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除夕已过,樊清漪又大了一岁,其父樊侍郎也有了为女儿觅得良婿的想法。
他只有这么一个嫡出的女儿,自然是格外疼爱一些。他决定今年好好留心一下世家公子,只求人品贵重,呵护好他的掌上明珠。
樊家闺阁内,自上次再见李知州之后,樊清漪的心里一直很是苦恼。她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她想嫁给自己中意的人,但是李相之子何其贵重。思来想去之下,她还是同哥哥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哥哥说他先去问问父亲的意思。
瞌睡来枕头,樊洛中这边才开口,樊父便心喜道:“清漪心仪之人是哪家公子,你快说来听听。”
“李相之子,李知州。”樊洛中耿直的说道。
户部侍郎一听,李相之子。脸上的笑意便淡了下去,思索着这件事,李相位高权重,清漪若嫁过去,怕是只能当个妾室。实属委屈,自己的掌上明珠怎能如此呢?
反应过来之后便道:“不可。这件事我会让你母亲去劝慰她的,你便不要再插手了,另外你妹妹现在不比以前,你要好生看顾她,不要再胡乱出门了。”
樊洛中一听,了然。其实他也料到了父亲的想法,只是他本少年臣,涉世未深,一直在工部研究水利一事,心性上是比较单纯的,认为家族门楣在心意相通面前是没那么重要的。
但是他不会去反驳,他是儿子,需要尊重自己的父亲。便回了声是就离开家了,他要去工部避一避,这些天可能都得要睡在工部了。
是夜,樊府内,闺阁之中传来樊清漪的哭闹声。
自上阳宫宴之后几日,三朝使臣便打道回府了。
东须城内,治疗时疫的方子送来之后,医修们便尽全力的在煎药分发给那些染病的人。
几日下来,上川国的士兵损伤并不严重,他们大多数都熬到了药到的这一天,在恢复了力气的第二天,便撤出了东须城。
上阳帝下达旨意,指派在东臾城镇守的将军齐进,接管东须城。
齐进此人幼年在皇宫长大,当太子郎珅的侍卫。年少时就表现出极为好战的心性,常常和宫里一些比他大许多的侍卫打斗,经常出其不意,占尽上风。
上阳帝郎芜看中他的能力,便着人教他读孙子兵法,结果人齐进摇了摇头,道:“我不必听古人云。”
上阳帝便换了个法子,直接把人丢军营里去了。
吃了几年苦头的齐进,桀骜之气不减,听闻上川侵犯东须,已长成少年的他,一直向上阳帝递信,希望可以上战场杀敌。
奈何郎芜并不信任他这个连孙子兵法都敢藐视的小娃娃,便根本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直到吕相进言。
原来在齐进呆的那个军营里,曾遭山匪劫杀。
许是之前一直是太平之地,士兵们认为即使闹灾荒,也不关自己什么事。没有警惕心的一个营地,夜半时分,士兵们在美梦中人头落地。
而齐进居然杀出重围,本就是乱民偷袭营地,齐进借着弩箭、火球、刀枪等兵器陷阱,竟将闯入的人通通歼灭。
此事一出,上阳帝略为改观,这少年有将相之才。便同意了派他去东臾城。如今正好顺水推舟,让他管着东须城吧,有协议在手,太平无事。谁都一样了。
齐进自然也了然于胸,他虽有怀才不遇之感,但好歹现在自己手下也有兵了,天天带着他们一起拉练,等战便战!
不过齐进这人不懂其他事情啊,他心里只有跟战争有关的那些东西。
所以他接管东须城时,并未去清查百姓之中,有哪些人染上时疫需要治,要怎么隔开未染病的人,有哪些事情需要处理。
上川国走的时候可是没有管这些百姓的,在上阳吃了一肚子亏,哪还有给他子民安置的道理。
齐进已到城中三日,跟他一起来这的,也都是些苦哈哈的武将。
所以当医修不够,场地不够,药材不够,这些问题向他袭来的时候,他人都傻了,只能写折子。
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他又想从邻边城池借药材。
为什么说借呢,因为每座城池每年都是要上缴税收给朝廷的。
其实这些本也不该归他管,百姓民生应该是地方官管的,只不过东须城地方官死在了失守城池的那一刻,和镇守的士兵们一起英勇就义了。
此刻新官还未到,问题先到了他手上。
正当愁眉不展,一群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听着医修们的抱怨时,新官上任!
乱七八糟的东须城,来了一个清瘦的年轻人,他屈身一礼,对着齐进道:“下官徐临漳,见过齐将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