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海洋种田:这个渔夫真的不合常理 本文海洋生物科普③

1.虎鲸

虎鲸,是哺乳纲、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

头部呈圆锥状,没有突出的嘴喙。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大而高耸的背鳍位于背部中央,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米,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低于1米。胸鳍大而宽阔,大致呈圆形。

上、下颚各有10-14对大而尖锐的牙齿。虎鲸的体色图样主要由黑与白这两种对比分明的色彩组成,位于身体腹面的白色区域自下颚往后延伸至尾部处,在全黑的胸鳍之间变得狭窄,到了肚脐后方产生分歧,尾鳍腹面亦为白色。

背部与体侧皆为黑色,但在生殖裂附近的侧腹处有白色斑块,眼睛斜后方亦有明显的椭圆形白斑。在背鳍后方有呈灰至白色的马鞍状斑纹。

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一些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

它们是食肉动物,性情凶猛,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豚、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虎鲸分布于几乎所有的海洋区域,从赤道到极地水域。水温或深度没有限制其范围。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墨西哥湾、红海和波斯湾。

虎鲸按照栖息环境和习性等可以分为不同的生态型,不同生态型的虎鲸外形略有差别,习性各不相同。

虎鲸是虎鲸属中仅有公认的物种,也是林奈于1758年在《自然系统》中最初描述的许多动物物种之一。

康拉德·格斯纳在对格赖夫斯瓦尔德湾的一头搁浅而死的动物进行了检查后,于1558年撰写的《鱼和水生动物的世界》中首次对虎鲸进行了科学描述,引起了当地极大的关注。

虎鲸是大约一百万年前首次出现的海洋海豚科中的35个物种之一。此后不久,虎鲸血统就有分支。理查德·勒杜克对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研究表明,尽管它与伪虎鲸、小虎鲸和领航鲸在形态上相似,但它最接近的近亲是伊豚属的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

然而,2018年的一项研究将虎鲸作为海豚亚科的姊妹类群,其中包括斑纹海豚属和矮海豚属。

尽管“逆戟鲸”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多,但说英语的科学家最常使用的还是传统名称“虎鲸”。虎鲸属“Orcinus”学名的意思是“死者之国”。

古罗马人最初将逆戟鲸用于这些动物,可能借用了古希腊语,该词除其他外还指鲸种。自1960年代以来,“逆戟鲸”一直在稳步增长。一些人更喜欢“逆戟鲸”一词,因为它避免了“杀手”(killer)的消极含义,并且因为作为海豚科的一部分,该物种与其他海洋海豚的关系比与其他鲸鱼的关系更为密切。

它们有时被称为“黑鲸”,也用于其他鲸鱼种类。“灰海豚”是该物种的前称,但已经很少使用。

“grampus”的含义不应与灰海豚属混淆,后者的唯一成员称灰海豚。

即使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分类单位实际上是一个单一物种,实际上它是具有形态、遗传、生态和行为差异的多种形式的复合体,即使不是物种名称,也应具有亚种的价值。

在撰写本文时(2017年6月),海洋哺乳动物学会分类学委员会被认为是海洋哺乳动物分类法的权威,认可了单一的虎鲸物种”Orcinusorca“和北太平洋东部的两个未命名的亚种,即东太平洋居留鲸。

东太平洋过客鲸也被称为“大虎鲸”。然而,海洋哺乳动物学会注意到:“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极南部海洋中的其他形式的虎鲸可能需要确认为单独的亚种甚至物种,但分类法尚未得到充分阐明或同意。

根据2003年的《加拿大濒危物种法》,北太平洋东部原产地亚种中的一个种群“南方种群”被列为米国2005年的《濒危物种法》中的“濒危物种”。

截止到2017年已定义和认可的分类单元是虎鲸(《海洋哺乳动物学会》2017年),不符合IUCN红色名录中受威胁地位的任何标准。

虎鲸在数量上非常丰富(至少成千上万的成熟个体)并且分布非常广泛。专家们一致认为,分类单元可能包括一个以上的亚种,并且可能包括多个物种。已知一些小区域人口已经大幅下降,如果单独评估,将很容易获得受威胁的地位,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全球虎鲸物种丰富度的下降,使其符合标准A。

