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崇祯:求你们别在送了 39,土豆丰收,留种推广全国

京郊。

九月初五。

崇祯的銮驾出皇城。

经午门,一群大臣紧随其后。

金秋麦浪。

几百人浩浩荡荡的往土豆培植基地赶去。

大量锦衣卫在四周骑马游荡。

确保皇帝的安全。

田埂上。

崇祯亲手拽下一棵土豆秧。

硕大的果实沉甸甸的。

几名宰辅大臣如同疯了般冲进地里。

有人望着拽起来的秧发呆。

有人仰天长啸。

户部尚书侯询跪坐在地上,疯了一般刨土。

十几个大土豆被刨了出来,立刻有人拿来称。

“大人,一斤二两。”

“这…”

侯询激动万分的宣布:“土豆亩产1330斤。”

“苍天啊!”

“大明的百姓在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此乃陛下文治武功的结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官员跪在地上,三呼万岁。

这一刻。

崇祯感觉无比骄傲。

穿越到明朝,自己想振兴大明。

如今总算有了些希望!

又过了两月。

玉米进入丰收的季节。

经过称重,

该作物亩产1100斤。

次日早朝。

崇祯下了全国推广种植玉米、土豆的诏令。

十月初三。

英国公张世泽赶到乾清宫。

“启奏陛下,京营已经彻底肃清。”

“10个军”

“每军下辖骑兵师1个、火炮团1个、通讯营1个。”

“共计262440名”

崇祯翻看着奏折,有些牙疼。

这新军是好,就是太费钱。

除了遣散京营花了300万两外,整编10个护卫军共花费银两1200多万。

这些钱甚至可以养活百万大军了。

但崇祯不后悔。

后世有人说,在大明有一支10万精锐,可吊打南北。

这话不假。

大明的卫所糜烂程度匪夷所思。

“张爱卿,告诉手下的将士们。”

“训练的时候多流汗,上战阵了才能少流血。”

“如今我大明日新月异,朕还指望你们能为朕扫清寰宇、一统神州呢。”

这话放在以前没人会相信。

但现在…

张世泽深信不疑。

处理完朝政,崇祯晃晃悠悠来到坤宁宫。

还没进门就听到孩子的嬉笑声。

快步走进去,就见周皇后依靠在塌上,满脸微笑的看着皇长子玩耍。

朱慈烺见到崇祯进来,大眼睛中满是好奇。

一摇三晃的向崇祯走来。

孩子出生没几个月,有些跌跌撞撞。

几个服侍的太监宫女小心伺候在一旁。

忽然。

朱慈烺一个踉跄。

“小爷…”

一个小太监惊呼,想要上前却被崇祯阻止。

崇祯蹲在地上,脸上带着微笑。

“土豆,到爹这来。”

说罢从怀中拿出一个拨浪鼓。

“蹦蹦蹦”

朱慈烺最终还是摔倒了。

见到无人理会自己,趴在地上嚎哭。

周皇后不忍,想要去搀扶。

崇祯声音有些冰冷。

“皇长子身系国家,不能长于妇人之手。”

“溺子如杀子,皇后就不要管了。”

听到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周皇后感觉自己的心都碎了。

看向崇祯的眼神有些陌生。

只能趴在塌上抹眼泪。

崇祯眼神闪烁。

前世他也有孩子。

很是溺爱。

但年代不同。

身份不同。

在封建时代,不管皇长子德行如何,都是顺位继承人。

为了大明。

朱慈烺从小就要学会怎样做皇帝。

“来,土豆,到爹这里来!”

崇祯的声音中充满了蛊惑。

小孩子总是忘得快。

挣扎着又向崇祯爬去。

终于,父子二人对视到了一起。

崇祯的心再也硬不起来了。

“土豆真棒!”

抱着土豆,崇祯在周皇后旁坐下。

见周皇后还有些伤心,只能安慰道:“皇后莫要伤心,皇长子要立起来,才不能被那些大臣欺负。”

“我大明皇帝不能有孬种,更不能出现徽钦二帝那样的惨剧。”

“好了!传膳吧,朕饿了。”

周皇后有些不情愿,但不敢违抗圣旨。

正吃午饭的时候,王承恩快步走进来。

“陛下,山西八百里加急。”

崇祯有些无奈。

自己这皇帝当的好累。

接过奏折翻看。

新任山西巡抚王承奏报。

九月底。

洪洞县农民王自用起兵造反。

短短半月纠集数万人,编为三十六营。

先后攻克庆城县、凤兰县。

挥师包围大同。

大同总兵轻功冒进,被其斩杀。

大同失守。

崇祯额头上青筋暴起。

考虑到孩子在,直接放下碗筷向外走去。

“速召诸位大臣进宫议事。”

乾清宫。

诸位大臣看了奏折后脸色很难看。

崇祯环视了一圈,问道:“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

刚被崇祯纳入内阁的周廷儒率先奏道:“陛下,臣以为当招抚为主,派遣安抚使招降叛军。”

“招降?”

崇祯在冷笑。

当年张献忠凭借诈降,浪费大明诸多钱粮、人力。

最后还不是又造反了?

现在大明内忧外患。

必须快刀斩乱麻。

“还有别的意见嘛?”

李标继而说道:“陛下,大同乃我边军重地,王自用若做大。”

“自大同入通州,进而逼迫京城。”

“京城危矣。”

“当立刻派劲旅,将其全部诛灭。”

成基命思考了一下,说道:“李大人言之有理。”

“为了防止王自用兵败投后金,当去信蓟辽、宣大,命其派兵堵截。”

这个提议崇祯很满意。

“传张世泽、曹文诏进宫。”

“令,孙承宗、袁崇焕各派遣一部入山西平叛。”

“秋收在即,告诉两位爱卿,要小心后金和蒙古诸部犯我大明。”

“臣等遵旨。”

而此时的盛京。

皇太极正在大发雷霆。

各位大佬,帮忙点点鲜花和推荐呗,咱这签约了。

存稿也能上架了,大家有什么意见就在评论区提。

感谢波多结衣大哥的大力支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崇祯:求你们别在送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