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石林一家人就迁进了林奶奶的户口上。
户口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没想到吧?
石林也大开眼界,只能说:林奶奶威武!
迁了户口,当然要请客。
村长、队长也是必须要请的,除了是现管,人家也确实帮了忙,写了证明。
也得让左邻右舍知道下吧,所以刘王两家也需要请,再加上王书记和石连胜叫的李处长,那就不少人了。
石林和石连胜拉着架子车去了鸽子市,五斤五花肉、两只大公鸡、两只野兔,还碰到个卖蛇的,价钱不贵,正好河叔会做蛇羹,也买了几条。
柴米油盐酱醋茶,也都需要添置。
鱼、蛋、鳖、虾的已备。
夏天,地里蔬菜也不缺。
散装的白酒买了十斤,应该够。
糖果、果干和花生、瓜子也都买了些,看了一圈,没什么可买了,他们才拉车回家。
家里也一片忙活,石佳、林新慧、林奶奶,包括后院的刘大娘、二妞婶(刘家儿媳妇)刘贵红和王家的儿媳妇小招婶都在忙活。
洗菜的、烧水的、扫地的、抹桌的个个没闲,见石林他们回来,都围过来挑了一样食材去处理。
连小新、媛媛、婷婷、大牛、大柱这些童子军也都分配了搬柴、打水、烧火的任务。
忙忙碌碌的很快就到了中午,王书记、村长、队长和李叔到的时候,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加上刘王两家的人,直接开了男女各一桌,热热闹闹的把迁户酒喝完了。
这酒一喝,石林他们就等于有家了,是有跟脚的人了,再不会被说成盲流了。
户口办好,石连胜就赶紧的在村里开了证明交给厂里。
他们在纺织厂也算少数有技术、懂知识的,符合优先条件。
再有李叔帮忙活动,终于是赶了个末班车,五十个转正名单里有石连胜和林新慧的名字。
石连胜:机修工、暂定六级、工资:三十二元、粮票:三十八斤、布票:六尺、肉票:三斤.....
林新慧:统计员、暂定五级、工资:二十一元五角、粮票:二十五斤、布票:八尺、肉票:二斤.....
是不是感觉太简单、太容易,也有些儿戏?
其实不是。
你们算算这里面的关系和成本。
林奶奶:用牺牲的林连长来作伐,代价不所为不大。她撑了一辈子,可从来没麻烦过谁的。所以这里面的恩情....
王书记:救命之恩,不得不报。没人追根问地的时候,都好说,一但有人....代价也很高。
村长和队长也是担了些须责任的,所以请客的时候石连胜也是很诚心的敬酒,表达了本分做人的原则。
再说李叔。别看李叔只是个后勤处长,但厂里的方方面面都和后勤方面有联系,所以李叔在厂里也是吃的开。
人家一是,报恩情。二是,经过两年的接触,知道石连胜和林新慧的为人和秉性才竭尽全力帮扶的。
而石连胜和林新慧在这两年里面,也是认真工作、主动加班、积极表现,才赢得了职工和领导的好感。
这里面缺一不可,所以才会水到渠成。
所以大家还觉的简单、容易吗?
好了,这些就不再细说了。
石林在这十来天里也是收获满满的,空间里收割一次玉米和麦子。产量都有两千多公斤,已经储存到了粮仓里。
土豆和红薯也又收割了一次,现在四个粮仓都堆放了粮食。
还发现粮仓有储存功能,不管是土豆、红薯的七千多公斤,还是玉米、小麦的两千多公斤,放进去都是薄薄的一层。
蜂蜜也割了十多斤,都用竹罐装好,放到了储蓄间的货架上。
货架也有储存和保鲜的功能,特意放了些外界的青菜进来,到现在还是水灵灵的。
小鸡也长大开始下蛋,它们的伙食可老好了,石林隔两天就会捞些小鱼小虾喂它们,所以下蛋量和个头都很不错。
小鸭子也长大了,石林散养到了小溪边,让它们自己找食吃,没有特意的喂养。
现在竹栏里养的是鹅,它们长大可是很凶猛的,还有攻击性。
小溪里的渔获也都长大,开始繁殖了。
鱼群密密麻麻的在溪水里呼啸而过,之所以养鹅,就是免得它们泛滥。
空间里的收获多了,石林就想着去城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找个销路,也顺便看看现在的北京城是什么模样。
但石连胜和林新慧的正式工没解决,石林就不敢乱跑,万一碰到什么麻烦事,他们的转正就得泡汤。
所以石林这段时间可是老老实实的去芦苇荡抓鱼,卖钱。
这样还真没人注意,就是看到了,人家觉的是小孩子的玩闹,顶多能换点酱油钱。
他们可不清楚这里面有多大的利益,但石林还是嫌弃赚钱太慢。
所以他一直在慢慢的减少着抓鱼的数量,为的就是能抽身去开发卖粮的买卖。
抓鱼卖鱼太花费时间,一整天都不得闲。
石林这段时间也谨慎的在鸽子市里收粮票、酒票、布票、肉票、工业票等等,只要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他都收。
还在慢慢的往空间里储备物质,柴米油盐酱醋茶,香皂毛巾雪花膏,锅碗瓢勺,衣裤袜等等....
只要是价格合适的,石林都储备,确实花了不少钱,也只剩下不到八百块。
现在石连胜和林新慧转了正式工,石林就打算晚上和他们商量去城里的事。
结果石连胜、林新慧先和他们说了上学的事。
户口落实了,石连胜和林新慧也成了正式工,石佳、石林他们就能在厂办学校上学了。
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他们能被安排工作和转正,认字识数可是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他们转成正式工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去解决石佳、石林他们上学的问题。
工业园里有育红班、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两天他们都已经给石佳、石林、石新、石媛和石婷办理了证明,报上了学校。
媛媛和婷婷去上育红班。
小新应该去一年级,石林和石佳则需要考试,然后根据成绩分年级。
石林很无语,他倒不是反对上学?
反而很支持,但也只是支持石佳、小新、媛媛、婷婷,他们去上学。
自己二十一世纪的重点大学都上过了,再去上小学?
根本坐不住的,好吧!
但他没有反驳的理由,只能先苟着。
石佳、小新、媛媛、婷婷听说能上学,很兴奋。
即能上学,还能和父母一起上下班。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路程的问题。
家里到工业纺织园确实有点远,石连胜和林新慧平时都要走半个多小时的。
媛媛、婷婷肯定走不动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