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持刀人:徐晓模板,人屠英宗 第三十二章.太后逼宫

见朱琦扶着太皇太后便朝后宫走去,众人彻底愣了。

陛下竟然主动退位。

谁也想不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而一旁的孙太后,听到朱琦主动退位,第一个念头便是狂喜。

这距离她成就女帝的伟业,越来越近。

可镇定之后,她便也意识到朱琦这个决定的厉害。

朱琦不仅自己退位,而且还把太皇太后带走。

眼下朝堂还剩谁,孙太后、胡太妃,还有一个不成器的郕王。

不管是她顺势进位,成就女帝。

还是郕王登基。

天下百姓不会答应,文武百官更不会答应。

更何况先前,朱琦不顾一切打压瓦剌。

明明要去福州平寇,还要将福州的备倭军调往大同。

现在孙太后才反应过来,朱琦一步步算好,等的就是这一步。

不管是她还是郕王,都没办法号令军队。

到时候北方瓦剌进攻,南方海寇猖獗。

就算大明江山在他们手上,他们也把握不住。

“陛下竟然如此任性,着实让哀家失望。

杨士奇,杨荣,杨溥,就北方瓦剌和南方海寇,你二人怎么看。”

“杨阁老....”

“启禀太后,老臣年事已高,请早归乡里。”

杨士奇率先开口,随即杨荣、杨溥也跟着说道。

“臣等也请告老还乡。”

三杨开口,剩下那些官员自然也跟着请辞。

见此情形,孙太后眉头紧皱,半天都想不出什么办法。

可偏偏这个时候,那胡太妃冲到郕王身旁,肆意喊道。

“如今大明的天子便是郕王,你们谁敢请辞,哀家现在就砍了你们!”

闻言,众多文臣相互对视。

可片刻后,于谦径直走到胡太妃跟前,正色道。

“后宫不得干政,是太祖高皇帝留下的祖训。

太妃竟然敢斩杀臣等,那就请太后主持大局,先斩了太妃。”

闻言,那胡太妃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指着孙太后高声喊道。

“后宫不得干政,那她呢?

太后不也是后宫之人?”

“先帝临终,托太皇太后、太后辅佐新君。”

“哀家不管!

来人,将于谦拿下,斩首示众!”

胡太妃肆意吼道,疯癫模样俨然是得了失心疯一般。

见无人理会,孙太后默默叹了口气,只好跟着说道。

“来人,将于谦驱逐出宫。”

本想暂时安抚众人,可孙太后万万没有想到。

此时门外禁军,似乎没听到她的话一般,个个静默不动。

“你们是聋了吗?

哀家命你们送于谦回府!”

声音落下,禁军依旧丝毫不动。

下一秒,数百名面带铜兽面具的血浮屠踏步而来。

“血浮屠听令,于谦于大殿之上咆哮。

哀家命你们,送于谦回府!”

当看到血浮屠的瞬间,孙太后不由放松了下来。

可那些血浮屠好似没听到一般,径直走到郕王跟前。

“请郕王就藩!”

这声音彻骨的冰冷,不夹杂任何一丝感情。

“你们敢!郕王现在是天子....”

“郕王监国,血浮屠,你们先退下吧。”

“请郕王就藩!”

没有理会孙太后和胡太妃的话,血浮屠再次说道。

闻言,一个不知死活的大臣想趁机献媚。

猛甩衣袖,冲为首的血浮屠斥责道。

“你等是瞎了还是聋了!

陛下禅让,此时我大明国君便是郕王。

你等怎敢....”

话音未落,寒光一闪。

紧接着鲜血喷涌,说话那人已经是人首分离。

“大胆!”孙太后怒声咆哮。

“哀家辅政大权可是先皇亲自授予的,你们这是做什么。

难不成是想造反不成!”

“我等,只听陛下号令。”

血浮屠首领惜字如金。

哪怕对面的孙太后是二品小宗师,可血浮屠依旧寸步不让。

一时间冷厉目光,透过铜兽面具,死死盯着孙太后。

“樊忠何在!”

“末将在。”

“血浮屠造反,意欲谋害郕王。

还不赶紧拿下!”

闻言,樊忠看了眼旁边的血浮屠。

随即走到于谦等人身旁,道:“太后,末将也只听陛下的旨意。”

“反了,哀家看你们是要反了!”

没有理会孙太后的咆哮。

血浮屠看向朱祁钰,再次说道:“奉陛下旨意,送郕王前往封地。”

“不行....”

胡太妃刚要上前,几名血浮屠的长刀已经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尽管看不清血浮屠的脸,但众人依旧能感受到他们周身散发的阵阵寒意。

“送,郕王殿下就藩!”

语罢,两名血浮屠架起朱祁钰便朝殿外走去。

而后,血浮屠首领似乎有意嘲讽孙太后,故意说道。

“我等皆是奉陛下旨意,请郕王殿下就藩。

先皇也有命在先,若有外戚擅权,我等可循祖制诛杀。

还请太后,太妃自重!”

语罢,血浮屠尽数离开,就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可是孙太后,却失去了一个制胜的关键。

没有郕王朱祁钰,那她便是外戚篡权,便是逼宫的罪人。

而满朝文武,除了自己身边还有几个没实权的小官。

杨士奇、于谦、樊忠等人尽数站在了对面。

“请太后自重!

迎请陛下主持大局!”

于谦朗声说道。

随即身后朝臣跟着高喊。

“请太后自重。

迎请陛下还朝,主持大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持刀人:徐晓模板,人屠英宗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