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帝临句容
刚才还在聊天,一扭脸人没了。
朱弘义傻傻的楞在了原地。
这是什么情况?!
这是怕要钱,携酒潜逃?
朱弘义撇了撇了嘴,不明所以。
……
另一边,徐达、康茂才二人,以飞快的速度疾驰向皇城奔去。
康茂才满脸的疑惑。
开口询问向徐达道:“国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倒是说说啊。”
“难道令千金不管了吗?”
徐达紧紧握了握手中的瓷瓶,一脸凝重。
“妙云就在那里我确定,那朱县令房内淡淡的胭脂味就是证明。”
“至于这滴血,等回了宫就有答案了。”
“或许大明就要多一个王了……”
徐达看着手中瓷瓶。
那一滴滚圆的血珠,脸色肃然。
朱元璋本名朱兴宗,之上有两位哥哥已早忘。
其下还有一个弟弟,比朱元璋小了整整27岁。
与太子朱标,同年降生。
徐达脑海中。
一个粉雕玉琢的瓷娃娃出现在回忆里。
“三哥,我将来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去打元狗。”
“三哥,我哥怎么还不回来,兴祖想他了。”
……
回忆里说话的,是朱元璋最小的弟弟朱兴祖。
自小便跟着朱元璋走南闯北。
以及徐达等一种老兄,他更是直接亲切的称呼三哥、四哥……
直到……
至正十六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
陈汉谅贼陈友谅,为了逼迫明军退城就范,掳走了朱兴祖。
一晃18年过去。
朱兴祖就失踪了十八年。
起初见到朱弘义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子曾相识的感觉。
在加上朱弘义的自报家门。
一瞬间,徐达就如遭到同雷击一般呆住了。
这让他不得不验证对待。
甚至都顾不上自己的掌上明珠徐妙云。
因为朱兴祖这个名字。
实在是朱元璋以及徐达等老兄弟。
一辈子的痛。
这一滴血,就是徐达的有意为之。
因为滴血验亲是最有利的铁证。
他必须要搞清楚,这个朱弘义到底是不是他们找了半辈子的那个人。
如果是,那……
那他朱弘义就是如今大明唯一的御弟。
听到徐达的话。
康茂才惊为天人。
多一个王!
什么意思?
天家在外面有遗留的子嗣?
还是旁支皇族?
由不得他多想,因为应天府本来距离句容县就不远。
转瞬间,二人便已抵达皇城脚下。
飞驰电掣。
徐达连马都没有下,一路奔向皇宫。
康茂才也紧随其后。
“大哥,大哥……”
“快……血……兴祖……”
徐达跑的上气不接下气。
康茂才则是淡定许多。
朱元璋退去左右后。
康茂才的一帆禀报,把句容县之行,向朱元璋一一道出。
当说到朱弘义慷慨激昂的称词。
饶是城府极深的朱元璋,此时都有些喜上眉梢。
“好一个句容县令,你方才说他就是徐妙云的心上人?”
“如果如此,此人是杀是放就要在斟酌一下了。”
缕着半寸的胡须,朱元璋甚是得意。
有种老来得一知己的感觉。
此时。
徐达也终于缓过来一口气。
“陛下,不可杀,你看这是那小子的血。”
“你快滴一滴下去!”
朱元璋差异的看向徐达。
什么就我也是滴一滴!
而徐达一边说着自己的猜测。
一边将瓷瓶拿了些出来,倒在碗中。
听到徐达的解释。
朱元璋喜上眉梢的脸色瞬间变了又变。
震惊的站了起来。
哆嗦的道:“老三,你说什么,你再说一边。”
………………
半柱香过后。
朱元璋、马皇后、徐达、康茂才四人浩浩荡荡的向着句容县行去。
一切只发生不过半天的时间。
哪怕是当下天已经有些擦黑。
但看到碗中滴血认亲的结果后,由不得朱元璋等到次日。
当下一行四人便准备连夜出发。
尤其是朱元璋,不比徐达当时的震惊来的少了半分。
要知道,那可是他的亲弟弟。
仙父母在生下朱兴祖之后,没多久便去世。
朱兴祖可以说是朱元璋和马皇后一手带大的。
说是亲弟,更不如说是亲子。
甚至在朱元璋和马皇后心中,朱兴祖的分量一点也不比朱标这个太子少。
“妹子,你说一会见到了兴祖。”
“我……我该说什么?”
“十八年了,他万一怪咱呢?”
马皇后,擦拭着眼角的泪珠。
安慰道:“不会的,放心吧。”
“那孩子自小就懂事,说起来,十八年了我也哭了十八年。”
“我也有些紧张。”
朱元璋道:“嗯,听老三说,这个小子把句容治理的很是不错。”
“不如咱们这次就在那里小住一阵子,你说呢?”
“听你的!”
话落,朱元璋拉开马车的帘子。
浑浊的眼神中,一些急盼情绪不言而喻。
“老三,那是什么?”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