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文娱:开局书写中华文明宇宙 30 娲皇故都

翌日。

一行人抵达了西华县中皇山遗址。

西华是娲皇故都,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最大的氏族部落所在地。

在西华县艾岗乡,有一个以远古时期女娲都城而命名的古老村庄——都城岗。

传说是一个最古老的都城,是人类原始祖母女娲建都之处。

传说中女娲冢和青龙山也在此处。

中皇山遗址距离西华县城西8公里,紧靠安罗高速。一条不太宽阔的乡间公路通向景区。

公路两边的银杏树在秋日的阳光照耀下幻化为金光大道,成了景区的第一道风景线。

明代周游《开辟演义》则云:伏羲氏崩,群臣推女娲氏即位,号为女皇,建都于中皇之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有关单位在此施工期间,就曾挖掘出汉代女娲碑、补天石和大量女娲城青砖、器皿、瓦片等文物。

但是这样人文历史悠久的古都却因为缺乏娱乐设施而鲜有人问津。

前来参观祭拜的一般都是本地人。

随着刘文鼎到此拍摄电影的消息传出。

中皇山再次以其深厚的华夏传统历史文化底蕴进入人们的视线。

中州衙门也忙不迭地不迭地开始宣传这座文明古都。

刘文鼎几乎把饼喂到他们面前了。

如果还把握不住,那就是渎职了。

“欢迎,欢迎啊,刘先生。”

一个老农形象的憨厚男子等候在车子前。

看见了刘文鼎之后,便快步上前打招呼。

“这位是心灯陶建,中皇山盘古女娲文化研究院院长。”

“女娲遗址修建的第一座庙叫中皇山盘古女娲庙,就是陶建院长修建的。”

“这次听说您来了,他说什么也要来感谢一下您。”

身旁跟着的西华县一把手笑眯眯地介绍道。

“我知道您,来之前我了解过资料,您这样的人很了不起啊。”

“我们汉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因为有您的人守护着,才不至于被埋没了。”

刘文鼎眼睛一亮,热情地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道。

“谢谢,谢谢。”

年过半百的陶建瞬间睁大了眼睛,两眼发红。

眼泪刹那间就流了出来。

千言万语只化作了‘谢谢’两个字。

“哎呀,老陶,你看你,哭什么嘛,还有这么多的记者和群众呢。”

一把手指了指周边围观的群众说道。

“我高兴,所有人都骂我蠢,还有人说我封建迷信,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我……我高兴啊。”

陶建泣不成声地说道。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看是荒诞的,而从神话的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人类文明之初对于宇宙形态及天地产生的朦胧认识,它又是真实的。”

“女娲补天的传说同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一样,但是从神话的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人类文明之初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践,表现了原始人类大无畏的奋斗精神。”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是远古神话,但是这一传说本身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在文明之初对于人类起源的幼稚认识,同时表现出浓厚的祖根情结。”

“我们这些后人应该从里面学习这种战胜自然灾害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践,所表现的是大无畏的奋斗精神。”

“怎么能简单的一句封建迷信,虚无缥缈就概括过去了。”

“所以说您做得很好啊。”

刘文鼎微微一笑,朗声说道。

“好,说的好。”

围观的人群也听到了这句话,爆发出了叫好声。

“刘先生您把话说到我心坎了,实在对不住,让大家见笑了,我带大家参观参观。”

陶建抹了一把眼泪。

伸手想拉着刘文鼎走,但旋即又尴尬地缩回了手。

“哈哈陶先生,那就辛苦您了。”

刘文鼎丝毫不在意,伸手搀扶着他。

女娲冢前,圆形墓冢上的芦苇随风摇曳,碑刻上清晰可见“托天老母之冢”几个大字。

“这些焚香台的砖都是汉砖,是在女娲坑里找寻到的。像这样的汉砖,我收藏的还有几十块,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它代表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和盘古女娲被人祭拜这个不可磨灭的事实。”

陶建声情并茂地介绍道。

距离女娲冢不远处竖着一块写着“青龙山”的石碑,不大的山丘周围郁郁葱葱长满翠竹。

“老辈人讲,在女娲娘娘的坟冢附近有一座青龙山,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巨龙卧在女娲娘娘脚下。”

“这里也是我修复的。”

陶建指着脚下的土地,颇有些自豪。

“您是有功的,我相信随着这里的故事被传颂,汉国人民都会来这里拜祭华夏始祖。”

刘文鼎肯定地说道。

“那些都无所谓,走,我带您看看这次给你们选的拍摄地。”

“那里女娲坑的遗址,跟您所要求的正好相符。”

“周边我都做好了修缮。”

陶建无所谓地摆摆手,指着一条通往后山的栈桥说道。

来到女娲坑的地方。

特效团队的老刘和辉叔都已经在这里做好了准备工作。

各种的拍摄设施都已经安装好了。

刘文鼎跟他们打了声招呼。

随后看了看周边的环境,满意的点点头。

“那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我们也可以过去看看。”

“黄河可是为我们的始祖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

陶建指着一个方向说道。

“哈哈,要的,那里也是我们的拍摄取景的地方。”

刘文鼎笑着说道。

“陶院长,您当初怎么会想到要修建这个地方的?”

站在刘文鼎身旁的杨梓好奇地问道。

“在梦里我见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我总是来到艾岗中皇山,有虔诚祭拜的场景,有修建大殿的场景。有的时候醒了,我都要恍惚一阵子,总觉得人这辈子不止挣钱这一件事要做。”

“可能修建中皇山盘古女娲庙,就是我那颗童年时在心里种下的信仰的种子,现开始生根发芽,并渐渐长大了。”

“这里又让我心安的地方,这一生,我都会和盘古女娲创世文化捆绑在一起。”

陶建眯起了双眼,好似陷入了回忆。

声音虽然低沉,但却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在这里,像陶建这样有着朴素而虔诚的信仰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崇尚盘古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他们敬仰女娲的善良、宽容,盘古女娲的创世故事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千百年来绵延不绝。”

“中皇山盘古女娲庙是一座庙,又不只是一座庙,还是家,是归宿。”

“在西华这片土地上,在许多许多人的心里,它亘古以来一直存在,并将一直存在。”

一旁的西华县一把手也感叹着说道。

“哈哈,也会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中皇山对盘古女娲顶礼膜拜的。”

“陶院长,您现在可以申请对这里进行更多的保护了,要不然我担心人流多了,您接待不过来。”

刘文鼎指着四周密密麻麻的群众说道。

“整,必须整,我要让世人都重新认识娲皇创世的伟大。”

陶建毫不犹豫犹豫地说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文娱:开局书写中华文明宇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