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这货先是使三大营精锐全部葬送,替敌人叫门!”
“后来,只为了能够重新当上皇帝,又残害了一手替他收拾残局的忠良!”
“而且还是从他自己亲手儿子手中,抢来的本就即将传下的皇位!”
“咱不杀他,难道还留着过年吗?!”
朱元璋原本以为,朱祁镇在之后的人生里会改过自新,回过头来做一些对大明有益的事。
可随着历史投影的播放,不但没有,反而只看到他变本加厉的自私和一错再错!
甚至那被他无比看重的于谦,也死于他手!
所以朱元璋实在已找不到放朱祁镇一马的理由。
只想将其杀之而后快!
李不浪见状却并不感到意外,只是暗自观察着在场将士们的表情。
而从他们的表情中也可以看出,他们无不都以为朱祁镇确实该死!
那么至此为止,朱元璋即使杀掉朱祁镇,对这条时间线的影响,至少也就不会是负面的了。
“确实,朱祁镇真要说为大明做了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他生了个好儿子,然后这个好儿子,又给他生了个更好的孙子。”
李不浪并未再直接阻止,朱元璋对朱祁镇的杀意。
因为这已不会对时间线,再造成可能会有的负面印象。
但若想造成更多的正面影响,朱祁镇却似乎仍不能杀之。
因为他的一生,除了因对陪他同在南宫被软禁数年钱皇后的愧疚,而废除了人殉这一惨绝人寰的制度。
还有就是他的儿子和孙子,实为大明的中兴之主!
尤其是他的孙子,更是堪称不可多得的明君!
但就是这两位中兴之主,却由于朱祁镇的不在,可以说都受了很多苦。
特别是宪宗皇帝朱见深,可以说人生的最大黑点之一,便是因此而来。
“生了个好儿子?您是说见深?”
“没错,正是明宪宗朱见深!”
“其开创了成化新风,成化犁庭更是险些改变历史的进程!”
“为其子孝宗皇帝朱佑樘的弘治中兴,也打下了基础!”
孝,又是一堪称顶级的美谥!
能得到这个谥号的君主,首先人品必定无可挑剔!
再加之李不浪说其是大明的中兴之主。
那么能力,自也就是毋庸置疑的了。
这对朱元璋和朱棣来说,无疑都是对后世久违了的好消息!
“可他现在已经把见深生下来了,所以咱杀了他,并无影响吧?”
土木堡之变时,明宪宗朱见深确实已经出生,而且已经两岁了。
所以朱元璋表示,既然如此,朱祁镇此生唯一的贡献便已做完了!
还是要杀他!
见状的李不浪不禁哑然失笑,您是有多想杀他呀?
但还是耐心的解释道:“明宪宗朱见深如今确实已经出生,而且他的作为和正统皇帝是否活着也并无关系。”
“因为在他两岁的时候,正统皇帝即被瓦剌俘获。”
“在后来的景泰八年时间里,正统皇帝也一直都被软禁在南宫。”
“所以在孝宗皇帝最重要的成长时光里,其父都并未尽到一名父亲应尽的责任。”
“那就是教导,和陪伴。”
“反而还因其父的过失,多受牵连,整个童年都可以说黯淡无光。”
听到这里,一直都跪在地上的朱祁镇,才终于面露愧疚之色。
因为对于朱见深,这个在他印象中不过两岁的亲手儿子。
他是有着感情的。
于是当历史投影中,李不浪口中所谓朱见深黯淡无光的童年呈现在他眼前时,他的眼神亦是复杂的。
......
画面中。
一名孤孤单单的幼童,正望着偌大而空旷的房子愣愣出神。
他本是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殿下。
可在年仅六岁,甚至都还没搞清楚太子之位意味着什么的年纪,他便失去了这样的尊崇。
取而代之的是权利中心无比现实的人情冷暖,十分生动而形象的向他袭来。
原本奉他为主的宫人们纷纷离去,只留下了一名叫万贞儿的宫女独自照顾着他。
人人都不再顾忌的,说他父亲是罪大恶极之人。
因为他已不会再成为皇帝,如今坐在皇位上的那他位叔叔,已经立了新的太子。
直到他重新登上了皇位,他也又重新成为了太子。
那些之前在说他父亲是罪人的人,又掉过头来说叔叔才是罪人。
至于他那自从有记忆起就只知其人而未见其面的父亲,说实话让他去依赖也早已为时晚矣。
如今真正能让他发自内心依赖之人,就只有那名叫做万贞儿的宫女了。
所以在他登上皇位之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不顾年龄的差距,他也要立万贞儿做他的皇后。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不再需要从别人口中听说他的父亲和叔叔到底谁是恶人。
而是有了自己的判断。
所以他登基后首先,便恢复了他叔叔被他爹除去的帝号。
并该其谥号“戾”,为代。
尽管他的叔叔,对他实在是算不上多么的好。
还有那位姓于的少保,也被他在第一时间内翻案。
重新肯定了他为大明保卫京师,所作出的贡献。
足可见,这位从小便在孤单和人情冷暖中长大的皇子,非但没有长成极端乖戾的性格,反而还是一名相当“懂事的孩子”。
与其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由于幼年经历让他对宫女万贞儿浓烈的依赖感,却是无论如何都抹之不去的。
以至于让万贞儿在成为万贵妃后,在宫中嚣张跋扈。
并由于一直没能为朱见深生下一儿半女,接连毒害由其他嫔妃所诞下的朱家血脉!
就连在宫中被偷偷生下,并在朱见深苦于自己没有继承人中适时出现,好不容易才活到了六岁的新太子朱佑樘,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也险些被她害死!
所幸被周太后及时接到自己宫中亲自抚养,才幸免于难。
可朱佑樘的生母,却还是离奇的死亡了。
所以在朱祁镇导致的连锁反应下,明宪宗明孝宗这两代大明的中兴之主。
童年都可以说过得极为黯淡。
丝毫没有体会到寻常人家孩子都能体会到的亲情不说,还要面对周围极大的恶意。
所以不管是出于对自己这两位无辜子孙的弥补也好,还是希望他们在更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从而让他们能够在事业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罢。
看到这里后的朱元璋,才算是真正放下了那指向朱祁镇的手中之刀。
“罢了...罢了...就留着你的狗命,至少给咱给两位好子孙当好你的父亲和爷爷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