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马达的故事 (二)马达的童年

小说:马达的故事  作者:媛自然  回目录  举报

80年出生,马达,博山县城人,按照当地的说法是城区里的人。马家胡同在大街的最北头,是马达的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去世的早,爷爷在马达4岁的时候就去世的,奶奶在马达8岁时候去世的。从小马达是在姥爷姥姥家长大直到上学的时候才回到黄桑店。只要是一寒暑假,马达是立马回老家,因为老家的小朋友让马达有一种割舍不了的情感。

姥姥带大马达,从小并不是一味的惯,反而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管理,虽然八十年代还是住平房,但老家的小朋友可以玩的项目是马达一辈子都忘记不了的。项目有哪些?大概在当时都是差不多的游戏玩乐项目。去河里筐鱼虾,摸田螺,挖知了猴,玩弹弓打麻雀,逮蛐蛐斗蛐蛐等等,都当时的马达最神往的乐事。亦如许多电视剧里演到的。但在回忆中,打架确实是没有的,温暖的童年让马达时时回忆,以至于到了以后都是聊的话题,话题中都是暖暖的回忆。

姥姥姓苗,在那里平房中的小伙伴都是苗奶两个极简的称呼。如周围邻里有喊苗娘,有喊苗婶,有喊苗姨,姥姥总是带着浓浓的地方口语回复几个字“来连,吃聊了么,有空上家里坐坐,啥事来”脸上带着的总是笑意。在马达的心里,姥姥的待人接物总是那么的亲近友善,这也是马达自小养成了待人接物的友善来源。性格自然也是在姥爷姥姥的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

童年的记忆都是难的的财富,逝去的总归是不会再现。每每与人聊到童年的话题,有几件在朋友的心里也是暖暖的存在感。

与姥爷去遛鸟

姥爷在马达的心中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从吃饭到休息,从抽烟到武术。博山的退休老人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一件是便是遛画眉鸟。不管春夏秋冬,除非遇上大风、雨、雪等等不好的天气,从大集或好友处买来的鸟笼后,鸟笼中横着的杆子到吃食用的小器皿,无一不代表着用心。一早五点起床,洗漱,吃上一碗面条加一个鸡蛋(许多年马达的姥爷至去逝都是这样),用挑鸟的担子前面两个,后面两个,鸟笼外用深蓝色的面做的罩子罩着,姥爷讲究鸟笼与钩子间还配上一个博山的琉璃大大的珠子,有正红色的,有正蓝色的,有鸡油黄色,有透明的,每个鸟笼配的珠子不同,代表着鸟的地位与喜欢成度。带上马扎,烟必须要有的那时的烟还是手卷或抽烟袋,用军用的水壶绿的色正的那叫一个深,装上一壶从山上泉眼中打来的烧开的水,马达虽是睡的正香,姥爷一喊必定是活蹦乱跳的起来。

跟着来到溪边,此时的鸟友们都陆续到来,找到平日里挂自家鸟的小树,掀起鸟罩,聊天的聊天,做运动的做运动,有抽烟的你给我一根,我给你一根点上,那时用的都是火柴,有风都要手捂一下,烟点着,话题有了,一遛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有的在聊天的过程中,看季节的不同,时不时的反鸟放到浅一点的溪边,让鸟去洗个澡。画眉的叫声此起彼伏,谁家的鸟昨天喂的啥,前几天长啥病,鸟食是怎么做的,打没打个鸡蛋,鸡蛋用蛋清好还是蛋黄好还是一整个儿等等在马达的耳边说起来,虽年纪小记不起,但跟着的时间长了,也就能知道点,长点知识。最让马达神往的事是在遛鸟的过程中有的姥爷在吊丁当(一种虫类在地下),有山有水的地方偶尔也会发现,虽不常有但其他姥爷们看到马达跟着,乐呵呵的牵着手,一起蹲在地上,用类似猪鬃毛的小毛刷,探到地上有洞的小洞里,“有了!上来吧!”上勾后的快乐,无形中让马达有一种感觉,小时候的感觉说不出来,现在回念当时的情景就是一句打油诗:此生难得吊丁当,上来一只煮锅汤。喝上一口如神仙,小菜一碟配二两。

