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释经传 第一章 大唐释经始书成

小说:大唐释经传  作者:两个大笨牛  回目录  举报

故事要从宝地唐国说起。传说东方神州有一块宝地,自万物诞生之初便受日月精华洗礼,经过三万五千年的风吹日晒,终于吸足灵气。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宝地混沌消散,日夜分明,生灵开始繁衍,唐国的先人也开始在这片宝地安居。

可是宝地终究要被人觊觎,不知过了有多少个千年,域外的那些蛮族开始打起宝地唐国的主意。他们暗中联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冲进了宝地境内,妄图抢占这块宝地。

于是英雄便在此刻登场,他带领唐国的子民,赶走了这些野蛮的异族,他便是唐国的先王。

唐历1年,天下归一,唐国成立。先王武德充沛,爱民如子,唐国的百姓也因此过了不少年的舒坦日子。

唐历48年,权臣恶逆,官宦勾结,恰逢先皇陨落二代皇帝继位。二世继承先王之遗志,企图重整朝纲,可惜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最终匆匆赴死,只留下一片唏嘘。

唐历70年,年仅15岁的三世作为奸相的傀儡登上历史舞台。

唐历80年,奸相乱政,权倾朝野。官僚作风盛行,百姓不堪其扰,各州百姓无不哀声道怨。三世皇帝寝食难安,夜不能寐,终日大呼有恶鬼缠身。心腹大臣知其所忧,于是秘密上书道:长安城外化生寺内,有高人可为君解忧。

三世无奈可何,携后宫嫔妃及朝中心腹借口去长安城化生寺礼佛,实则借机出宫寻求高人指点。

等众人行至化生寺后,三世沐浴更衣,走至大雄宝殿,接过老方丈递过来的三支檀香,举至额头前,嘴里不忘念些晦涩的佛经,对着如来雕像毕恭毕敬拜了三下。

礼毕,众文官上前扶起唐王,却被尽数打发出去,只留他和方丈二人留在大雄宝殿。唐王见众人退却,上前拉住方丈问道:“大师贵为化生寺方丈,可知如何驱鬼?”方丈听闻此言笑道:“陛下何出此言?老僧修行多年,从未听闻世上有什么恶鬼之流,更不曾学会什么驱鬼之术。”

方丈见三世没有反应于是继续说道:“老僧观陛下脸色苍白,毫无血色,想必是最近寝食不安,结合刚刚陛下所说的恶鬼缠身,老僧以为,陛下应该是忙于朝政日理万机,难得片刻休憩,再加上后宫杂事繁多,致使陛下思虑过多,费心伤神,所以噩梦缠身,夜不能寐,错以为是恶鬼缠身。老僧这没有抓鬼的方子,但是补肾固精,宁神安心的药方倒是有一副,只需要枸杞、当归各一钱,加以……”

不等老僧说完唐王便打断道:“既然人都走了,就莫要再扯这些闲话。此处已无外人,大师有话但说无妨。”

方丈正欲开口,忽然大雄宝殿外传来阵阵喧哗,打破了殿内紧张的气氛。

“佛门清净之地,今日如何这般吵闹?”

“回陛下,今日是玄奘法师的水陆大会。听这架势,应该是玄奘法师上台了。”

唐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玄奘法师……玄奘……竟有这等声势。”

方丈瞥了眼唐王,似乎看小心翼翼继续道:“玄奘法师灵根过人,自小便熟读寺内各种经书,很多书甚至老夫都不曾读过。他素来天真淳朴,与世无争,假以时日定能修成正果,还望陛下成全……”

唐王听罢摆了摆手不耐烦道:“罢了罢了,你们这些和尚整天只会耍些嘴皮子功夫,什么天真纯朴,与世无争,朕今天倒要看看,这玄奘法师能说出什么花来。”

唐王说罢,便朝会场走去,方丈紧随其后,生怕生出什么事端。

二人刚到,便看见玄奘法师坐于高台之上与一乞丐辩难。

只见那乞丐高喊:“大和尚!你说的这些都是小乘佛法,虽能修身礼佛,但度不得亡者升天,终究只是个门外汉。”

未等玄奘开口,唐王先是一惊,心中不屑道:“这厮好大的口气,纵是我唐国传承上下千年历史都不曾听闻什么度亡升天,脱离苦海,他怎敢信口开海,夸下这般海口。”

“既说小僧这是小乘佛法,难道你还有大乘佛法不成?”玄奘不解。

乞丐洋洋得意:“那是自然,得我大乘佛法可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解百冤之结,消无妄之灾。”

玄奘猛然起身:“那这佛法现在何处?”

“唐国之外,西方极乐之地,天丽国”

“那我可能去取?”

“阁下若有大毅力,愿行十万八千里亲身前往天丽国,自然能取到。”

玄奘兴奋道:“好好好,待我今夜休息一晚,明日便启程前往。”

玄奘顾不得此刻水陆大会,急匆匆就要往住处去,却被乞丐拉住,只见那乞丐问道:“你真的要去?”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乞丐大笑道:“如此甚好,那我便送你两样法器,助你一路顺风。”

说罢乞丐将手里的九环锡杖递给玄奘,接着又脱去破烂外衣,露出一件锦襕异宝袈裟说道:“这两件法器专门赠与一心向佛的有缘之人,可保他取经之路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今日我将这两件法器都赠与你,盼你能够早日取经归来。”

说罢又将袈裟脱下交给玄奘,玄奘双手接过,刚准备道谢,却看见那乞丐顷刻间化作一缕青烟消失的无影无踪。

玄奘见状对着方才乞丐站着的地方行了个大礼,便转身回房准备行李去了。数米之外的方丈和唐王却都看得目瞪口呆。

片刻唐王缓过神来,喃喃道:“这大乘佛法……若真如他所说解冤消灾,超度亡者,那我唐国百姓何愁不能安居。”唐王说罢又转身看了眼身旁的方丈问道:“方丈在此化生寺修行近百年,自然见多识广,不知方丈如何看待此事?”

