乱说了。七年了,可得长点记性。”
朱高煦也在一旁帮腔。
“嗯。”
朱高焱点点头,“我知道。”
要说朱高焱。
那可是个传奇人物。
七年前。
十五岁的朱高焱勇猛无敌,谋略韬晦连姚广孝都自叹不如。若不是有他,靖难能不能成功都还两说。
当时在所有人看来。
朱高焱一定是将来的太子人选,毕竟他的功劳太大了。
可在刚进入南京城的时候,朱高焱莫名其妙的从马上摔下来,然后整个人画风突变,跟以前完全是两个人。
太医说可能是摔坏了脑子。
别人不知道为什么。
朱高焱本身很清楚。
我特么是21世纪穿越过来的,能跟原主一样?
重新站在朝堂之上,大殿还如当初那般威严肃穆。
只是从南京搬到了北京。
朱高焱记得。
当年他就是这样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朱棣提出十大改革方略。
主张建议取消科举八股文,办新式学校,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其次改革官制,将土地收归国有。
取消海禁,加强与海外通商。
兴办工业
……
一桩桩,一件件。
在朱高焱的现代思维看来,那都是足以将大明推上历史的巅峰之举。
可这不但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反而招来满朝文武的反对。
甚至有人说朱高焱这是违反祖制,要将大明帝国推下灭亡的深渊。
朱棣一怒。
但念在曾经朱高焱立下过汗马功劳,只是将其禁足在燕王府。
后来在徐皇后的劝说下。
朱高焱好歹有了自由。
从那时起,朱高焱也明白了。
自己这个穿越者不一样,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也没有前身那般的文韬武略。想要凭一己之力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根本是做不到的。
不过也好。
好歹是个燕王,朱棣的亲儿子。
各方面的待遇也极为不错。
朱高焱就暗暗发誓,历史的车轮想往哪儿开就往哪儿开,他只想当一条大明最顶级的一条咸鱼。
于是乎。
朱高焱带偏了大明的娱乐风向。
后来在礼部的百般劝说之下,他才收敛了许多。
七年未曾再上过金殿。
今日莫名其妙的被喊来,朱高焱也不知道朱棣想要干什么。
“皇上驾到。”
“跪!”
众文武跪在地上,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身穿龙袍,两个太子扶着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百官,看样子身体是不太好。但他的目光有意无意的落在朱高焱的身上。
“平身。”
话落。
太监王忠拿出圣旨。
当场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欲静心休养……”
“……燕王朱高焱总理朝政,代行天子之权。”
“钦此!”
圣旨一下。
百十号人全都懵了。
什么情况?
让燕王监国?
是不是……搞错了?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着朱棣,又偷偷的看向朱高焱。
朱高炽他们三兄弟更是目瞪口呆。
他们认为,就算朱棣不让太子朱高炽监国,那怎么说也得落到汉王或者赵王头上。不论从哪个方面讲,也不可能让朱高焱监国啊。
这不是拿大明的国运开玩笑么!
就是朱高焱自己。
也感到匪夷所思。
监国!
代行天子之权。
也就是说,朱棣只要一直静养,他就是皇帝,整个大明都得听他的号令。
在这个节骨眼上,让朱高焱监国,是什么意思?
不该由太子来干这事么?
七年了。
朱高焱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幸福来得太过突然,还是另有深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文武再次叩拜。
“等一下。”
朱高焱站出来。
面对朱棣和众文武。
“父皇,儿臣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普天之下,敢这么跟朱棣说话的,绝对只有朱高焱一人。
朱棣面色沉稳。
“还不够清楚?”
朱棣反问。
谁也不知道朱棣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看样子好像对朱高焱寄予了厚望。
难道太子不行了?
一时间猜测颇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