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死神:百年前,当上十二番队队长 第三章 斩魄刀鬼道之书

回到十二番队,在涅茧利的配合下,叶山彦很快就完成了工作上的交接。

叶山彦也没有下什么新的命令,十二番队以及技术开发局早就有了固有的工作模式,只需要照旧就行。

安排好后,叶山彦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宿主:叶山彦

种族:人类

职业:死神

天赋:直感(A)

能力:斩拳走鬼、灵体与肉体自由转换

灵威:三等(队长级)

物品:本源掠夺卡(未使用)】

叶山彦看着自己的系统属性面板,然后陷入沉思。

十一年前叶山彦被这个简易系统带着穿越来到死神世界,然后系统给予了叶山彦两张本源卡。

一张是本源塑造卡,另一张是本源掠夺卡。

其中本源塑造卡的作用是给叶山彦塑造一种能力本源。

这张卡在穿越那天叶山彦就直接用了,然后爆发的灵压被当时十二番队里负责监控尸魂界异常灵压的修多罗千手丸监测到。

之后修多罗千手丸找到了叶山彦,确认了叶山彦是刚来尸魂界的灵魂后,就把叶山彦安排进了真央灵术院学习。

叶山彦也在那时通过发放的浅打获得了斩魄刀——鬼道之书!

鬼道之书,始解之后如同其名就是一本书,上面记载了这个世界现有的包括里鬼道以及禁术在内的所以鬼道修炼方法。

不仅如此,一旦有人新创出一种鬼道,那么鬼道之书就会自动收录那个鬼道。

这些都只是鬼道之书的基础能力而已,鬼道之书对于叶山彦的实力也会有很大增幅。

始解状态下鬼道之书能够让叶山彦使用鬼道之时直接瞬发,就算不咏唱也有着平时完全咏唱的威力,接上咏唱后威力还会提升五倍,损耗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如果刀灵现身与叶山彦一起咏唱,那么威力还会再次翻一翻。

也就是说,叶山彦始解状态下,使用鬼道时不仅消耗是别人的五分之一,就连威力也最高可以达到别人的十倍!

可以说只要叶山彦想,现在的他可以直接转到鬼道众当上大鬼道长。

昨天进行队长资格考核时,四番队队长卯之花烈也问了叶山彦为什么不去鬼道众,毕竟鬼道众其实与护廷十三队平级,大鬼道长地位也与总队长同等。

(鬼道众与十三队还有隐秘部队一样,是直接隶属于中央四十六室,鬼道众与隐秘部队并不是十三队的下属机构,之所以看起来是这样,只是山本老头太厉害了)

不过叶山彦对于鬼道众并不感兴趣,回答时也说了更喜欢待在技术开发局。

几个队长也没有请求,都尊重了叶山彦自己的选择。

说回斩魄刀,叶山彦的卍解拥有两种基本形态,类似于型月世界中的固有结界。

第一种形态名为鬼道图书馆,叶山彦每学会一个鬼道,那么就会出现一本书摆在书架上。

如今叶山彦已经把所有真央灵术院教导的除回道外的两百九十八个鬼道学完,也就是说图书馆内已经有了两百九十八本书籍。

而这些书籍的无论是哪一本,都能够爆发出叶山彦全力使用五龙转灭的威力。

也就是说,一旦叶山彦把敌人收纳进入鬼道图书馆内,那么等待敌人的就是包括叶山彦以及刀灵在内一齐使用的三百个五龙转灭!

(书有两百九十八,叶山彦与刀灵是两个,加起来三百)

第二个形态名为鬼道回廊,在这个状态下,无论是叶山彦还是叶山彦选定的敌人都只能使用鬼道进行战斗,其他能力就算是平砍也无法造成伤害。

可以说这个能力专克黑崎一护那样的莽夫,但是面对浦原喜助以及蓝染之类的鬼道高手就难了。

据刀灵所说,要是叶山彦足够天才,那么还能够开发出其他形态。

不过叶山彦如今没有眉目,还在老老实实与刀灵学习其他鬼道。

虽然叶山彦学完了序列号九十九的缚道和破道,但其实这两百九十八个鬼道只是占了鬼道之书记载的一半而已。

其中不算强,但是效果奇特的鬼道就占了两百多个,更别说最重要的二十个里鬼道以及七个禁术。

(鬼道不可能只有序列中的那些,排序也只是根据威力和效果挑选出来排序的,至于里鬼道和禁术有多少个原著没说,但想来其实并不多)

此时,叶山彦拿出本源掠夺卡看了起来。

本源掠夺卡可以掠夺一种能力本源,如果直接使用,那么叶山彦就会随机获得另外一种能力。

但是这种方法太过于随机,叶山彦并不打算这么用。

毕竟随机的话要是获得了好能力一切都好说,但是要是能力很弱的话叶山彦又不甘心。

这大好的金手指,如果废掉了谁接受得了?

第二种使用方法就是对着尸体使用,这样就能掠夺尸体所原有的能力本源。

可是十一年下来,叶山彦都还没有想好要选择那一种能力。

不过备选已经有了,那就是一只虚,一只能够斩去记忆的虚!

这只虚原本是在浦原喜助手中,但是因为浦原喜助走的太匆忙,这只虚现在落在了叶山彦手中。

但叶山彦至今都还没下定决心要不要直接掠夺那只虚的能力。

“唉……”掠夺卡在手中转动,叶山彦长叹了一声,最后还是把掠夺卡收了回去。

距离剧情还有整整百年世界,叶山彦可以慢慢寻找合适的能力进行掠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死神:百年前,当上十二番队队长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