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万历大忽悠 第十九章 初战大捷

更乱的还在后头,等穿着日本军装的将士进城占好位置,李如松的近两万主力又全部杀到,外出救火的那帮东瀛兵还没跑到码头,就在明军围攻群殴之下稀里糊涂的丢了小命,海州城里,几乎也成了开城战役的翻版,东瀛武士们寡不敌众,在绝对优势的明朝天军面前,迅速的土崩瓦解,跑的跑、亡的亡,极个别讲究武士道的东瀛兵,就地剖了腹。

李如松将军一路过来,凡是看到盘腿正坐、自己剖腹的军士,他都会不由自主的欠身行礼,表示了对武士道精神的尊重。

待李如松行至府衙门口,副官李晓峰从西边飞驰而来,迅速翻身下马:“报!城西找到了粮仓,已经全歼守敌,正在清点数量,估计缴获粮草超过一万担。”

李如松大喜道:“意外收获。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晓峰,你马上布置重兵,对粮库严防死守,务必要警惕小西他们前来反抢。”

李晓峰:“得令!!!”

李如松交代完粮仓防卫的事情,转身往海州府衙张望,没想到整个府衙静悄悄的,静得让人瘆得慌。他好奇的一旁的军士,军士回答说海州守卫官早跑得没影了。

话说,这海州守卫官名叫小西雄静,是小西行长的亲侄子,知道海州道这边既是官运码头又是粮草储运中心,觉着是个肥差,所以纠缠着亲叔叔,要死要活的要来了海州道的令旗,也着实在海州道捞了半年多的油水。

昨天晚上,小西雄静正喜滋滋的搂着得月楼的朝鲜族歌姬小妲莱缠绵悱恻,谁知道天还没亮外面就乱成了一锅粥,传令官一个接一个的禀报火船火猴烧码头、敌军以假乱真混进城、大部队明军从天而降...天生胆儿小的小西雄静顾不得穿好衣服,扔下了歌姬小姣娘,来了个脚底抹油,一溜烟儿就往黄海道叔叔那儿跑。他是个聪明人,知道叔叔那边有重兵,能保得住自己的小命儿。

令小西雄静没想到的是,自己拼了小命跑回黄海道,叔叔却已经带兵去救开城,而黄海道守将石破天一听说海州失守、粮草被劫,知道责任重大,想都没想就领兵发往海州,只留下三千多军士值守黄海道。

这下可好,一直对黄海老巢虎视眈眈的明军副将莽张飞李成飞,第一时间就领着留守的一万明军将士并三万朝鲜义军,风驰电掣般的从黄海道最薄弱的西城门蜂拥而入。

想那朝鲜义军,被日本鬼子连追带赶的欺负了近一年,憋屈了十来个月,这会儿可逮着报仇的机会,一进黄海道,不管三七二十一,遇到东瀛兵就杀,可怜这三千多个留守的日本鬼子,根本不够三万义军瓜分的,动作稍微慢点的义军,连刀都来不及拔出鞘。

可怜这位的小西亲侄子雄静小哥,楞是从海州道一路屁滚尿流的跑回黄海道来,送了卿卿小命。

此刻,海州道内群龙无首的日军,被李如松军好一通快刀斩乱麻,城里的战斗,只花了不到五个时辰,就全部搞定。

等到小西这边提兵救援开城、石破天这边领军反抢海州道的时候,开城明军和海州李部都已经布防完毕。明军现在是守而不战,任凭日军如何叫骂,明军和义军都只管在城里唱歌跳舞、喝酒庆功,小西和石破天这两支队伍被晾在城外又饥又饿、心力憔悴。直到从黄海道逃出来的几位军士匍匐在小西将军战马前哭诉着黄海道失守的消息时,小西顿时间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片漆黑,咯噔一声就从战马上摔将下来,当即不省人事...

身旁众将领见主帅昏阙,两边反抢无望,深深叹了几口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三地失守,收拾好残军,绕开城府而过,一路往南退守汉城...

