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皇上,微臣不愿登基! 第二十五章 真百姓的钱如数奉还!

其实封建时代,除了少数门阀大家垄断了教育的人,

大多数平民百姓认几个字都很稀罕了,

这没经历过亡国之痛的普通禁军,又有几个真懂什么忠君爱国的?

但他们只知道王弼策、赵正直这些混蛋把控军粮的时候,

那是朝不保夕,一天两餐都是半饱,全军饿得面黄肌瘦,

这一下皇上亲自保证了这些人的饭碗管饱,

就现在拉来的粮食酒肉都作不了假了,

一下子真就人人喊万岁,个个谢皇恩了。

反正现在叶麟秋手上多得是银,有的是粮,

他又不是那些毫无人性屯粮贪图暴力的奸商,

粮食全放在青石宅子里不说浪费,每年都有的梅雨季节叶不知道要损耗多少,

只用一些粮食就能获取这些军心,何乐而不为呢?

反正从穿越的第一天开始叶麟秋就彻底丢了牌理,

从来没考虑过什么武德,今天只是比平时放飞了一点,

皇帝对自己绝对信任,唯一能依靠的也就他本人,

又何必再去考虑什么兵部尚书的权力和面子?

直接从军心上下手,这一下叫真釜底抽薪了!

兵部尚书王弼策和执掌粮饷的赵正直看军心已定,

也怕叶麟秋认真追问起过去军粮的明细和去处,

只能趁他们还没找上来,灰溜溜地逃出了禁军营。

其实这个时间的大明,官员们还继续在朝廷里当官,

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皇帝,出了皇宫什么也不是,

田产地税盐铁乃至兵权,都和皇帝一点关系没有,

全给他们分了,都是人家的私有物,

皇帝只能收那都快兼并没了的自耕农的税,

还得每年分拨钱粮给这些喂不饱的官,

但今天叶麟秋这一出,已经动到这些官员的底线了,

从这一刻起,这些人对皇帝就已经连表面恭敬都不愿了!

当天下午,在聚仙楼里,这两位兵部大员脸色和办丧事一样,

在一起坐在了聚仙楼里:

“赵大人啊,都是你啊,派了个骗子去杀叶麟秋,

结果人没杀成,人家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您手头那点油水啊,全都要给他夺过去咯。”

赵正直脸色黑得可以反光:

“想不到区区一个锦衣卫,居然真敢和我们如此硬来,

不管他背后是什么人,这次咱们也不能就此算了!”

王弼策冷笑道:

“老夫在西南那边,是养了一批义军,人数不少,

只是现在要他们进京勤王,一则路途太远,二来还差一分火候,

真没想到这些禁军的将领,都能为几个粮食反我们!”

赵正直说:

“卑职倒是和长白女真人联络甚多,

边关说,女真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只要他们能顺利过来,

这小皇帝和他们幕后的家伙,肯定可以揪出来!”

王弼策听了皱了皱眉头说:

“但他们要过来,得先过得了宁远,

可这次叶麟秋却绕过了赵兄的关卡,

直接将粮运给了方敬疾!姓方的那死脑筋,

可能就没那么好说话吧。”

赵正直说:

“这姓方的小子也确实让人头疼,不过女真人要来京城,

不走宁远,而是从燕山那条道略翻一翻,

还是可以自指京城的,燕山守将是王大人部下,

不知可否给女真一个进京勤王的机会?”

王弼策大笑道:

“这个放心,只要是为国家出力,

女真人也是我大明属国,他们来清昏君奸臣,

燕山那些人马,必定通情达理,不做为难的!”

就这样,兵部这两位大员,秘密商量好了引女真人入关的计划!

在他王弼策看来,只要天下钱粮财政大权能在手上,

谁来做皇帝,最后都会成为他们的傀儡,

却不知道无论是谁做皇帝,最恨的都是他们这类人!

而赵正直多年官场,始终没有混上一品,

来来去去都要对那些一品大员们点头哈腰,

他本来野心就大,人又贪婪,这一次引女真入关,

别人以为他只是借女真人对付皇帝,

而他却希望女真真能夺取皇位称帝,

成为女真人治下的第一汉贼,从此高高站在现在这些同僚头上!