但是,先前的物种评估中的声明仍然成立:“由猎物资源枯竭和污染物的影响驱动的潜在下降的组合,人们认为,对于某些可能最终被指定为虎鲸物种的“群体”,不能排除在三代中全球减少30%的可能性。”

尽管人们仍在继续努力以更好地了解虎鲸属的分类学,但是分类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由于在北太平洋东部,南极和其他地方可能出现同生,非交配生态型,这尤其成问题。由于分类学的不确定性,该分类单元先前被IUCN列为“数据不足”,并且应该继续列出,直到描述了适当的分类单元并可以对其进行红色名录列表评估。

虎鲸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成年雄性平均长度为8米,最大记录是9.75米,雌性体重3.8吨,雄性体重5.5吨。雌性平均长度为7米,最大长度为8.5米。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

雌性的平均体重和体重略小于雄性。雌性最大体长达7.70米,雄性体长达9米。1头体长6.70米的雌性重3.8吨,而1头体长6.75米的雄性重5.5吨。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米,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不及0.7米。该鳍弯曲到右侧或左侧。

成体头骨的髁基长可达1000毫米。在眶前凹前方过两前颌骨的宽小于吻突宽。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具有不明显的喙。椭圆形的鳍肢位于体全长的前1/4处。雄性的鳍肢长可达体全长的20%,雌性的达11%-13%。尾叶宽可超过体全长的1/5。

虎鲸体形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用来保存身体的热量。身体上的颜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为雪白的颜色。

下颌及从下颌前端到尿殖区的体腹面白色。有1个白色的叶状斑从尿殖区向上伸到背鳍后的体侧。尾叶的腹面白色或浅灰色,可能具黑色边缘。在每侧眼的后上方各有1个白色椭圆形斑。鞍斑在年幼时不明显,x成熟后更显著。

头部较圆,没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头顶的右侧,有开关自如的活瓣,当浮到水面上时,就打开活瓣呼吸,喷出一片泡沫状的气雾,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气就变成了一根水柱。

前肢变为一对鳍,很发达,后肢退化消失。高耸于背部中央的强大的三角形背鳍,十分显眼,既是进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颌上共有40-50枚圆锥形的大牙齿,其横切面呈椭圆形,齿尖向内和向后。在一些较老的个体,齿常被磨蚀或溃烂损坏。

虎鲸的生境为极地和温带海域为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北海、冰岛,对于水温、深度等因素似乎没有明显的限制。通常更喜欢20-60米的深度,也可以沿着海岸线探访浅水区或潜入300米寻找食物。

它们在高纬度地区有相当高的栖息密度,特别是在猎物充足的海域。它们的移动情形普遍与追踪猎物或增加捕食率有关,时间通常在鱼类产卵季与海豹的生产期。

部分虎鲸会终年停留于南极海域,而在北极的虎鲸则很少接近浮冰。据米国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虎鲸研究者指出,当地有定居型与过境型两种型态的虎鲸群,当地终年皆可发现此二种群体。部分个体有非常大的活动范围,由各地的照片辨识结果发现,有些虎鲸的活动范围自阿拉斯加一直到米国南方的加州。

虎鲸是所有鲸类中最国际化的,可能是仅次于人类的第二大范围的哺乳动物。它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海洋栖息地中发现,但最常见于海洋生产力高的冷水地区,尤其是在较高的纬度和近岸。

尽管虎鲸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但据报道,热带地区的密度比北极和南极的最高纬度低了1-2个数量级。在大陆边缘,虎鲸更为普遍。

..........

2.狗爪螺

狗爪螺又称鹅颈藤壶、佛手贝、龟足。

一般个体头状部宽约为30毫米,高22毫米,柄部宽约为30毫米,长30毫米,且柄部的长度常随生活环境而有不同。

头状部呈淡黄绿色,由8块大的主要壳板和基部24片小型壳板所组成。为亚热带及热带的海洋动物,分布于海浪冲击很大的沿岸高潮地带,固着于海水清澄的岩石缝隙中,常密集成群。

柄部具有伸缩性,一受触动即紧缩入石隙中,不易采挖。雌雄同体,有矮雄现象。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海洋种田:这个渔夫真的不合常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