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临渊行纪 20.冷岳

小说:临渊行纪  作者:白羽射西风  回目录  举报

风侯特使的住所内。

里面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战斗持续了大半日后才逐渐停止下来。

风茗扬结束后从衣服里找出一罐药品,倒出几粒红黄相间的药丸在掌心中,他直接吞入口中,也不就水就这样干咽下去。

······

“队长,我们为什么要来这种荒野山村呀?”

说话的是一个娇小可爱的少女,身高也就一米五左右,身材也像是还没发育开的萝莉,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被她称为队长的,则是站在赤红色蜥蜴上最前方的,穿着黑红色制式服装的男子,腰间挂着一个印有捕字样的令牌。

男子有着刀削斧凿般嶙峋的侧脸,三四十岁的样子,有着一种成熟男人的魅力,特别是配合着一头灰黑的中长发,给人一种饱经风霜的沧桑感,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接近探索。

“我欠风茗扬一个人情,而且,他说这里出现了鬼族的踪影,而且那个鬼族有五转级别实力诡异,不管是于情于理我都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幸娜,你也卡在二转很久了,如果这次能成功抓捕下这个鬼族族人,所获得的功勋就将足够你晋级了。”

幸娜听到队长这样说脸上泛起两圈红晕,稍微低下头,嗫嚅的对队长说着谢谢。

虽然低下了头,但是,她还是会忍不住偷偷的瞄一下队长,如果看到队长感觉到她的目光要转头看过来的时候,她便像受惊的小猫,立马扭头,装作在看附近的风景。

在赤红色的蜥蜴上除了他们两人还有一个看上去七八岁小男孩,看上去颇为机灵的样子,尤其是其两粒水灵灵的大眼显得颇为的炯炯有神。

虽然他年纪还小,但是,知道的多,知道幸娜姐喜欢冷岳叔,所以,经常也会想方设法去助攻,但可惜的是,没有一次成功。

不过,他并不气馁,坚持是他区别于同龄人的重要品质。

赤红色的蜥蜴爬行速度飞快,在青云山上的密林中爬行的过程,它可以很轻松的躲过一个个障碍物,保持着极快的速度移动中。

不一会,在冷岳身前飞舞带路的青鸟停了下来。

“诸位是何人?三族族长有令这里禁止闲人靠近!”

负责守卫在这里的护卫还是很有眼力劲的,知道来人并不简单,毕竟一般人也骑不了这只赤红色大蜥蜴。

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要不然绝对会被东方司空族长把皮都剥了。

冷岳取下腰间的令牌,展示给那群守卫看并说道:“神捕堂,冷岳。”

在场守卫们听见冷岳的话语急忙躬身行礼。

“神捕大人恕罪,小人们有眼不识泰山,惊扰了大人!”

“无妨,带我去现场看看。”

冷岳没有在意前面发生的事,行动起来雷厉风行。

为首的守卫示意旁边的一个护卫去通知族长,自己则带着冷岳三人去中毒的现场。

前行的过程中,冷岳留意到四周残留着混乱的灵力波动,有着爆裂的感觉和阴冷的感觉混合。

看到现场并没有被人为移动后,冷岳满意的点了点头。

冷岳蹲下身子,只见他的双手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漆黑如墨,他双手在尸体身上检查着。

在他检查的过程中,三大家族的族长已经听到护卫的禀报,带着各族的长老高层等匆匆赶了过来。

林渊也混在人群里,不只是他,林北辰和东方长凡等人也有来,对于名传天下的神捕,几人都特别的仰慕。

“神捕大人到来,令我吗青云山上下蓬荜生辉,在下有失远迎,还望神捕大人见谅!

东方司空这老狐狸隔着老远就早早出声恭维起了冷岳神捕。

冷岳站了起来,点头对来的众人示意了下。

东方司空也看到了神捕旁边的少女和小孩,但是,看神捕没有想要介绍的样子,他也不敢多嘴询问。

林渊看着冷岳,脑海中想起世人对他的描述。

神捕冷岳,神捕堂六大神捕之中排名第三,外号铁手神捕,据说是没有他破不了的案,没有他抓捕不到的犯人。

神捕堂在蛊师届名头响亮,像是林渊前世的特警部门,神捕堂中人人身怀绝技,功力高深。其中,只有五转中的佼佼者才有知资格冠名神捕的称号,神捕这个称号不仅仅是对他破案抓捕能力的赞扬,更是一种实力上的证明。

遍布五洲的神捕堂如今也只有六个神捕。

冷岳看着东方司空,皱眉问到:“风茗扬去哪了?怎么还没有来?”

东方司空对于冷岳的问话早有准备,当即答到:“特使大人早先与那个鬼族鏖战了一番,现在正在休息恢复灵力,我已排人守候在特使大人的屋外。只等特使大人一结束便立马汇报他您的到来。”

冷岳对于风茗扬这个人也颇有了解,听到东方司空的话语不置可否的轻点了两下头。

看到冷岳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加追问,东方司空心中也松了口气,毕竟好不容易才傍上了风侯特使这个大腿,千万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让风茗扬对其不满。

东方司空没有说谎的是,他确实派了一个下人守在风茗扬的门外,不过,不是等他打坐结束,而是等他“坐打”完毕后再进去通知,免得惊扰了风茗扬的雄风。

不过,惨的是那个派去通知的下人,此刻他正守在风茗扬屋外。

屋内的战斗声通过房门传到了下人的耳朵里。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临渊行纪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