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带着基地车去汉末当球长 032 招揽

庄丁营唱着歌回了营房,华雄则继续站到了马雲的门前。

看到他虽然疑惑不解,但却依然忠实的执行指令,马雲给华雄解释了一句:

“等过上几天,我会让邓至部首领和一部分羌人骑兵复活,到时,你带着他们去接收邓至部,就会少很多麻烦。”

说着,离开基地控制中心,找房子睡觉去了;毕竟还是小孩,嗜睡。

华雄点头,表示收到;

“嗯!?”随即睁大眼睛。

复活?我听错了吗?亲眼看到对方破碎的,这还能复活?惊疑不定看着马雲的背影。

待得马雲都快进屋了,他才连忙三步化作两步跟了上去。

……

这个年代的消息传播速度很慢,在凉州收到太平道的消息时,实际上,黄巾军已经起事多时。

本来太平道首领张角和信众是约在三月初五起事,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是指的大汉朝廷,“黄天”当然就是太平道;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以头绑黄巾为记,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

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突发的变故,张角被迫提前到二月发难,一个月内,汉朝关东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在皇官里做买卖的汉灵帝发现这帮泥腿子居然如此厉害,开始有点着慌了,便以大舅子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负责保卫京师;又在关中与关东之间的各个关口设置都尉驻防;同时严诏各地严防死守,命各个州郡,不论有没有黄巾,都要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准备作战,同时召集民间义军,也就是各路地主武装起来对抗太平道。

……

远在凉州之外,两个文士面对面席地而坐。

“文优兄,对天下大势如何看?”

几天没见人影的贾诩开口就给对面的文士挖坑。

在决定给马雲打工后,贾诩便想着法子壮大马雲队伍的势力,确定了关系后便马不停蹄的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想邀他一起,给马雲搭起统治的文官架子。

“啊,这……”

只是对面的李儒听了他的话却很无语:“文和兄,这千里迢迢赶来,便是问我这等假大空之话题?”

大家都是聪明人,你就不要显摆了,这弯弯绕绕的给谁看呢。

贾诩哈哈一笑,道:“文优兄勿怪,诩此番前来,只是为给文优兄送一桩天大的机缘。”

“哦?”要说这个,李儒可就不困了,对于文人来说,机缘是啥?不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由直起身道:“不知文和有何教我?”

贾诩便顺势又把话题给扯了回去:“文优兄,而今关东太平道做乱,关西羌人蠢蠢欲动,关中朝堂之上奸佞当道。天下乱相已显;遥想当年,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遂有大汉四百年江山;而今汉失其鼎,必然引发天下大乱;良禽择木而栖,文优何不择一雄主,助其结束乱世,以保天下太平。以文优之才,必能在新朝占据一席之地。”

李儒听完,却只是含笑;原来是劝自己去造反。

择雄主,择什么雄主?这天下还有哪个雄主能大过皇帝?助那劳什子的雄主结束乱世,还不如直接帮皇帝治理好天下来得快。

想了想,说道:“文和兄,危言耸听了,文和兄能看到,朝堂之上衮衮诸公自然能看到;此次太平道叛乱,便有皇甫嵩上谏解除党禁,以内府财务良马劳军,提升士气;陛下皆已采纳,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将门子弟及民间善谋者于公车署试。地方上虽有癣疥,却无关大妨。至于西羌复叛,亦无碍也,我大汉既能以往能压制他们四百年,往后当能再压四百年;”

又总结了一句:“如今朝廷之上内有诸位有德明公执政,外有强军为援,区区癣疥,药到病除。”

贾诩却摇头:“文优兄却是避重就轻,田间劳作之黔首皆知,朝堂诸官,明码标价;便是三公这位,亦浑身铜臭;如此诸公,何来有德?便如文优兄所说,是有德之人身居高位;焉知高位能居多久?皇帝卖官,可是价高者得;官位随价而变,随时不保;如此人心惶惶的衮衮诸公,又有几人能关注民生小计。”

“至于文优所说的外部强军,只怕这大汉朝是成也强军,败也强军。皇帝昏庸,百官贪腐,民不聊生,关中诸军仅能守门而已;黄巾一乱,关东诸地烽烟四起,各地豪强纷纷结寨自保,大小宗族势力雄踞一方不听号令;地方乱则税赋无着落;朝廷官军更无力平叛,只能依赖外军。长此以往,祸事不远。”

贾诩逐条反驳了李儒的论点,李儒却不为所动,只是端起杯子喝了口茶,喝完之后,又有些意外的看了下杯中的茶叶:“文和,这清茶不错,入口虽苦,却回甘无穷;妙哉!”

贾诩跟着喝了一口:“确实,我初一喝到,便再也舍不下了;可知此茶是何人所为?”

只要不说造反的事,李儒还是很有兴致:“哦?愿闻其详。”

“文优兄可知西凉神童?”贾诩点出正主。

“便是那三岁能文,五岁成诗之神童马雲乎?”

“正是!”贾诩含笑点头:“看来文优兄也知晓其名声。”

“岂能不闻其名?”李儒击掌叹道:“身为总角之龄,却有大家之风;文辞间既有稚子幼儿之顽劣,又兼烽火边塞之寒月;词句里懂万物变化,晓天下疾苦;如此神童,安能不知?”

又道:“凉州刺史梁鹄感其名望,于左右言古有甘罗十二为秦上卿,今有凉州七岁马雲文名满天下,更言待得神童十二岁,便举其为孝廉,光大我凉州文名。”

呃,贾诩听得一愣,他可是知道马雲现在是一门心思要造大汉的反,措施都是一套接一套的。没想到这边刺史级别的重臣还在想着等他长大一点举荐他去当官。

说到西凉神童,李儒说道:“当今天子有二子,虽不及神童般天生之才,却也颇有早慧,待天子大行,皇子上位,若得有才有德之能臣辅佐,必能成为一代中兴名君。文和兄,不若你我一道,中兴大汉。”

李儒想得很明白,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扶不起皇帝,那就扶皇子,至少身为皇子,他有名份大义在,比去扶持那什么野鸡雄主要强。

好家伙,贾诩只能说好家伙,我还想劝你呢,你倒劝起我来了。

“岂不闻主少国疑?少主登基,诸侯环伺,则干弱而枝强,实乃取祸之道;汉鼎旁落无疑。”

说来说去,就是大汉不行了,没救了。李儒听得有点烦,开口道:

“文和言之凿凿,大汉必亡?却不知为谁家说客?”你说来说去,还是没告诉我,你想让我投谁?至少,我也得看看他有没有取天下的气象吧。

他这一问,反而把贾诩给难住了。

直说吧,那就把马雲要造反的事给泄露了,而这李儒看起来并没有太多要投靠的意思,如果就这样泄出去,只怕如太平道的马周告密一般害人害己。

不说吧,那更不像话了;你来招揽人才,却连给谁效忠都不让人知道;这像话么。

贾诩抚杯犹豫,难道只能用那个办法?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带着基地车去汉末当球长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