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海,只叹江湖几人行。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多得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地追求。求得了这个,丢失了那个,心中满是愤懑,求不得、舍不得,懊恼不堪,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其实,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坎;生命中诸多的痛苦,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当你放下心中不必要的攀比与欲望,让自己的身心都慢下来,细细地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以前的那个自己,快乐,而不缺乏梦想。
慢了,才能保持生机
《道德经》中说,不知常,妄作凶。人不能妄动妄作。世上许多人钻营忙碌了一辈子,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搞不清楚。
《道德经》又言:“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生生不息,而是建立在心静基础上的外在运动。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
“徐生”的涵义,也可说是生生不息的长生妙用,它是慢慢地用。这个观念很重要。等于能源一样,慢慢地用,俭省地用,虽说能源充满宇宙,永远存在,若是不加节制,乱用一通,那只是自我糟蹋而已。
“动之徐生”,也是我们作人做事的法则。道家要人做一切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
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社会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天天分秒必争,忙忙碌碌,事事穷紧张,不知是为了什么,在拼命玩命。这与“动之徐生”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为人态度从容,可以怡然自得,和谐处众,以智化怨;做事不暴不躁,可以不乱不浊,冷静就难,淡定受喜。这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尤为需要。
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道德经》有云:“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曼(慢)成”。不论游戏,还是人生,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据说曾国藩少年时乘夜读书,恰有一小偷在梁上,想等着曾国藩睡了偷窃。想不到,一篇文章反反复复的诵读,曾国藩就是背不下来。最终,小偷一怒之下跳下房梁,将这篇文章给曾国藩背了一遍,并且扬言:你这脑子,就不要读书了!
可见曾国藩资质之平庸,但正因为他自知自己非聪明人,所以读书做事不求捷径,用最扎实的方法慢慢来!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他自知没有智力优势,因此比别人更虚心;他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更强;他做事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因此不留死角。
所以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但是一旦开窍,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这样才有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起伏蹉跌,实属罕见。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往往不愿意下苦工,做事总想找捷径,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松松垮垮,结果平庸一生!有些方法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它扎扎实实、不留遗弊!慢是一种境界,慢的不得不快!
而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想做老板,没有人静下心来好好做事了;都认为“站在风口上猪都能上天”,没有人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能力了;都认为机会来了,所有人都想一夜暴富,没有人想到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
所有的成长都不是一天两天,三年树一品,十年磨一剑,要想成为一棵大树首要的条件是时间的积累!
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孔子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说话做事,该慢下来的事情,就必须慢下来,扎扎实实地做好。而养心与求知,恰恰是人生种种修行里,最急不得的事情。心如若随着权与利跳来跳去,不过徒然心烦而已。
孔子一日曾与几位侍坐的弟子闲谈,让他们谈谈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话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套。可子路万万没想到,他这一通情感流露,却让孔子转身就赏了他一声冷笑。孔子事后也解释了冷笑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不是说你讲得不好,而是你这沉不住气的劲儿,太不像样。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须机敏麻利,雷厉风行。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成了坏话。试想,即便子路说破大天,师尊话音未落就抢将上来,任谁见了,不会先皱皱眉头,怪他失礼?
大涵养的积淀,远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论心智的历练,还是知识的学习,都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唯心神宁定,厚积薄发,才是收获大涵养,大格局的正途。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了。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不如,让我们试着从当下开始,慢下来。慢不等于懒惰,慢不等于停滞不前,慢是对生活中风景的驻足,是凡事包容,是不挣扎,不狰狞,不恐慌。
稳而思进、慢而有为,才是慢生活的真谛。
只有慢下来,我们才会有时间去思考;静下来,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真谛。在纷繁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心渐渐遗失了对美好的想象。但事实上,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妙哉妙哉,这遍文章写的好,写的好。”
萧敬腾看着文章连连称赞。
村庄最北边,有个人工湖,湖中间有个房子,靠小船过往,在等船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一遍刚写好的文章,萧敬腾看着连连称赞。
“这是我大哥写的,你最好放回去,我大哥不喜欢人碰他东西。”
一个女孩划着船靠了岸,看到萧敬腾手里的纸章笑着说道。
“小英,大哥呢?”