就在这两个兵部大员还在商议引女真入关勤王的大计时,

京城里突然又出了一件万众瞩目的事情:

锦衣卫们在全城各处到处招贴:

因之前米市监管不力,连日米粮价起伏过大,

京城百姓亏损极大,凡半月内高价购口粮者,

可凭旧米市账目前来京城西街新市退差价,或折价换取等价粮食!

要知道这次粮价暴涨,无数百姓生怕断粮,

人人为了活命,倾家荡产买了充饥一天半天的粮食,

尽管叶麟秋开仓放粮施粥,救了不少人命,

可现在炒粮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不能一直放粮,

那些变卖的家产买的的粮食吃下了肚,

可变不回钱财,没钱的还是没钱,

管他是一两一石,还是六十两一石,

反正平头百姓就是家徒四壁,整个京城的人都是死气沉沉的。

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虽说人人都觉得官字两张口,有的进没的出,

可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这些身无文分的平头百姓,

也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西街那里走一趟。

而西街这条街原本是青石大人巧取豪夺全霸占了的旺市,

这条街上的商家八成和他有裙带关系,为青石赚钱的,

这一下青石倒台,树倒猢狲散散的,

几乎是京城最旺的街市已经被冷清了半个月。

如今叶麟秋就将这里布置起来成为新的米市,

并根据在旧米市刻意记下的账目,

为那些买了天价口粮的百姓退钱换粮,

只要证据确凿,账目清晰的,花了多少都原价奉还,

是取回银子还是按市价一两一石换粮,

都归百姓们自愿,就是没留下凭据的,

也按人头次可以略微退些银子熬过这些日子,

明末资本已经萌芽,只要能熬些日子,大多数人还是能有生路的。

这天退朝下来,李韦均经过西街回家,

却意外发现这条冷清了半个月的街道突然门庭若市,

人满为患,挤了一圈又一圈的人,而且还是十分老实地排队!

从来不屑了解街头告示和传闻的李大人,

也受到了影响,突然发现他家一个下人也排在里面,

忍不住走过去将这家伙拉了出来:

“汪方,你这是干什么?你怎么说也是我礼部尚书的下人,

是什么人不能让你先办,要和这些白身一般排队?”

那汪方说:

“哎呀,主人啊,这是叶指挥使新办的米市,

前些日子买了高价粮的人都能退回差价,

并且也开始卖粮了,说是皇上担保,粮价稳定呢!”

李韦均眼睛都睁圆了:

“这米市向来油水丰富,一家都吃不下,

是我们礼、刑、吏、户四部的人公共开设的,

这个叶麟秋一个人居然打算直接吃下来?他凭什么!”

汪方说:

“主人呀,您又不是不知道,

米市那下闹得都好几天不开门了,

现在这粮价是稳下来了,可没地方买啊,小人也有家人要吃饭的,

这地方有粮卖,听说还给补原来被坑的差价,

怎么说也得来看看是不?”

李韦均摸了把胡子喃喃地说:

“这一次全京城官上那一个叫血本无归的,

这叶麟秋就是神仙下凡一天也点不出那么多银子来,

哼哼,说是补差价,没银子补老夫看你怎么办!”

说着就看一个老人前感万谢地在锦衣卫的协助下,

拖了好十来大袋米出来,看那样子一袋有两百斤。

“哎呀,真是谢谢你们了,因为听说到处绝收,

小老儿把全部家产当了,二十两银子买了一石米,

现在居然真补差价,想来一家子吃饭,还是拿米的好。”

那个年轻的锦衣卫一边帮他把粮食搬出去一边说:

“老人家,不用谢,年景虽然不好,但粮食产量还在的,

以后这米市有皇上担保,价格不会随便涨跌的,

要粮来这儿买保管没事。”

老人一边雇车拉米,一边说个没完:

“好嘞,以后只来你们这买米,哪儿也不去!”

李韦均额头的汗水就滴了下来:

“汪方,叶麟秋是大风刮来的银子么,

全城这多买了高价米米的人,他真一个个补银子?”

汪方想都不想就回答:

“那当然,这些人有一个是一个,早来的都领完了,

就是这儿认人头,一家子多少口只能领一次,

那打算蒙混过关的是一个都没混到。”

李韦均点点头说:

“锦衣卫对京城户籍自然是了如指掌,

这事肯定是瞒不过他们的。”

突然想到自己买了百万石,这一下差价补过来,

那天大的损失不是回来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皇上,微臣不愿登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