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一张全新的火绳枪图纸,就画了出来。
朱桢放下手中的笔,活动了下手指。
将图纸推到太子朱标旁边。
“大哥,画好了。”
“你来看看。”
这么快就把改良图纸画好,朱标欣喜若狂。
面带微笑,眼神柔和。
这个老六,可是我大明的宝贝。
一定得捧在手心里。
细心呵护。
画了这么久图纸,一定渴了。
咱六弟渴不得。
强忍住认真观摩图纸的冲动,先将手里的茶杯递给六弟。
“六弟啊!辛苦了。”
“渴了吧?”
“来,你先喝口茶,再慢慢说这个图纸的事情。”
朱桢接过茶杯,轻抿一口。
朱标这才忙不迭捧着新画出来的图纸研究。
朱桢淡笑着看了看他。
不急着说话。
这图纸,自己一眼就看个通透。
但大哥朱标毕竟不专业,得仔细研究,才能懂其中的妙处。
大哥朱标对自己这么殷勤,又是笑脸相对,又是端茶倒水,重活一世的他自然都懂。
这火绳枪图纸出来,能让大明军队战力提升数倍。
不知道能挽救多少大明军士的性命。
如果自己是父皇和太子,自然也要对发明图纸的人礼遇有加。
所以,朱桢老实不客气。
大剌剌的坐着,慢慢品茶。
也不打扰站着看图纸的大哥。
之前那份图纸,是按照精良的火绳枪设计的。
做出来的火绳枪,威力十足。
是现在的火铳威力的十倍不止。
但相应的,做工要求比较高。
单单那枪管,就得用上好的精铁,由顶级匠人研磨上一天。
制造效率不高。
想要量产,费时费力。
其实那张图纸,并不是为父皇准备的,而是朱桢留给自己的。
之前,自己一心想着不影响历史进程,安安逸逸的到封地,做个逍遥王爷。
所以没想将图纸先给父皇。
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在封地跟个土皇帝差不多。
有自己的护卫亲军。
也能自己打造兵器。
朱桢是准备慢慢造。
回头攒一只一万人,装备精良火绳枪的护卫亲军。
就足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至于说当皇帝,朱桢不是没想过。
但当皇帝太累了。
整天都是批不完的奏章。
历史上,劳模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后,每天睡眠不足两个时辰。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这种劳动强度,不是一般人能顶得住的。
朱桢感觉自己也悬。
也许有人会说,当皇帝,事情交给大臣,当甩手掌柜不行吗?
管理学呢?
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即使具体事务交给大臣,最终拍板的还是皇帝。
遇到那些尽忠职守的能臣,一般皇帝还真招架不住。
就比如,洪武年间的能臣茹嫦,这家伙写得一手好文章。
他当刑部主事的时候,就写了一份一万七千字的奏章。
洪武皇帝朱元璋读到六千字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发飙了。
勃然大怒,当堂就把茹嫦杖责一顿。
茹嫦可不是一般人。
大明277年历史,被封爵位的文臣,只有一公爵八伯爵。
茹嫦就是这八伯爵之一,被封忠诚伯。
要知道,以刘基刘伯温的功劳,也只是诚意伯。
当然,现在是洪武五年,茹嫦职司是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仅仅是正八品下,也就是正九品。无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只能由侧门进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改为正七品。
当然,英明神武的洪武皇帝,一天只睡两个时辰,也并非全在批奏章。
不然,他那二十六个儿子,一十八个女儿哪来的?
老朱皇帝六十多岁,还在生儿子,实在是忙得很。
《明史》卷一百十八:“皇子楠,太祖第二十六子。洪武二十六年生,逾月殇。”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六十六岁,前一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
总之就是,之前朱桢的火绳枪图纸,是留给自己的。
以现在的制造工艺,很难量产。
自己是王爷可以慢慢攒,自己用。
想要快速量产,必须修改图纸。
太子朱标看完图纸,眉头蹙起。
“六弟,你重新画的图纸,是将现有的火铳加以改良,威力能提升数倍。”
“但比之前那支火绳枪,威力还是小很多。”
刚刚监工制造一支火绳枪,朱标的眼力也提升上来。
朱桢点了点头,“大哥,你也知道,研磨枪管,费时费力,想要快速量产,只能用现在的火铳铜管改良。”
“威力自然降下来。”
朱标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朱桢认真道:“只能如此。”
“虽然有些美中不足,但新的火绳枪,也足以让咱们大明军提升数倍战力。”
朱标重新露出笑容,“六弟,你这次立下不世之功,父皇肯定会大加封赏。”
“好了,父皇那边还等着,我先把图纸送过去。”
说完,朱标马不停蹄的赶往演武场。
朱桢登时麻了。
大哥啊大哥,你说父皇大赏,就不问问我要什么赏赐?
光说不练,这就开始画大饼了么?
......
演武场。
魏国公徐达抱着那只火绳枪,爱不释手,脸上都是笑意。
刚刚他已经来了好几发。
威力十足。
那感觉,别提多酸爽。
朱元璋看着徐达那样,就如同拿到新玩具的稚童,不由哼了一声,“瞧你那熊样?这还是咱大明的万里长城,常胜将军吗?”
徐达正了正颜色,“陛下,这火绳枪,打的时候,只需要扣动扳机,实在太快了。”
“就连它的响声,就像打雷一样,震得耳朵轰隆隆的响。”
“就这气势,北元人的战马光听枪响就惊。”
“它的杀伤力更足,还能瞄准,百步之外,枪声一响,北元人的骑兵就得落马!”
“实在是神器!”
“要是给我一万支这样的火绳枪,这次北征必能一举扫平漠北。”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你想得倒美,这样的枪管,研磨颇费工夫,整个工部倾举国之力,一个月只能造五百支。”
闻言徐达大感惋惜,“这太可惜了。”
“对了,这火绳枪是工部哪位大师造出来的,真乃是神人。”
朱元璋心中一乐。
哪位大师?不就是你徐天德的女婿,咱家老六么?
之前咱要跟你结亲,你还不乐意。
现在一口一个大师,神人!
咱且先吊着你。
“想知道啊?”朱元璋盯着徐达。
徐达正色道:“国有如此大师,乃大明栋梁,是我大明之幸,江山社稷之幸,是我大明万千将士之幸,天德愿拜他一拜。”
朱元璋心中得意,嘚瑟道:“想知道?唉嘿,咱不告诉你!”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