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曹操派夏侯惇征讨刘备,竟被这厮用诈败设伏之计,在博望坡放了一把火,把曹军烧得鬼哭狼嚎,大败而逃。
因而,曹操虽说基本统一了北方,但各地割据势力还是相当强的。
这些势力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愈发强大,表面上对曹操执掌的中央朝廷表示臣服。
实际上却是阳奉阴违,想要永久割据。
曹操志在消灭他们,一统天下。
当此严峻之时,近来却又有两件事,令曹操伤痛和纠结。
一件是军师祭酒郭嘉从北征乌桓归来时病亡,使得曹操如丧考妣,心情极差。
一件也是由于郭嘉的病故,使得曹操缺少了指明灯,对接下来的斗争形势颇为纠结迷惑。
郭嘉在时,曹操可谓凯歌高唱捷报频传,成功统一了中原。
郭嘉死后,曹操日后的军事成就也显得乏善可陈了。
郭嘉之死,对于看重功业的曹操来说,真是比死了亲儿子还要难受。
如今郭嘉不在了,曹操对于一切,忽然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先是已经定好的南征荆州之事又起波澜。
虽说郭嘉生前建议先征荆州刘表,曹操也表示同意。
但自郭嘉死后,许多谋士又提出了另一种打法。
他们认为,官军应先行西征,去打马腾韩遂。
待灭了马韩,又趁势拿下汉中和巴蜀。
最后从蜀地顺流而下取荆扬,中原同时出兵南方,以收两面夹击之效。
这些谋士又进一步分析,而且听来颇有道理:
马腾韩遂不过胸无点墨却妄图割据的两个草寇,很容易对付。
消灭盘踞关中的马腾韩遂后,由此不但可夺得王气汇聚的关中和巴蜀。
还将据有长江上游,获得对付位处长江中游刘表的地理优势。
而刘表,虽然坐拥荆襄万里,长期坐观成败,无进取中原之举,看似无能。
但却能在强敌环伺之中,久立不倒二十年,这说明他确实有本事。
这从他以前单骑入荆州,平衡荆襄世族派系,抗杀孙坚,收黄祖张绣刘备做挡箭牌。
并使荆襄富庶安定二十年,人口增至数百万,练出甲兵十余万,就可以看出来。
就连江东虎孙权也拿他没法子。
所以,刘表其实是个很不好对付的角色。
更何况荆州人才济济,而且拥有强大水军,绝非短时间能够拿下。
因而南征刘表之战,必定旷日持久,说不定还会两败俱伤。
就算费尽力气拿下荆州,也还得时时面对江东虎的觊觎。
等到那时,己方师老兵疲,江东虎却是以逸待劳,岂不是羊入虎口,为他人做嫁衣裳?
因而曹操现在的目标,索性不如先西征关中和巴蜀,据有长江上游。
同时训练水军,再寻隙从蜀中和南阳两面出击,夹击荆襄。
这也叫做先易后难。
曹操听了这些看似极有道理的分析之后,一时之间,真的犯难了。
还好就在曹操犯难,到底是先西征关中还是先南下荆州之时,孙权做了神助攻,帮他定了选择。
就在这一年,原属刘表集团黄祖部下的甘宁,因被排挤不受重用,于是投奔孙权。
甘宁知道荆州内幕,极力对孙权鼓吹荆州的重要性,并劝他立即讨伐荆州东大门的看门狗黄祖。
孙权与黄祖本就有杀父之仇,此前已经两征黄祖,再加上也意识到荆州的重要,于是欣然同意。
这年三月,孙权大起三军,三征黄祖。
不同于前两次征黄祖,这一次,孙权是举倾国之兵而出。
黄祖向来忌惮江东,也已备战数年,因而战事进行得极为激烈。
曹操和谋士们,在得到孙权举倾国之兵,攻打荆州东大门江夏郡的情报后,再也坐不住了。
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
荆州位于天下之中,是进出东西南北各处的政军枢纽之地。
更何况荆州幅员万里,山川险阻,经济富庶,人口众多,也是王者争霸天下的资本。
所以,荆州,王者之地也!
万万不容有失!
曹操深恐孙权先下手夺走荆州,彻底定下了先南征刘表的决心,并加紧进行了南征准备。
就这样,赤壁之战的帷幕,即将拉开!
但下定南下的决心,只不过才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曹操和谋士们都预估到,大军一旦南下,战事必将旷日持久了。
曹操认为,南征荆州,关键是要扫灭刘表的水军。
但这,却是极大的难题。
荆州水军建军多年,习于水战,经验丰富。
而这,正是自己北方军队的最大短板。
若是刘表统帅水军负隅顽抗,与己军主力形成对峙,那就麻烦了。
因为己方的敌人并不只刘表一个,还有刘备和孙权啊。
而且这些敌人,恐怕会一个比一个难对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