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我!开局翻了文姬绿头牌! 第九章 谋士戏志才,布局天下。(新书求鲜花评价票)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荀文若南下必去颍川,怎么会没人?”

东郡,濮阳。

曹操手拍案牍上勃然大怒。

殿下曹仁、曹洪兄弟默不出声,静候训责。

“荀氏一门在别处并无根基,也没有与其他诸侯联系。”

“荀彧除了南下返回颍川,还能去哪?”

“这么多人去迎接荀彧,反而落了个空。”

曹仁无奈的说道。

“主公,我们从袁绍那边打听过了,荀文若的确南下了。”

“但是并没有去颍川,他到了延津之后,转身被一批商贩向西带走了。”

曹操听到此处才冷静下来。

“向西?去洛阳那草不生根的地方干嘛?”

曹洪试探的说道。

“有可能是前去投靠董卓。”

“董卓虽然退守长安,但麾下西凉兵数十万,手握天子,仍是当今第一大诸侯啊。”

曹操冷冷一笑。

“投靠董卓?看看西迁路上惨死的那些朝臣,哪个没眼力劲儿的还敢去投靠董卓?”

“若荀彧真是去投靠董卓,那倒是我曹操高看他了。”

曹仁曹洪兄弟也讪讪一笑。

他们自然是不懂得谋士的作用。

但曹操明白,在乱世中,若是没有一位出色的谋士出谋划策,就等于自取灭亡。

袁绍门下谋士挤破了天,互相内卷都有余。

但他曹操没有这个出身,现如今虽然是东郡太守,门下却只有曹氏二将,夏侯兄弟,加上一个好友鲍信而已。

这一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曹操之后就会面临青州军袭击,以及东征陶谦,南抗袁术,还有个老六吕布准备偷家。

正是有了荀彧的支持,曹操才如鱼得水,顺利度过种种难关。

若是在这个关键节点劫胡了荀彧,等于断了曹操一臂!

……

正待曹操思索之时。

济北相鲍信忽然闯入殿中。

“孟德啊,大事不好了。”

“前日,一支匈奴残军忽然从陈留过境,杀入东郡。烧杀抢掠,现在已经逼近濮阳。”

众将听完此话,顿时愕然大惊。

“匈奴军队?哪来的匈奴军!”曹洪拔刀而起,这就要出去火拼。

“子廉!等等……”

鲍信一把拉住曹洪,继续说道。

“这支匈奴军队早就被打的士气溃散,难以威胁到我军。”

“最关键的是,我部得到了一个紧急消息。一支军队从孟津渡河南下占领了洛阳还击败了于夫罗的大军!”

“洛阳?”

曹操愕然一阵。

忽然想到,曹仁说荀彧来到延津后调转车头,被一帮商人带走的事情。

“洛阳如今已是一座空城,又无险阻可防守。”

“谁会在这个时候去自寻死路。”

“不对……能长途跋涉后击败匈奴骑兵,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应该不差。”

“而且,荀彧都选择了去洛阳,那么洛阳这个地方肯定有古怪!”

曹操继续追问道。

“可打听到,来者是什么旗号?”

鲍信望向众将,面色凝重。

“大旗上一个刘字。”

“军队,号为镇北军……”

镇北军?

噗通。

听完此话,曹操重重的坐在席子上。

懊恼的挠了挠头。

“看来,这天下形势又要大变了……”

……

洛阳镇北府。

刘云在荀彧上任后,很快就利用颍川荀氏的人脉组建了一批高效的行政班子。

不得不说,荀氏一门大才不少,小才也比比皆是。

荀彧这一来,就直接给洛阳带来了大量县令一级的基层官员。

除了洛阳本城之外,周围的成皋、荥阳、京县、中牟都得到了有效开发。

镇北府所控制的疆域范围也大大增加。

加上老将朱儁的严加把关,河南尹内的盗贼迅速减少。

民声也陆续发展起来。

短短几天,逃亡三辅、荆州的百姓就回归了数万人之多。

人口增多,便意味着要清点户籍,分派田亩,厘清赋税。

这些光靠荀彧一个人是应付不来的,一个帝国的发展壮大,少不了人才。

尤其是在废墟上重建,就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

望见荀彧主政饶有成效,赵云也不禁赞叹。

“主公的眼光果然不错,军师真是大才。”

刘云深知荀彧的能耐和人品,自然将政务放心的交过去。

“镇北府要做的是经天纬地的大事,随着疆域越来越大,我不可能事必躬亲。”

“文若一心向汉,这样的人正如我之子房。一旦我们远征在外,有他守护洛阳,我很放心。”

赵云听着刘云的弦外之音,大概也猜到了一场恶战就要来临。

“东临袁绍、曹操,南临袁术、孙坚、刘表,西面是董卓的西凉兵。我们只有立足于战,方能在这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赵云握紧钢枪,蓄势待发。

“无论何时,赵云定与主公同在。”

刘云点了点头,道了一声。

“走,我去文若那里交代几句,便要着手准备西征了。”

……

镇北府,荀彧自就职军师之日起,便兢兢业业,忙于公事。

连身旁的病弱损友也不禁揶揄他起来。

“文若啊,文若。你这两天是把过去的一年没干的活都给干了啊。”

“在冀州的时候可不见你这么勤快。”

荀彧放下案牍,小歇了片刻。

“戏兄,你有那么闲的功夫,还不如来帮我处理这些政务。”

“你看看,这中牟县的陈公台,呈上来的文书,足足一箩筐啊。”

病弱青年只是瞥了一眼,便自觉无趣的甩了甩手。

“这个陈宫有点本事,就是做事太循规蹈矩,乃是一方州牧之才。”

荀彧浅笑道。

“那你戏志才,又是什么大才呢?”

青年仰躺在席子上,目向房顶。

“我戏志才,乃是略不世出的谋主。区区几县政务,我才不屑处理呢。”

“我要定,定的就是天下大计。”

未几,门外传来一声掌声。

“好一个天下大计。”

荀彧等人循声望去,连忙起身相迎。

“主公!”

刘云摇了摇头,示意府内人员按部就班。

其实他早就来了,只是在门外听两人说话没有进来而已。

没有想到的是,荀彧不仅自己来了洛阳,身旁那位病弱青年还是大名鼎鼎的谋士戏志才。

那中牟县令,居然还是陈宫?

……

新书求鲜花评价票啊!第九更了!月票打赏有木有,评论区也是空空荡荡,跪求读者大大支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我!开局翻了文姬绿头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