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过后,刘琏的伤势痊愈。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刘琏发现常茂除了脾气冲点儿,人还是挺好的。
可能是常玉春多年征战,性子强悍,对他又很大影响。
再加上常夫人的溺爱,造就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
起初几天,他还十分不情愿帮刘琏换药,但久了之后也习惯了,还经常给他分享书院的新闻,二人慢慢熟识起来。
这天,朱标又来看刘琏,看他脸上越来越好,也放心下来。
他也感觉出常茂的改变,看来这步棋走得对,刘琏和常茂待久了,相互影响。
常茂多了一分沉稳,刘琏也变得开朗了,这正是他想看到的。
刘琏继续到书院上课,有了这段时间的相处,即使没有朱标的威胁,常茂也开始帮助刘琏练习骑射,刘琏也会指导读书。
书院的人都惊讶的看着形影不离的二人,本来以为他们会变成仇敌,没想到还处出感情了。
真是不打不相识啊。
至正二十二年三月,驻军洪都的原陈友谅降将祝宗、康泰举兵叛乱。
朱元璋震怒,派徐达带领汉阳的军队攻打他们。
而朱标则跟随刘琏来到城外刘家的庄子,准备开始试种。
由于庄子离金陵较远,二人选择骑马过去。
好在刘琏在常茂三个月监督下,已经完全掌握了骑射。
当然,肯定不能跟朱标比,但如今已经达到了中上的水平。
再加上练习了朱标给他的内功心法,如今他的身形越来越挺拔魁梧,完全不是当初那个文弱书生。
二人刚下马,庄子的管事就迎了过来,他欣喜的看着刘琏。
如今,少爷已经长高长壮了不少,打心里替他高兴。
“文伯,好久不见了。这庄子才买不久,以后还要麻烦您多多操心了。这是朱公子,是我非常重要的朋友,等下你找几个老农来见我,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吩咐。”
刘琏吩咐完,带着朱标去书房休息。
庄子被大量土地包围,虽然赶不上金陵城的院子,但看上去干净典雅,看着让人身心愉悦。
刘家带了十几位常年为他们种地老农过来,专门负责试种。
不一会儿,文伯带来几个老农,跪在地上等着刘琏吩咐。
“让他们起来吧,怪累的”
虽然已经穿越过来一年多了,但朱标不习惯别人跪来跪去的。、
“大家都起来吧,这个庄子是今年才置办的,以后我准备在庄子种些新鲜玩意儿,你们都是种地的好手,等下朱公子会大概讲一下注意事项,文伯用笔墨记起来。以后还要安排人把种植过程中的情况记录成册,送到金陵。有空的时候,我也会过来瞧瞧进度。”
接下来,朱标拿出带来的红薯和玉米,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各种情况。
文伯也仔细记录,虽然很好奇这到底是什么?
但刘伯温早写信让他不要乱问,乱猜,同时还要求带去的农人要靠得住,必须对庄子里的事情保密。
文伯已经来刘家几十年了,既然主子都吩咐了,他肯定照办。
等朱标讲完再看外面,已经接近黄昏了,要是不赶紧回去,就只能过夜了。
朱标可从来没在外过夜过,而且也没有提前告知家人,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的。
二人赶紧骑马赶回金陵,傍晚方才回到家。
刚到门口,大牛赶紧过来迎接。
“公子,你终于回来了。今天是徐元帅夫人的生辰,夫人还没回来。上位罚二公子跪了一下午了,还没消气呢.您赶紧去劝劝吧。”
朱标来不及歇息,赶紧过去瞧瞧。
只见二弟朱樉正跪在书房外,整个人都昏昏沉沉,随时都可能倒下,样子十分可怜。
而二虎正在给朱元璋按摩头部,想来最近事情太多,操劳过度。
拜见朱元璋后,朱标开口问明缘由。
原来是朱元璋偶然看到朱樉,想检查下他最近的功课。
结果发现朱樉学了小半年,居然没有任何进步。
立刻叫来院长,问了下他最近成绩,几乎是倒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朱标也是五岁开始跟宋濂学习,从来没让他操心过,而且各个老师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朱樉却是倒数,这还得了,肯定是贪玩造成的。
因此就将朱樉打了一顿,让他一直跪着。
朱标无奈的看着朱元璋,好不容易二弟不怕他了。
这么一罚,估计以后更怕他了。
朱樉也才六岁,在现代都孩子幼儿园呢,能学到什么啊。
但他总不能告诉朱元璋,他是小孩子外表,成年人的灵魂吧。
“爹,您还是先让二弟起来吧,等下都饿坏了。娘回来要是看您罚的如此重,肯定要跟您吵架的。”
“咱怕她?咱辛辛苦苦打仗,就是为了你们以后有好日子。结果他只知道玩儿,不思进取,白费了咱的苦心。标儿,咱没读过书,就指望着你们能把咱缺的补回来,结果他如此不争气,气死咱了。”
说着,又想冲出去给他一顿揍。
“爹,二弟只是太小了,要慢慢来,以后我会多抽时间给他补课的,你就放过他吧,明天还得上学呢。标儿保证带好他,您就让他起来吧。”
朱元璋也不好再打,要是打坏了,马秀英估计得跟他拼命。
咱这不是怕她,只是不行引起冲突而已。
看朱元璋没再说话,朱标赶紧让大牛把朱樉抱了下去。
ps:新书求收藏,求一切支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