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虚抹了一把汗水,老板已经搓着手等待宝贝亮相了。
王小明伸手进口袋一阵乱摸,从藏着的锦袋里拿出一个玉盆,老板刚端起来准备查验,却见王小明还在那里掏。
刀枪剑戟、瓶瓶罐罐、玉石一大堆、铜器八九件,满满摆了一地。
老板目瞪口呆地看着满眼的宝贝,擦着额头的细汗开始端详。
这个不错,这个也是好东西,那个也不错。
老板叫来老朝奉,胡子一大把的老朝奉拿起宝贝就不松开,摩擦着一件又一件就像抱着年轻的女子一般。
大口袋瘪了,王小明又拿着一叠银票走了出来,狗蛋又拿到了一些小玩意,瞬间就没了刚才的疑惑。
同样的办法进出好几个典当行、古玩店。
日头已经偏西了,是该回去了。
王小明摸了摸怀里的锦袋,怎么还有这么多啊。
恨恨地将口袋丢在一边,买了好多好玩意塞进狗蛋挎包里。
小吃零嘴又包了一大包袱。
粮坊的粮队已经没多少了,狗蛋爹倚在驴车上等着他俩。
狗蛋果然是好兄弟,并没有透露他们去哪,只是举着挎包炫耀着一天的成果。
狗蛋爹埋怨王小明不知道持家,买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
今天的行情很好,大伙的粮食差不多都卖完了,牵着驴车向镇外走去。
乘着驴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金晃晃的太阳已经下沉了不少,大伙吃着小吃磕着零嘴,欢声笑语一路向南。
王小明感觉有些奇怪,几次回头却没在后面的丛林里看到什么。
夕阳还差一点就要落山了,驴车才慢慢悠悠地踩着满地红霞回到了村子,村民们早就等在村口了。
最先跑出来的小孩子,一个个蹦蹦跳跳地被抱上驴车,吃着包袱里的零嘴咧嘴大笑。
狗蛋将挎包里的玩意倒在板车上,小孩子们轰的一下炸开了,拿着珍贵的小玩具向村口的大人显摆,琉璃做的小动物在晚霞中变的晶莹剔透。
斑斑光点落在他们笑颜如花的脸上。
大人们直呼太贵重,让孩子们还回去,狗蛋却拍着胸脯打包票,今天的消费全部由游所为买单,拿着就是了。
村民们的感情是真挚的,朴实的,得了好处还直埋怨王小明败家。
王小明喜滋滋地接受着大伙的劝导,不留痕迹地看向村外,暗下来的大地上似乎很平静。
今天的村头格外热闹,小孩子们撒着欢乱跑,美味的小吃伴着蒸熟的窝头,别有一番滋味。
王小明先一步回到家里,将锦袋里剩下的东西全部洒进地窖里,玉佩放在灶台边,撕开半边图纸露出凹槽,银票和碎银放在柜子底,裹着被子蒙头就倒,怀里却抱着那面铜镜。
长夜漫漫,皓华铺地,黄狗都打着哈欠睡着了,只有王小明还醒着。
他在等,等那些一直尾随粮队的人。
王小明很奇怪只有自己发觉了他们的存在,或许是上次从鬼山上活过来的时候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院子里响起窸窸窣窣的动静,地上有脚步轻踩的声音。
来了。
王小明半眯眼睛打着鼾,告诉来人屋里的自己已经睡着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一次性把那些东西全部出手,还不惹人怀疑呢?
很简单,那就是让人把它们偷走。
抱着铜镜只是以防这些家伙夺宝了还伤人。
一个黑影在窗前听了会,发现里面的鼾声平顺均匀,是深睡的迹象。
银晃晃的小刀摇开门栓,特意上了油的门没有发出一丝响声。
黑影拦着月华走进来,大致观察了一下屋里的情形,从怀里掏出一根细香,点燃之后将烟气全部扇到王小明口鼻间。
王小明很配合地深吸两口。
那人见状放下心来,向屋外招了招手,一下子窜进六条大汉,全都是黑衣蒙面,腰间束刀。
王小明很怀疑他们的专业程度,你这迷香是不是过期了啊,我这还没晕过去呐。
要不要这么业余,你们可是大盗啊,就不能花点钱买点好的迷香吗?花点,花不了多少,哪怕偷呢?
要说他们不专业吧,一下子就找到了灶台。
玉佩扣在凹槽里,灶台震着地面移开了,七人大盗吓了一跳,生怕这么大的动静把床上的王小明吵醒,还好,睡得依旧香甜。
一人吹亮火折子丢进地窖,试探许久倒是没发现什么机关,反而是反射的亮光让他们心动不已,两人留守,五人下窖。
不过片刻,下面由冒出一个头来,冲上面两人低声道:“发财了。”
这下子坐不住了,七人全部下了地窖。
王小明美美地在床上打着鼾,七个人一直搬到天空泛起鱼肚白。
应该是搬空了,最后出来的人喘着粗气,连口巾都打湿了,轻轻抠下凹槽里的玉佩,在手里颠了颠。
“老大,喜欢的话一起拿走,看着像是一块宝玉。”
“算了,下面都搬空了,给他留件吧。”王小明吃了一惊,竟然是个女子声音。
七人走出房门,临离开前,最后出来的那个女人竟然在王小明脸上用力捏了一把,确定他没醒,才把玉佩放回原处,轻轻掩上房门。
好家伙,拿我东西就算了,还吃我豆腐,现在的大盗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院子里响起吱呀的轻响,好嘛,这下连唯一的板车也搭进去了。
直到那群人离开很久,王小明才渐渐坐起身子,揉着发痛的脸,这一晚上可真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都没有乱动一下,半个身子都压麻了。
在窗纸上捅开一个小孔,收拾的真干净,连脚印和车辙印都抹掉了。
游永老爹,既然没有告诉我地窖里的东西,那让人偷走也就没什么大不了吧。
咱就是普通人家,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现在总算可以安稳地睡一觉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卖粮日了,王小明和狗蛋再去了一趟青阳镇,这次没了负担,玩的那叫一个开心。
几乎是吃遍了青阳镇所有馆子,还打包了很多。
大伙也猜到王小明或许是变卖了家里留下来的东西,不时劝他,王小明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这下想卖也卖不了了,地窖都空了。
下午回村的时候置办了两车货,家家都有份。
村头爆发出极大的热情,一帮大爷阿婆看着笑嘻嘻的王小明握紧了手里的拐杖扫帚,要不是人太多,早就向他这个败家子开打了。
今年粮食丰产,家家都有余粮,贩粮的钱财足够他们滋润好久了。
地窖里麻烦解决,痛快。
不着边际的事情都消于弥尔,痛快。
总算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了,痛快。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