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将门悲歌 第五章 骑射集训葫芦河

小说:将门悲歌  作者:鱼米之王  回目录  举报

李伯考有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为他生下了十四个孙子,真可谓是子孙满堂了。

有这么多孙子个个要传授他们祖传骑射术,也着实难为了这位李伯考同志了。

李伯考带领这个特殊的骑射特训队,不辞辛劳,乐在其中。

用今天的话说,那真是个叫做“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李伯考作为集训队的总指挥兼任教练,对每一位队员都非常严格。

早上闻鸡起舞,李伯考让一帮孙子一口气跑到十里地外的葫芦河岸边。那儿有一块空旷的草地,李伯考就在那儿教练孙子们骑射。

李伯考毕竟曾是个一郡之手的太守,选个训练骑射的地方也特别有眼光。

你看这空旷的草地沿着葫芦河岸绵延几十里地,葫芦河至西北向东南方向缓缓流淌,这帮孙子们骑马奔驰在葫芦河边,沐浴着晨光,聆听着河水的歌唱,也别有一番趣味。

李伯考所带的这个孙子骑射集训队还有个十分特别的名称,叫做葫芦河集训队。

为何要取名葫芦河集训队呢,就是因为葫芦河太有名气了。他要让集训队训练成像葫芦河那样闻名遐迩,千年不变的一支精英。

葫芦河最早的时候叫做瓦亭水。

如果我们华夏民族要追根问祖,那么这里聚居的先民们就是我们最早的祖先。因为她流淌了千百万年,孕育了人文始祖——伏羲,而伏羲又繁衍了华夏民族,开创了华夏文明在沿河两岸繁衍之先河。

瓦亭水两岸的先民非常喜欢种葫芦。他们种的葫芦品种特别多,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他们不仅把葫芦当作是日常菜品,就像是现在东北人的大白菜。而且把葫芦用作药材。

葫芦的最大用处还在于制作成各种必需的生活工具。

直至今天,葫芦依然是这里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

装酒用葫芦,密封性好,酒气不容易漏出去;外出用葫芦当水壶,夏天能够保持茶水的阴凉,冬天能够较长时间保暖;葫芦做瓢,可以盛水,可以盛放各种东西。他们还用葫芦连成串,作为浮水的辅助工具,以方便两岸间的往来。

就这样两岸的居民家家户户种葫芦,世世代代种葫芦。满眼看去全是葫芦的世界,千家万户的门前挂满了绰约多姿的葫芦,两岸结满了千姿百态的葫芦,河面漂浮着形状各异的葫芦。

就这样葫芦之名便远扬千里了,人们就干脆把瓦亭水叫做葫芦河了,渐渐地人们就把原来的河的名字忘记了,而葫芦河的名称一直被人们叫到了今天。

葫芦集训队每年立秋那天要搞一次全项竞赛。

立秋在陇西之地,天气不冷不热,而且秋高气爽,空气特别好。届时兄弟十四人按照年龄分为三组。比赛的项目除了主项目骑射外,还有舞剑,摔跤,奔跑。

今年李宽十岁,他分在第二组,他们组五个人,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同胞哥哥,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堂兄,两个是比他大一岁的堂兄。也就是说在这个组里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葫芦河集训队比赛的主要项目是骑射项目,这个项目又分为骑马、射箭和在奔马中射箭三项。

不用说整个比赛就算骑射项目最精彩,而比起单独的骑马或单独的射箭理来说,更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就是在飞马奔腾中射箭的比赛。

比赛场地自然设在葫芦河岸的开阔草地上。虽然这只是个家庭内的比赛,但其热闹场面绝不亚于县里的大型比赛。看,围观的人们人山人海,比赶大集还要热闹。大家把看李家葫芦河集训队的比赛当作一个隆重的节日。

比赛的内容和规则很独特。沿着葫芦河每相隔两百步就在树上用红绸带挂一个拳头般大小的金丝葫芦,共有十个金丝葫芦,要求参赛中在最短的时间内飞马奔腾中射中金丝葫芦的。同时要连发十箭,射中在葫芦河上漂流的葫芦。

在李宽这一组,李宽的哥哥们一个个都出场了,他们中的最好成绩是十个挂在树上的金丝葫芦射中了九个,连发十箭中射中漂流在葫芦河中的葫芦六个。

现在是轮到李宽上场了,他骑的是与哥哥同一匹青龙马。

密集的鼓点声骤然响起,只见李宽勒紧缰绳,高高举起右手,在马屁股上重重一拍,青龙马像离弦之箭一样飞出去。

李宽左手执弓,右手快速地从后背上取箭上弦。青龙马风驰电掣,李宽双腿控马,略一侧身,右手拉弓。说时迟,那时快,“嗖”地一声,一支箭闪电般地射出,不偏不倚箭头正中百步之外的金丝葫芦中心点。

这一精彩的动作并没有引领掌声和喝彩声,大家似乎事先有约,一个个都静心闭气,整个赛场除了急促的擂鼓声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声音。大家都在盼望著同样精彩的第二箭,第三箭。

李宽继续催马,同样是取箭,拉弓,闪电般地飞箭,又是正中金丝葫芦的中心点。

就这样,一连十箭都是同样的精彩。最后一箭飞出后,人们似乎才回过神来,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人们似乎要把十次掌声都集中在一起鼓,因此掌声持续了很久都没有停息。

一些粉丝高举松枝条或酒葫芦,大喊着“李宽,李宽,你是神童!”

坐在看台上当总裁判的爷爷李伯考,手捋胡子,乐呵呵地说赞道:“我没看错,这小子将来一定是个好将才。”

按照比赛规则,李宽还需勒马返回,同样是在飞马奔跑中发箭,不同的是葫芦是在流速较快的葫芦河上漂浮着,也就是说射点是运动着的,还有一个高难度的要求是箭必须连发,时间越短得分越高。

李宽继续催马,在急奔中,李宽左手执弓,右手在后背上取箭,搭箭拉弓。

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而且重复了十次,人们看不到有任何的停顿,就在人们还没来得及眨眼的时候,一支支箭像连珠炮似的连连发出,一连十支箭,每一支箭都插在了水面漂浮的葫芦上。

裁判员吹响口哨,擂鼓声骤停,他跑向观察台,向总裁判李伯考报告:李宽得分二百分,两项都是满分!

整个赛场一片欢腾,比赛推向了高潮。李宽的姐姐和妹妹们,嘻嘻哈哈地围拢过来,把他们精心编制的一个个花环套在了李宽的脖子上。

李宽一边笑,一边推辞,嘴里说别往我脖子上套了,我都载不动了,你们分几个其他哥哥吧,但依然低下头,让姐姐妹妹们把花环套上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将门悲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