豪取开城、火烧海州、巧夺黄海,完成这一石三鸟之计,前后仅仅只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

此三役,是大明天军朝鲜战争的首胜,也是朝鲜义军在本岛上取得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完胜,明军和义军用了牺牲一千五百余人的代价,杀敌一万三千余,让一度在朝鲜半岛上战无不胜的日本军,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两日内连下海州道、黄海道、开城府,战绩空前。

李如松第一时间快马传捷,向兵部宋应昌老爷报喜。

布防平壤,安排好海州港、开城府城防轮值,李如松前迁指挥所至小西行营所在地黄海道府衙,并决定犒劳七日,以庆贺南部战区的光复。

当晚,在黄海道城内摆开了庆功宴,从三地缴获的军需中拨出银钱无数,用于犒赏众军,参与此役者一律论功行赏,大到将军领队、小到马夫走卒,均有银钱落袋,着实是赏了个皆大欢喜。

朝鲜李国主本想着作为东道主来款待诸军将士,怎奈这一年多战乱、半年多颠沛流离,流亡朝廷实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好在此役中缴获的钱粮军需均是之前朝鲜国的资产,被李如松将军拿来调拨犒赏,李国主内心也聊以慰藉。

在受邀出席庆功宴时,李国主心中还是有份歉疚感,只能不住的称颂大明天军的威武神勇,令倭寇胆寒、穷遁汉城,不过这样的称颂也确实是缘于他对明军的高度钦佩之情。

灯火通明的宴席大厅里,朝鲜指挥官柳成龙更是一展往日愁容、尽显扬眉吐气,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端着酒杯放声高唱起了朝鲜族民歌:

看那巍峨的金刚山,

也挡不住汉民族的情意绵绵,

是谁击起了长鼓,

听我阿玛尼的歌谣?

啊,中朝的友谊就像金沙江,

源远流长,源远流长...

众人边和边跳,纷纷叫好。

热烈而喧嚣的氛围中,惟有一人,斜眉冷对、神情不屑,与大环境格格不入。

坐在主席位的沈惟敬认得这人,正是兵部参事袁坤仪。

按照现在的话说,他是兵部下派挂职的,不在李如松这边领薪水,所以也不必太顾忌什么。只是此时此刻,他的反常神态,让沈惟敬的职业病又犯了,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便端起酒杯走上去道:“袁先生,今日大捷,可喜可贺,惟敬当敬您一杯啊。”

袁坤仪大感意外道:“沈使臣敬酒,不敢当啊。”

沈惟敬好奇道:“敢问袁先生,李将军挥师南下,收复黄海道、抢回开城、夺下海州港,为何您还闷闷不乐呀?”

这袁坤仪明知是姓沈的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是忍不住抬高了声音,呵呵冷笑了几句:“要我说,这有甚么可喜可贺的?”

这句话一出,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了许多。

袁坤仪再次提高了声调道:“想我堂堂大明天朝,对付东瀛这样的弹丸小国,竟然用尽了多端诡计,无胆直取黄海不说,靠的是穿假军服、假冒日军、以火猴之躯去焚烧战船,更忍心将开城府衙五百余守军烧成灰烬...胜之不武,胜之不武啊!”

估计谁也没料到,这厮竟会在庆功宴上唱出这样的反调。

如此不合时宜的话,整个大厅都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是泼下来一大盆冷水,大家都停杯不饮,面面相觑,大厅里一时间鸦雀无声。

李如松听得一脸怒气,陡地沉下脸来,将酒杯重重顿在桌上,正待发作。

只见正欲敬酒的沈惟敬缓缓道:“袁先生,兵者诡道也。自古兵不厌诈,李大将军此番用兵,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堪称战役之典范。想那孙公三十六计,计计均有诈。两军交战,取胜为本。那东瀛小儿跨海夺岛、强占朝鲜、奸淫掳掠、绑架王子,对付这样的不肖子孙,干他就完了,还跟他讲什么正大光明、道德仁义?”

大厅有人纷纷叫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万历大忽悠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