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的茶楼是闲人和公子哥们最聚集的时候了,申时左右的天气最为清爽,无论是闲聊伴小茶还是热聊就小酒都是好时候。当然,这个时候也是说书人开始一天之中赚钱的最好时候。
时候未至,茶楼里就已经人满为患了,在这不太大也不太发达的小城里,茶楼无疑是听故事和打听八卦和小道消息的最好地方。说书先生能不能赚到钱就要看他的故事和今天的八卦哪个更加吸引耳朵了。
“二哥二哥,你听说了没,那个老说书的昨天晚上病死了,大概是好久没下雨,昨晚又刮了大风犯了肺病走的”
“啊?!那我们岂不是没得故事听了,这日子岂不是更无聊了,话不如去城南的花巷子里找那些个姑娘听听曲去。”
“听二哥这话,最近是搞了个大买卖啊,随随便便就去那撩动石榴裙了。”
“那老头讲来将去也就那几个故事,早就听腻了,我都能说出个大概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个新的说书的,顺道带点新故事来,我听上个头回,也好出去耍弄一番.”
“啪!”
醒目拍桌,收住全场的目光,周遭众人都一脸诧异的看着这个站在栏杆前的人。
“这个人谁啊,新来的说书的?老头的徒弟?没听说过那老头有个徒弟啊。”
“那也八九不离十了,老头估计也看他自己没几年霍霍了,就随便找了个人当徒弟,说故事嘛,谁说都一样。”
待众人认定这个人就是老说书匠的徒弟之后,也就没了兴趣,因为老说书的会讲的故事在做各位都知道,听了无数遍了。就连店小二都没了再添茶的想法。
“咳咳。“那说书人也不多解释,似乎用两声咳嗽就代替了开场语。
”听闻这东陆历史沉上下几千年,诞生了无数英雄好汉。这些个英雄好汉都为了一条名为朝圣成皇的道路而抛洒血汗,可成就者寥寥。如今这康皇,就是这寥寥之一啊。可又听闻再康皇之前,这皇朝啊,本不姓康,而是别家姓。可那别姓的皇朝,怎么突然就消失不见,连一点历史都不曾流传,只留下一点点痕迹任我们后人捕风捉影呢。你可听我细细道来。“
说书人讲到这,听了嘴。但周遭都已经不再吵闹,不为别的,就为这故事新鲜,没听过,是个新故事。这平民百姓最爱听的一个就是一些捕风捉影的野史了。可众人等了半天,也不见他继续开口,渐有些按耐不住,“你先讲,讲得好我们自然少不了你的赏钱。“众人附和点头
说书人也不多磨蹭,清了清嗓子便继续开始。
”据说那几千年前啊,那人皇本姓君,是一个姓君的皇朝。那第一个成皇的啊,名为君宇。浩浩荡荡的一个名字,夺天地之造化,练就出一方人皇印,一统天下,人皇印的福泽惠满天下啊,那时候真是国泰明安,一片祥和。可你安定的生活,必有人妒忌,就会有祸患。相传当时的极南之处啊,一时间寒风扫过,冻彻寒骨,那是十不存一啊,幸存的人哭喊着跪倒在君皇的面前,诉说了那不可名状的敌人与恐怖,生灵涂炭的场景光是从他们的口中叙述出来便让当朝君臣内心颤栗,惧怕不已。可那君皇毕竟是亿万才俊中唯一成皇的,那心智与毅力非同寻常啊,当机立断,亲率部队前往那已被称为极南寒原方,手下四大战将更是有三位随军出征。那十万军将出征前的飒爽英姿给了所有人战无不胜的信念,裹挟着所有人的期盼与信心去收复极南寒原。
但是没有人知道在那极寒冰原发生了怎样的惨烈战斗,是何种生灵涂炭的场景,后世只流传着十万军将只有寥寥百人回到朝中,其战甲上的血污甚至都不能洗去,散发出令人厌恶与害怕的腥臭味。同行的三位战将都只回来一人。君皇归朝后修养了数天才登朝宣布已消灭了所有的入侵者并且收复了极南寒原。君皇给所有牺牲的将士给予了隆重的葬礼与祭奠,但留言说大部分人甚至连衣冠冢都留不下,只能留下一个姓名刻在石碑上。君皇赐给那唯一幸存的战将极为丰厚的奖励,战将本无名,君皇赐名安南,赐藩王,将极南寒原赐给安南作为封地。可使安南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那,不需要给皇朝进贡任何产出,君皇甚至下令每年都会赏赐各地物资特产送给安南王。安南王就这样率领族人,迁往极南寒原,自此不曾再出现过。后世传言安南走时,也带走了那些幸存下来的战士和家属。。只可惜,应该是后来发生了地震,我们如今再找不到传说中的极南寒原,也就无从考证那一段历史。“
说书人讲到这停下来喝了口茶,众人也不曾说话,因为所有人都沉浸在刚刚说书人所叙述的那一段不可考证的历史里,想象着在极南寒原上发生的战斗。就连掌柜的和店小二都听入了迷。说书人给掌柜的使了使眼色,掌柜的才如梦方醒,连忙让店小二给每个桌子续上茶水与小菜,这新鲜的故事当然配的上好茶好酒。而这些对于茶楼来说都是一比不小的收入。小二也很懂事的将一个大瓷盆放在了说书人跟前的桌子上,咳嗽两声,这才将众人从想象里拉回现实,看懂了情况后也不磨蹭,多多少少拿出些碎银铜板交给小二的放在那盆里。一时间那大瓷盆竞也装满大半。说书人也只瞟一眼瓷盆,也不多看,就细细喝着茶,待店小二上完最后一桌的茶餐,对着他点点头,这才慢悠悠的放下茶杯,深吸一口气,调起情绪,继续说。
”听闻从那之后,君皇就开始大肆的征兵,也不对外扩展,只是镇守边疆,但那几年间,风雨不顺,粮收不佳,民生远不如从前,君皇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但君皇毕竟是皇,仍旧在位超过一百年,一直到君皇的后代子嗣中,出现了新的人皇印,方才退位。这新人皇啊,相传就是君皇的二儿子,君平之。平之继位后,新生人皇印的光芒立即笼罩了整片大地,当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一连十数年没有大的天灾变动,皇朝生活甚至超越了君皇在位。哪怕在后面几十年内,也没有出现大的灾祸,小的灾祸在出现时便被处理救助,社会的发展极为迅速。在君平之在位的最后几年里,哪怕在位已经超过一百年,边境也不曾有过战乱。直到君平之的后代成就了新的人皇印。
就这样,君氏皇朝就一直传承着,老人皇等待着新人皇的出现,将责任交付给下一代便退位,回归平常的生活。而君氏王朝最鼎盛时期,同时出现两枚新生的人皇印,算上老人皇,在同时期一朝三人皇的盛景出现,也将国土面积扩展到了比如今九州还大的程度,哪怕如此,也一九国泰民安,鼎盛至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