“跟二哥在前面挖雪花藕呢!”
“好,带我们过去,给你买了好吃的。”
萧敬腾把手稿放回原处,上了船。
“表哥,他们是您朋友?”
“不是,是来找大哥的,不认识路,刚巧碰到了就带他们过来了。”
林英拿眼一打问:
“我大哥从没出过家门,他昨晚观星一算,说今天成王萧敬腾和黄飞虎大将军回来拜访,起初我还不信。你们是成王和大将军吧?”
萧敬腾心里一惊,和黄飞虎对视了一眼,说道:
“林姑娘,在下黄飞虎,这位是成王萧敬腾。”
“我一猜就是。”
说话间船已经靠岸,林英拿着鸡鸭鱼肉去了厨房。范缜领着众人来到后院,远远的就看到有人在湖里採莲藕。还没等范缜说话,萧敬腾已经开始宽衣解带,穿着内衣跳下湖中。范缜刚要脱衣服下去,害怕成王有失,黄飞虎一把拉住了他,陪着笑说:
“没事,别紧张。”
黄飞虎明白萧敬腾的意思,求大贤者必须放下身份,拿出诚意。
在大渝国当奴隶的二十年,练就了一身水性,不一会抱着一堆莲藕浮出水面。
范缜看看黄飞虎点点头。
林解也满意的点点头表示肯定。接下来三人比赛下水採莲藕,都没说话,只是眼神交流……
“吃饭了!”
林英走过来喊道。
三人把採的莲藕推到湖边,范缜还没等黄飞虎反应过来,抢先把搬上岸。
“成王殿下,先到我表哥房间洗漱一下,换间干净的衣物吧,小心着凉。”
范缜扶着萧敬腾上岸小心的说着。
萧敬腾点点头,范缜领着他往前走,黄飞虎跟着。完全没有理水里的林解兄弟俩,兄弟俩对视一眼一笑爬上岸。
萧敬腾穿好衣服,刚要出房门,看到书桌上一叠文稿,拿起来看看,一看就入了迷……
兄弟俩人把莲藕全部搬到院子里,用清水洗干净,大小粗细分好筐。
萧敬腾在黄飞虎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从卧房来到正厅。黄飞虎指着正厅旁边的侧厅,萧敬腾拿眼一打,瞬间脸色苍白,跌跌闯闯来到侧厅。墙上一幅一家三口画像,香案之上摆着先人的牌位【林殊之位】【范相思之位】
萧敬腾毕恭毕敬双膝跪地,行三拜九叩大礼。黄飞虎等人也纷纷下跪行礼,林英扶着一位受伤的老人走进来,老人颤颤巍巍点给每人三支点燃的香说道:
“客人们有心了。林铎有伤在身不行礼了,多谢了。”
“老人家,老太太是宫羽?”
黄飞虎小心的问道。
“这里是范家庄,范相思就是传说中的宫羽。那一年奶奶陪爷爷去北境平定内乱,奶奶带着重伤的爷爷回到范家庄,隐姓埋名,对外界说已经战死沙场了。为了拜祭祖先,我就在湖中安家,过着田园生活。
解儿出生的时候来了位道长,说要收他为徒,道长从解儿刚出生就住在后院十二年,教解儿文治武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道长临走的时候说解儿不属于这里,我就知道有这么一天。”
萧敬腾叩拜完站起来,才发现林铎头上绑着绷带,腿脚不利索,好奇问道:
“老人家这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怪我,前些天去城里卖莲藕,西门大官人要看上了我的莲藕,我一时财迷就找大官人要钱,惹怒了大官人就被打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