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带着基地车去汉末当球长 005 荀彧

马雲自然记不得几首四言诗的,托唐诗三百诗的福,还记得一些久经传唱的经典名篇。虽然五言诗还刚刚从民谣中崭露头角,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好比学古典音乐的瞧不上结构简单的流行音乐一般,有点水平的人都瞧不上。但做为一个年纪还没满十岁的小孩,能做出脍炙人口又意义深远的五言诗,已经是相当天才了,所以马云随便盗了几句唐诗,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阁下过奖了,诗词者,终归是小道,我辈中人,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匡扶天下正义为己任。”马云张嘴一套接一套,然后又问道:“不知阁下是?”

那人被马云的虎躯震到了,圆睁双眼道:

“妙呀,妙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西凉马云之志向,当为我辈读书人之楷模!”

说着,那青年书生弯下腰,一躬到底:“颍川荀彧拜服!”

“好说好说!”这个名字真是耳熟啊,马云一边回礼,一边在为数不多的记忆里翻找这货的事迹。

记忆中,荀彧这个人在三国史上是很有名的,这货好像是曹操的人,很厉害的那种。如果能把他挖过来,不就相当于断了曹操一臂?就是不知道这个小胡子文艺青年属于哪一款,是要用王霸之躯去震呢,还是用文艺气息去感染,才能让他哭着喊着投奔自己。

准备打下一个大大的帝国的马雲,偷偷打量着小胡子青年,心里头盘算着怎么将人留下来。

却不知这个荀彧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从先祖荀子开始,一家子就是有名的学者,爷爷当过官,父亲也当过官;做为不知道官几代的荀彧,从起跑线开始就超过了绝大多数人;更重要的是自己还努力,在年少时就被称为“王佐之才”;后来被举孝廉,任守宫令。只是没干多久就弃官归乡,回到老家后又感觉老家是四战之地,为求安稳说服全宗族避难冀州,冀州是袁绍的地盘;因为荀彧名气大,被袁绍待为上宾。

不过荀彧并不看好袁绍,于是转而投奔曹操。自此之后,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

当然,他也对得起曹操的看中,在战略战术上对曹魏贡献很大,还推举了一大波人才替曹操卖命;可以说曹操的坐大,荀彧居功至伟。

只是荀彧是坚定的大汉支持者,他希望扶持曹操做为一个治世之能臣,力挽大厦将倾的大汉于危难。可惜随着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汉天子再度临朝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算是眼不见为净吧!

马雲要是想将荀彧拉来帮他推倒大汉朝,只怕最终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未知荀兄不远千里自颍川来此,所谓何事?”不管有没有用,先喊句哥套套近乎。

荀彧却是真的很喜欢马雲这个小朋友,闻言立刻接过了称呼,笑道:“马贤弟,愚兄此次远行是为游学;在长安时听闻西凉有神童出世,三岁能写字,四岁出口成章作诗曰: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又有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愚兄甚喜之,特地从长安来凉州一会。”

马雲撇撇嘴,同为名人的后代,马伏波的后代就明显不如荀子的后人,马腾的生活可不算太好,都伦落到上山砍柴来养家糊口。自从马雲出生后,他家的生活更是每况愈下。为了保证自己能健康茁壮,两三岁的马雲不得不亲自下场,抄诗抄文宣扬自己的名声;甚至还弄了几首边塞诗,把自己的亲爹捧红成一个能征善战的百战勇将。一家子名气起来后,才有机会买田买地搞庄园。

若是老爹早早攒下万贯家财,居家日子太那么难熬,哪至于自己化身为文抄公来抄诗来提升名望,以改变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地位,顺便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不过成效倒是显著,隔三差五总是有些知名的或者不知的学子前来看西洋景,见得多了,马雲都有一整套话术来应对了。随口便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知行相长;荀兄如此游学,他日必成一派宗师!”

一句话说得荀彧再次惊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知行相长?妙啊!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诚不我欺;愚兄以往自诩惊才绝艳之辈,总是小瞧了天下人,今日得见贤弟,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愚兄过往所思所想,真真是贻笑大方。”

两人商业吹捧了几句,马车厢里的等得不耐烦了的马超突然钻出来道:“大兄,怎的在路上跟闲杂人说那么久,我们还是赶快回家吧!”

“呃……”被人叫做闲杂人等,荀彧不由老脸一红;知道自己拦路问话惹人嫌了;只是这个小小孩,怎生如此欠揍。

马雲还打着主意要招手下呢,连忙把马超摁回车厢内,对荀彧道:“舍弟年幼无礼,还忘荀兄海涵。荀兄,相请不如偶遇,不如到寒舍小坐?”

“固所愿尔!”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带着基地车去汉末当球长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