方丈苦笑:“依老夫所见,此事怕是没那么简单……且不说这天丽国是否真的有这什么大乘佛法,就算有若真有他说的这么厉害,那天丽有凭什么轻易给他?再者这乞丐早不来,玩不来,偏偏陛下刚出宫来我这化生寺的时候来,这未免也太过巧合……”

唐王点了点头:“此事确实蹊跷,不过若真能取来这度亡脱苦的大乘佛法,想必我唐国百姓也能再多过上几年安稳日子。”

方丈摇摇头微微一笑道:“依老僧看,陛下心系百姓实乃百姓之福气。可是光靠祈祷,光靠这虚无缥缈的佛法恐怕无法真正造福我们唐国的百姓……难道陛下真的相信这世上有什么所谓的菩萨佛祖不成?”

唐王仰天长笑大道:“你身为和尚难道不信菩萨佛祖?那你每还天念什么经?吃什么斋?”

方丈双手合起,念了句“阿弥陀佛”随后笑着说道:“老夫念经吃斋只为心中的佛,从来都不信这天上能有什么佛,也从来就不信这天上的佛愿意当什么救苦救难的菩萨。若真要说度亡脱苦,我想陛下不应该从什么大乘佛法上找。”

“哦?莫非大师有什么高见?”

“当年先王在世,驱异族,铲异己,呕心沥血数十年换来唐国如今的繁华。至少在老夫眼中,先王的所作所为完完全全称得上度亡脱苦,比起什么虚无缥缈的大乘佛法和佛祖菩萨,先王实乃我唐国之救世主,还望陛下昂扬斗志,不忘先王之遗志……”

“哈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方丈看事果然通透,朕今日听闻此言心中颇为畅快,还真要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陛下过奖。眼下陛下真正需要的人还在后院等待,陛下且随老夫来。”

这二人说罢,便一前一后往后院去了,此后方丈领唐王见了何人,说了何事那又是后话。

翌日,玄奘将一切打点完毕,身穿锦襕异宝袈裟,手持九环锡杖,骑上方丈弄来的御马,一路向西,出城取经去了。

“玄奘,此番取经路途艰辛,若真能取到便取,取不到这化生寺内众人也不会怪你。人生漫漫,精力终有穷尽,你莫要太过心切,反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切记,切记。”

“阿弥陀佛!方丈此言玄奘牢记心中”

玄奘与方丈告别后跋山涉水,大概走了有五年之久,途径各种异域风情,目前已走到西凉女国。

金銮大殿内,西凉女王端坐在皇座之上。看着阶下的玄奘,她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个俊朗的和尚,只觉得他有些眼熟。

女王打量着玄奘,玄奘也紧盯着女王。因为他也觉得奇怪,他只是一个穷酸的和尚,自打记事就在化生寺读经,从未离开寺庙一步,按理说不应该与眼前的女人有任何的交集,但眼前的女王却让他觉得十分亲切。

“你就是那取经的玄奘?”

“不错,正是小僧。”

“怎么?只你一人就能走到十万八千里外的天丽?依我看你还需要个伴。”

“阿弥陀佛,女王说笑了。此次西行取经路途遥远艰辛,哪里有人愿意同行。”

女王换了姿势,倚靠在皇座之上,比之刚才少了几分威严,多出几分妩媚。她脱去鞋子,暴露出一双玉足,拉了拉领子,又显露出半对酥胸,把阶下的玄奘看红了脸。

“难道我就不能伴圣僧取经吗?”

玄奘羞红了脸,慌慌张张回道:“阿弥陀佛!女王莫要取笑小僧,陛下乃万金之体,怎能与我同行取经,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女王见玄奘如此羞涩不禁心头一颤笑道:“圣僧莫要慌张,方才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玄奘低头道:“阿弥陀佛,小僧自小在寺庙长大,不近女色,方才让女王看了笑话。”

女王伸手遮了遮自己的笑意随后又问道:“不知大师要取的是什么经?”

玄奘不解:“女王知道我是取经的玄奘,却不知我要取的是大乘佛法?”

女王哈哈大笑道:“大乘佛法嘛,我们这也有,还是从天丽国取回来的。你若想看,拿去便是,何必再费这许多周折去取?”

玄奘此刻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知道女王到底是在取笑自己,还是真的派人去天丽取来了大乘佛法。

女王见玄奘半天说不出话知道他不愿相信自己于是又笑道:“怎么?那乞丐一句大乘佛法玄妙无比你就能马不停蹄的朝天丽走了五年。我西凉女王贵为万金之躯,说出来的话还不如那个乞丐可信?”

玄奘闻言连忙行礼说道:“女王好意小僧心领了,只是若非小僧亲自去取岂不是失了诚意?”

女王听罢笑的更加大声,取笑道:“诚意?你玄奘光是走到我这西凉女国就用了五年,而从我们西凉女国出发到天丽只需短短三年。要按照你的意思,我们取来的经书倒不如你们唐国取来的有诚意?”

玄奘仍不死心问道:“那小僧再斗胆问女王一句,女王如何证明你们取来的是大乘佛法?”

女王似乎有些失了兴致不屑道:“莫非你取经之前就见过什么所谓的大乘佛法?”

玄奘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冒金星,终于两腿不受控制瘫坐在地上。

“来人啊,扶大师下去休息吧。”

此后,唐国再没有收到玄奘的消息,而唐国的江湖也不知为何开始沸腾了起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释经传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