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
秦王府中。
朱樉看着挂在面前的巨大纸张。
嘴角大幅度的朝上扬起。
诸葛亮在听完他的诉说后,只是摸索了一个晚上,就把列表给弄出来了!
而这张列表上,在一个个表格中清晰的罗列出了各项商品的价格。
同时,西安各种商品。
最近十年的价格变迁。
也通过一道道抛物线形像的描述了出来。
“奢侈品的价格,在大明开国的时候暴涨了一下,就几乎没什么变化了。”
“而粮价的波动,则是一路走低,遇到哪里闹灾了,还会爆涨。”
朱樉暗道自己判断的没错。
有时候物品的价格没有任何变化,并不见得是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需要这东西的人少。
这些奢侈品,除了一小撮人外无人问津。
而粮食则不同了。
波动如此剧烈起伏。
则意味着需求的人有很多!
“孔明,西安城里的那些粮商是怎么个情况?”
朱樉突然问道。
“主公,大明朝有个规定,商人不能穿华服,不能吃美食。”
“但却没有在这些商人身上征收重税,所以这些粮商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这些年一个个都积累了不小的财富!”
“而整个西安城里最富庶的粮商,乃云,陈,李,催四家!每一个都家财万贯!”
诸葛亮不卑不亢的说道。
闻言,朱樉不由得扯了下嘴角。
他那老爹,朱元璋对于这些商人貌似是有很深的恨意。
严格限制这些商人享受。
却又不知是怎么想的,又不在这些商人身上征重税。
这样畸形的政策导致明朝后期。
富商遍地都是。
朝廷却是历朝历代最穷的!
在朱樉看来,这种政策就是大明亡国的最主要原因!
但现在让他去改变朱元璋制定的国策,根本不现实。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西安城里的那些粮商!
“这些粮商是怎么收缴百姓粮食的?”
商人自然是不种地的。
在朱元璋的洪武朝,这帮粮商也不可能玩兼并土地那一套。
朱樉能猜到这些商人肯定是有其稳定获粮的渠道。
“主公,西安城里的这四个家族,从祖上一辈,就已经在西安城中经营了,这么多年下来,人脉极广,西安城周边各县各村的百姓也都认他们,官府里的那些下级官吏,也有许多也跟四个家族有联系。”
“而且西安城里的百姓也需要粮食度日!”
“于是每一年,四个家族都会获得官府的许可,从城外大批购粮,或者是转卖当地官府收缴的税粮!”
诸葛孔明详细的介绍道。
朱樉让他去打听消息。
他自然是要打听清楚的。
“呵,果然还是要官府在背后撑着。”
朱樉稍稍点头。
他随即朝着诸葛亮问道:“去城外打听消息的人回来没有,查出产粮最多的县乡了吗?”
“全都回来了,西安城周边各县乡,乃至于整个关中地带,都在为西安城和边关提供粮草,可以说是以一地之力供养一城一关。”
“而其中产粮最多的一共有20处地方,这二十几个地方每亩地的产量差不多在一百斤左右!”
诸葛亮立刻就说道。
“那发请帖给这20个地方的村长和县令,就说本王请他们来王府,有事情跟他们商议!”
“诺!”
“还有,春耕在即,孔明,那五十亩地所种的粮食关系重大,可别出什么岔子。”
“诺!!”
诸葛孔明迅速下去办事了。
朱樉则又观察了一会儿列表。
就让下人抬来了一根摇摇椅。
并心情很惬意的躺在了上面。
顺便还让人送来一壶上好的铁观音。
附带一些水果点心。
有了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后。
朱樉很多时候只要定下大致的方向,让诸葛孔明去办就好了。
为人主公者,要懂得放权。
尤其是有诸葛亮这样放心的大臣。
朱樉是能堂而皇之偷懒的。
.........................
应天府。
大明皇宫中。
奉先殿内。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着手里的奏折。
好一会儿后。
才难以置信地朝着身边的朱标道:“这列表真是秦王所创?!”
“父皇,亲军都尉上传的消息,这列表乃是二弟身边家臣诸葛亮所著,不过二弟也曾出言指点过!这份列表之所以能做出来,二弟也是有参与的!”
朱标双眼发光,随即道:“父皇,此物儿臣已让六部的官吏们看过,大臣们一致认为以此列表能够轻易的统计全国各项数据,很多公务,也不需要一份奏折一份奏折的上了。”
“一张列表足矣!”
“这将大大增加朝廷处理公务的效率!!”
闻言,朱元璋也用力点头。
便心情很复杂的道:“诸葛亮,竟然叫这名字,看来此人颇有些自负,也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秦王这是捡到宝了呀!!”
元朝时期,汉人是没有名字的。
只有姓氏,然后用数字来代替名字。
比如说朱元璋,曾经就叫朱重八,也就是朱八八。
朱元璋只认为诸葛亮这是给自己改的名字。
而敢叫自己诸葛亮,肯定是一个有些自负的人。
但就这列表而言。
朱元璋觉得这诸葛亮也有资格自负!
而朱元璋虽然听说朱樉指点过诸葛亮。
但他可不认为这指点能起关键作用。
毕竟,朱樉的学识在诸皇子中本就是最差的。
在朱元璋看来,朱樉是没有创出表格这般才能的!
“秦王为何对西安城的物价突然这么感兴趣了?”
“而且还弄出了西安城这些年来的物价变化,他这是要干什么?”
朱元璋又有些疑惑了起来。
“父皇如果真的疑惑,不如发奏折去询问一番?”
“不必了。”
朱元璋摇了摇头。
随即道:“秦王既然都已经就藩了,只要他不做什么出格的事,咱都能容得了他。”
“不过咱听说,这秦王最近好像没有下地了?而且秦王府也没有购买足够的种粮?这是真的吗?”
“...父皇,二弟将王府中的诸事都交给了那诸葛亮,确实没有再下过地,王府如今也只播种了50亩的地而已,也确实没再买过其他粮食。”
“哼!”
朱元璋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早就认为,朱樉是坚持不下去的。
现在看来,他判断的一点没错!
朱樉这么一个细皮嫩肉的王爷。
哪里是能干的了农活,吃得了苦的!
拆了王府做耕地。
不过是心血来潮罢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