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传送门处,泛起空间涟漪。
从中走出一名“奇装异服”,与时代完全不符的年轻人。
面对这突生的异象,朱元璋和朱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竟是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护驾!有刺客!”
而反应过来后,太子朱标当然是大声的招呼人手。
一边下意识的从书案后窜出,慌慌张张的护在了朱元璋与李不浪中间。
尽管模样略显笨拙,但双眼中却透露着一丝坚定。
那就是若眼前之人率先出手,便即使拼掉这条性命,也绝不会让其伤害自己的父皇分毫!
只不过他忘了,他老子可是从一名亲兵做起,在战场上夺下了整个天下之人!
即使如今已年逾五十,却也不是能被一名毛头小子吓住的。
只见就在朱标挺身相护的几乎同时,朱元璋也已起身拔出了悬于墙上的御剑。
反而将朱标拉到了身后,并挺剑向着李不浪怒目喝道:“何方妖孽?竟敢闯咱大明的宫闱?!”
随即,宫殿木门被大力推开的声响传来。
伴随着一众甲士急促的脚步声。
转眼间,便已将李不浪团团围住,刀兵加身!
只要李不浪敢有丝毫乱动,或皇帝一声令下。
即血溅当场!
但好在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并未惊慌失措的直接下令。
因为他已看清了来者的模样,发现慌的其实是对方才对。
李不浪则表示,还从来没有被刀架在脖子上过。
连忙对团团围住他的护卫说道:
“小心小心,我不是刺客...”
......
“你当真是来自未来之人?”
而在李不浪说清楚了自己的来历,并为确保他并无可以伤人的妖法,而被用绳索控制住后。
朱元璋和朱标,则显然都对他所言相当的感兴趣。
“我乃是生活在,距您数百年后的相同国度之人。”
“来这里目的,则是为了弥补历史的遗憾。”
李不浪有些惊魂未定的说着。
但这却是他最优选择了。
直接向目标人物,也就是朱元璋展示了自己能够穿越时空的能力。
并当面与其交流。
若是按照正常流程的话,李不浪想在古代面见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哦?那咱倒要听听,后世是怎么评价咱这位洪武皇帝的?”
朱元璋虽然还并未全信李不浪说的,但这过于新鲜的言论,还是促使他半信半疑的姑且听之。
而面对朱元璋的此问,李不浪似乎也早有准备:
“后世?已不是大明。”
“后世说大明奇葩皇帝最多。”
“后世大明失德而亡。”
“后世说您是暴君!”
“说您雄猜好杀!屠戮功臣!”
“说您乞丐出身,薄情寡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李不浪的一席语闭,令在场的人无不骇然!
“父皇,此人来历不明胡言乱语,依儿臣看还是先把他收押,再行审问吧。”
就连朱标,都近乎被吓出一身的冷汗!
心道他怎么敢的呀?
可这次,他的父皇却并未如他以为的那般勃然大怒。
反而尽显失落之色。
因为李不浪的话,对任何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来说,显然都是足以破防的。
难道自己毕生奋斗但是事业,难道自己日夜辛劳的勤勉。
竟都是无用功吗?
难道你特地从未来来到我这,竟只是为了羞辱我吗?
“你走吧!”
朱元璋已经伤心到,甚至都没有要为此为难李问的打算。
只是决绝的背过了身去。
然后大袖一挥,下达了逐客令。
只让他怎么来的,便怎么离去。
“您为何要让我走?”
可李不浪,却显得有些愣头青似的紧接着提问。
把老朱这个本就是暴脾气的人,气得眼看就要发作!
“您驱除胡虏,恢复华夏!”
“复汉人衣冠!传统!”
“废团茶,推棉花,开荒免税!”
“除悍将,杀贪官,肃清寰宇!”
“难道为的却只是,那些先片面之人的片面之言吗?”
“没错,后世确实有人说您是暴君。”
“后世也确实有人在骂大明。”
“但是也有人说,大明是唯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第一铁血王朝!”
“说大明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铮铮风骨!”
“若是要我自己来评价的话,堂堂洪武大帝!”
“在哪怕纵观历史所有皇帝中。”
“也是得国最正!治国最严!爱民最深的皇帝!”
“没有之一!”
这些都是李不浪的心里话,没有半点的奉承。
洪武皇帝复汉家河山,续汉家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至于他的那些坏名声,在李不浪看来则只不过是被他得罪过的那些手拿笔杆之人,在历史上比较有发言权罢了。
但作为一名普通人,史观当然是要代入和自己一样的平民视角。
总不能也说出,洪武皇帝将贪官剥皮实草,乃是有辱斯文的这种话来吧?
“得国最正,治国最严,爱民最深...”
身着龙袍的朱元璋,闻言微微颤抖着重复着李不浪对他的评价。
“你说的...都是真的?”
其实他哪里会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招致那些士大夫们的记恨?
可只要天下的百姓,百姓们的后人站在他这一边。
哪怕是将全天下的文人士大夫们都得罪个便,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被骂做暴君又如何?
只要不被骂做昏君,即可!
“哈哈哈哈哈好!”
“看来咱没有做错!”
“松绑!”
“赐座!”
不管李不浪是否真是来自未来之人,就凭他所言,朱元璋也表示他这个人能处!
遂立即下令给李不浪松了绑,并给他赐了座。
不过在那之前,已被松绑的李不浪却表示自己还未正式见过这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父子。
于是正色学着电视剧里古人行礼的方式,拱手对书案后的朱元璋道:“晚辈所处时代,已不行跪拜之礼,所以恕晚辈无礼了。”
“见过洪武皇帝陛下!”
随即又转身,冲向了一侧的朱标:
“见过懿文太子殿下!”
毕竟对眼前的这对父子,李不浪还是发自内心尊敬的。
其子朱标,亦是一位贤太子。
若是能顺利登上皇位,则必定也不失为是一位明君。
只可惜英年早逝,明明可以说是史上最众望所归的储君,却偏偏无缘那至高之位。
只留下太子的名分。
可以说是大明的第一大遗憾。
而他们父子在听闻李不浪所说的后,也立即就反应了过来。
本来朱元璋还在为李不浪的态度,以为至少自己在后世人心中还不算太差而自得。
可当听到李不浪,竟叫他不做第二人想的继承人朱标为“懿文太子”时,却立即脸色一沉。
因为“懿文”二字,乃是谥号。
即在死后,生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所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