跟着姥爷去澡堂的事

马达的另一怀念必是大众澡堂,与姥爷在澡堂里洗的是火辣辣的回忆。八十年代的大众澡堂没有现代的搓澡巾,都是用毛巾。池子就一个,要赶早去。为什么?早去池子里的水清亮,水好,人也不多,清净。晚了池子里的水浑的跟煮饺子的面汤水似的,里面必须要有老灰时不时的上下翻滚着。这是洗过厂里浴池都知道的。姥爷一周两次,早上9点多就牵着马达的小手等在门口,点上一根没有过滤嘴的烟,最多等10分钟门一开,打里面出来的师傅一看笑着说:“苗爷来了,又领着大外甥洗洗。这大外甥长的精神,每回让你给洗的跟小苹果似的,白里透红。”

“哈,哈,喊舅了么小达,你又不是不认识。”

“舅舅好。”

“好,行了,苗爷你先进去吧,池里的水清亮着呢,一会儿你那老哥几个也差不多就过来。”

“好,好。”

洗池子,都是要在池子里泡个半拉小时先泡软乎了,好搓灰。泡的皮肤红彤彤的,在池子边儿上一爬,毛巾在手上缠几圈,开搓。从头到脚火辣辣的痛并快乐着。时不时用池子里的热水一浇没拿脸盆的就用两手一锪,那感觉马达忘不了。洗头洗身上用的都是肥皂,跟着姥爷就是一通打肥皂,从头到脚的一身白色泡沫,那时澡堂里都让带脸盆,用盆来小盆份的池里的热水,确实那又是舒爽之极。和现在的所谓的洗浴中心,不可同日而语吧。马达回想起来都一直说一个词:“干拉!”(身上水都没有了,用毛巾干搓的意思)。这也是到店里喝茶聊天品酒时的又一兴奋话题。

跟着姥姥走亲戚吃“北京面条”的事

马达有一健壮的身体离不开姥姥对他的锻炼,那个时候走亲戚都是下步走,姥姥有一双特能走路的大脚,这也让马达从小对走路有了难以忘记的事。姥姥是家庭妇女没有工作也不识文断字,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已是天大事,但姥姥待人接物的礼节是深深刻在心里的。因为是家庭妇女不挣钱,姥姥对于用钱那是非常节省的。去看一位姨姥姥那时是有公交车的,票价马达记忆里应该是几分钱,但为了省下几分钱,就要走着去。姥姥是这么说的:“小达,一根冰棍一分钱,省的钱给你买冰棍吃。”

“真的啊?!姥姥,好来”

再八几年,一毛钱能买十根就棍呢,这是一件非常诱人的事。

要走四十多分钟的路,这是去,还在姨姥姥家里还有时不吃饭再走回来,不算在家里聊天谈事情的时间。回到家里,姥姥来不急煮饭做菜,用一种特别有名的面条让马达记住了一辈子的美食——“北京面条”。就是开水煮面,在碗底放上点味精,热水热面用筷子一拌,切一小盘淹咸菜丝,这在八十年代是马达吃过最香的饭菜。香到什么程度,只要去过店里熟悉了的朋友,每每说到美食,都会提到又一话题。还别说,有的朋友听完后还真就回家去试了试,只是当时饿坏了的马达吃到的与现在再吃所谓的“北京面条”心境不一样了,吃的味儿也不一样了。

童年的往事马达自己想来说个三天也说不完,因为理解的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了,童年的往事趣事也就默默的植在了心底。偶尔拿出来的一些小趣事只能是为了增加一些店里聊天的话题罢了。

但姥姥留给马达的一句话是他一辈子都这样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人就要实在点。别胡花六个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马达的故事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