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皇上正有此意。”姚广孝将茶水放在一旁,目光凝重的望着朱棣。
“怎么会!大明储君之位,他们二人都担当不起。”朱棣对姚广孝的说辞并不相信,他断言朱元璋不会从皇孙之中挑选太子。
“本王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那个位置......现在大哥死了,本王也没什么好怕的了。”朱棣握紧了拳头,一拳打在了旁边的一根柱子上。
“王爷三思啊!皇上还在,贸然出手,未免浪费了我们的一番布置。”姚广孝深深地皱眉,望向朱棣。
“不能等了,只要那个位置还不是我的,本王就不会安心。”朱棣的内心深处,如果有朱标还活着,那么他愿意屈居于他的麾下,过着安稳的生活。
但是现在,朱标走了,他压抑许久的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给燃烧了起来。
朱标薨逝,等于老天爷在告诉他,大明的至尊之位就是为他而生。
朱棣铁马戎生一生,一生都在平乱北元,在外征伐,不知受过什么苦难,做过什么大事。
要不是他身经百战,多次建功立业,朱元璋又怎会封他为燕王,镇守北平。
这一生,他朱棣唯一欣赏的,就是两个人。
一个是朱元璋,他带兵起义,建立了大明。
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大哥朱标。
正因为有了朱标这样的兄长,朱棣才愿意替朱标保卫北平,平定江山。
但是,现在,朱标死了,朱元璋也年事已高,他不能再忍受别人坐上大明皇帝的位置了。
这江山,显然是朱棣一手打下的,朱棣认为,自己才是当之无愧的皇帝。
“现在,储君之位,还未确定,我们还有一线希望。王爷不必担心。姚广孝深知朱棣的高傲,也清楚朱棣有这样的本事,否则也不至于为朱棣效力。
发泄完之后,朱棣也冷静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还需要依靠姚广孝,自然不想和他起冲突。
“王爷放心,机会很快就会来的。”
“还有,王爷,前些日子,皇城的眼线传来消息,说皇城盛行的精盐乃是一名年轻郎君所做。”
“如果他能为我们所用,那我们就多了一大依仗。”姚广孝神色凝重的说道。
“是吗?让皇城派人去查一查,若是真的可用,也是一件好事。”朱棣深知盐的利润,姚广孝这么一说,顿时乐开了花。
“是,王爷。”姚广孝对着朱棣拱了拱手,转身离去,很快就没入了雨中。
与此同时,将军府内,常升在蓝玉的身边咋呼,把蓝玉都给气倒了。
“不行,朱寿他一个人根本就不行。我说什么都得去看看。”说着,常升就准备前往盐山。
“老常,冷静点。他能做出安排,说明他有自己的打算,你这样冒冒失失的过去,万一惹出什么事来,那可就糟糕了。”陈桓也有些反对。
自从知道朱寿就在盐矿旁边,建屋施粮之后,他们就忧心忡忡,一起来到将军府,和蓝玉商量对策。
“他怎么可以一个人在那里。那流民闹事,岂是他一个孩子能够压得住的?常升对陈桓的迟疑很是不满,暴跳如雷。
“你说!他干嘛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毕竟还年轻,现在流民们都跑来乞讨生活了,要是不能把他们全都收起来,只要有一个没有吃上饭,那可就功亏一篑了。”常升不满地埋怨道。
“你懂什么,就你这脑子,除了打仗就知道吃,你能不能把人往好了想。”陈陈恒有些不满,直接爆粗口。
“难道我说错了?老蓝,你说句公道话吧。说着,他将蓝玉拖了过来,挡在了陈恒的面前。“好了,别吵了。那孩子心地善良,至少他是在做实事,你们在干嘛?
“吵什么吵,有吵架的时间,还不如去给孩子送点粮食,帮他分担点。”蓝玉冷着脸训斥道。“对对对,我这就回去抽调粮草。”常升拍了拍额头,暗自懊恼。
“不只是粮食,还有衣物,哎,送钱才是最实在的。”陈桓说完,不等常升回答,转身就跑。两个人一个接一个地将物资往朱寿的盐矿运去。
而蓝玉、常升、陈桓等人,看到这一幕,都是一脸懵逼。
盐矿那边,朱寿盐矿场的工人已经搭好了遮风挡雨的帐篷,搭上了许多茅草铺成的小草床,让人在里面歇脚。
朱寿此刻正站在一个简陋的粥铺里,给那些有序的等待着领取粥的人们施粥。
现场没有蓝玉等人想像的那么混乱,也没有流民们的喧嚣。
一片祥和,井然有序。
“这,这是怎么回事?”常胜一脸懵逼。
朱寿一眼就看见了走过来的蓝玉三人。
在此之前,朱寿还将这三人当成了盐使司的人。
走近一看,朱寿才注意到三人后面,居然是一辆辆装满了食物的牛车。
“不知大人前来,是来赞助粮草的吗?朱寿毕恭毕敬的望着领头的蓝玉,客气的询问着。
“我们从府中运来的粮食,朱郎君,你就将粮食分送到那些流民手中,若是不够,我们另找其他的方法。”常升赶紧上前,激动地说道。
“多谢各位大人了。”朱寿连忙道谢。
朱寿说完,就让盐山的工人,过来帮着卸货物。
“老弟,打听一下,以前发粮食赈济,都是一窝蜂地来,有些人甚至还打得人仰马翻。
“不过,这里的难民为什么这么井然有序?没有人来找麻烦?常胜在搬运食物的时候,随手抓住了一个工人问道。
“哪有那么容易,是我们东家打断了一个闹事者的腿,才让他恢复了秩序。劳工一边忙碌着,一边将说着刚刚发生的事情。
听完工人的讲述,常升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他实在没想到,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朱寿,手段竟然如此雷厉风行,知道杀鸡儆猴。
把朱寿的所作所为,跟蓝玉、陈桓说了一遍,常升赞叹道:“老朱家果然名不虚传。”
陈桓不由赞叹道:“他的脾气,的确很像陛下。”
蓝玉却是一脸的哀伤:“这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这样?”
一时间,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的确,如果他真的是个娇生惯养的人,那他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胆量和心机。
这样看起来,朱寿跟宫里面那两个祖宗似的皇孙简直就是天壤地别。
朱寿,已经成长到了众人最期待的样子。
“好了好了,反正这里也不缺人,我们也不用留在这里了,我们回去吧。”陈桓率先开口说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