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大同城。
得知瓦剌大军正从浑奈河朝大同进发,众将官纷纷请战。
“将军,出城迎战吧。
不就是些鞑子吗?我大同守军还怕了他们不成?”
“是啊,将军。
陛下可在京城等着大同的军报呢?”
闻言,陈文荣无奈扫视众人。
京都发生的事情,他自然还不知道。
可眼下瓦剌大军来犯,京都那边肯定没有处置张克俭。
“将军,出城迎战吧!”
“怎么应战?”
陈文荣赫然起身,眼神凶狠看向那名将领。
“请战请战,我也想打!
瓦剌这群娘希匹,天天在城外耀武扬威,你觉得我不想打吗!
可现在怎么打!
对面少数二十万大军,就咱们这点人,守城还行。
主动出击?那不是把大同城拱手让给他们吗!”
“那我们也不能干坐着吧。
瓦剌大军可已经兵过浑奈河,用不了多久就能抵达大同城下。”
“娘的!”
陈文荣一时气急,右手握拳狠狠砸在帅案上。
“陛下肯定不愿处置张克俭,所以瓦剌才兴兵的。
对面出师有名,你让我怎么打!”
听到这话,众人请战的热情瞬间被熄灭。
张克俭的罪行在大同城是人尽皆知,这些将领自然也不愿为了张克俭出生入死。
古代战争,因为通讯不发达等种种原因,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师有名。
大军出征,若没个正经由头,怎么让手下士兵卖命。
特别是那些普通将士,若非保家卫国,谁愿意豁出性命。
贸然出城迎敌,定然军心不稳。
临阵溃散,甚至临阵倒戈都可能发生。
“都是这个张克俭,若是不然,本将军肯定带人冲杀!”
“怎么就因为我了!”
闻言,众人齐刷刷将目光看向门口。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张克俭非但没有受到处罚,现在竟然又回来了。
“国舅...国舅爷,你怎么回来了!”
张克俭瞥了眼陈文荣,没有言语,径直朝帅案走去。
“陈将军,你刚刚说,大军来犯,都是因为我的过失?”
帅案后,张克俭瘫坐在主位,看向陈文荣一脸不屑道。
“国舅爷,末将失言。
请国舅爷处置!”
见陈文荣向张克俭请罪,周围将士心里满是不服。
可张克俭毕竟是国舅,就算现在恬不知耻的坐在帅案上,他们也没有一点办法。
“罢了,陛下交代过。
我不仅不能治你的罪,还要向你谢罪。”
不等陈文荣反应过来,张克俭蓦然起身,冲众将深深鞠躬。
“多谢各位将军宽仁大度。
陛下也是考虑到各位戍边将领的颜面,才没有治我的罪。
张克俭,在此谢过。”
“陛下他....”
“陛下说了,若是因为瓦剌一面之词,便处罚在下,那便是辜负了在大同戍边的各位将军。
为了和睦大明和草原各部,陛下还下旨迎娶也先义女青鸟。”
“什么!”
听到朱琦竟然要娶青鸟,众人立马就不乐意了。
“这怎么能行!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怎么能为安定边疆,就娶瓦剌的女子。”
“守卫边疆,虽死而已。
请国舅速速回京,规劝陛下。
末将等在大同定然死战,绝不退却。”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陛下不忍看见各位将军和将士们死伤,已经下旨了。”
“是末将无能!
戍边这么久,非但没有打压草原部族,还让其日益壮大。
让陛下蒙羞,末将陈文荣,以死谢罪!”
陈文荣一脸悲怆,面前京都的方向默然下跪。
随即长剑出鞘,说着就要拔剑自刎。
见此情形,张克俭也知道现在就是朱琦说的时机正好。
“陈将军且慢!”
“陛下虽然仁德,可瓦剌人却变本加厉。
非但没有将也先义女送进宫内,还斩杀瓦剌使者五百人,意图转移陛下注意,栽赃我大明。
不仅如此,被陛下识破诡计后,他们竟刺杀大明官员!”
“什么!”
陈文荣表情愤慨。
震怒之下,三品武者的气势迸发而出。
而他踩着的地面,竟也裂出几道口子。
“瓦剌人竟如此不知好歹!
请陛下放心,也请国舅放心!
末将这就带人出城迎战,让瓦剌那群宵小知道,我大明王师也不是吃素的!”
语罢,陈文荣握着长剑便往门外冲去。
“将军,将军息怒。”
身旁将士连忙阻拦。
“若我们胜了也好说,可若我们败了,那不是将大同城拱手让人吗?”
闻言,陈文荣脚步微滞。
“管不了那么多了!
本将率领一万将士出城迎敌。
若是本将军回不来,大同城防务交于国舅爷处理!”
主辱臣死,这道理深深刻在这些人脑中。
陛下被羞辱,大明被算计。
他陈文荣就算死,也要杀出大明的骨气来。
“将军,一万兵哪够?”
张克俭见时机成熟,继续说道。
“陛下早就调福州二十万备倭军前来,在下进城时,二十万大军也已悉数抵达。
不仅如此,陛下还让我带神机营三千人,红衣大炮一百门前来助阵!”
听到这话,陈文荣表情愈发亢奋。
大同城防坚固,要想攻城,瓦剌大军必须要以五倍之兵力碾压。
而如今加上城内的五万守军,此时大同城已经有二十五万大军,还有一百门的红衣大炮。
别说守城了,就算是全歼瓦剌也不是没可能。
“众将听令!”
随着陈文荣一声令下,众人纷纷下拜。
“二十万备倭军,长途跋涉,暂是留在城中修养。
前军都尉,右军都尉,本将军命你二人各率一万守军,埋伏左右两翼。”
“领命!”
“其他诸将,将神机营安置城门前。
瓦剌贼人胆敢来犯,本将军让他们有来无回!”
“末将领命。”
语罢,陈文荣看向张克俭道。
“国舅爷,此次伏击我只用大同城内的五万守军。
战斗开始后一炷香,您带二十万大军杀出城门。”
“张克俭领命!”
见张克俭回来后跟换了个人一样,陈文荣心里愈发敬佩远在京都的天子。
报国为君的心思愈发强烈,陈文荣提起长剑便朝城门外走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