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
对于而今华夏的真正的戏曲来说,就是因为太过曲高和寡。
无论是词曲,还是戏里的艺术和文化。
鉴赏起来,都需要一定的基础。
老一辈那个时候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
戏曲,尤其是京剧,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迅猛发展起来。
但到了现在,年轻人有太多消遣娱乐的方式。
而戏曲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创新,慢慢的就凋零了。
唱了几辈子戏的叶晴雪对于戏曲的情愫,自然无法用只言片语去形容。
不过当下戏曲如此。
他虽说觉得有些可惜,倒是也不至于太过颓丧。
只能说真正懂戏的人少了,并非是没有了。
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
因此。
尽管刚刚台下只有三十多满脸皱纹的老人。
可他们一声声内行的叫好,便是叶晴雪唱戏的最大动力。
又和中年人寒暄了几句。
叶晴雪便转头帮自己戏馆的其他人开始收拾戏台上的道具戏服之类的东西了……
…………
中年人看着高搭的戏台上,想着刚刚自己老父亲满脸的笑容和得意,觉得这五万块钱的“包银”塞得确实是值!
尽管他不懂戏。
但刚刚戏台上的扮演小尼姑的叶老板,极尽女人风情。
那小尼姑身世凄惨,一颦一动,都让人怜惜不已。
自家老爷子,更是听得泣不成声。
一边哭,一边还要大声喊好。
说真的,他都没有想到戏台下自己八十多岁的老父亲竟然会这么投入……
自己确实是在外面赚了点小钱。
按照自己村里的习惯,在外面出息了,回家肯定要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情。
当然,这多多少少也有些显摆的成分在里面。
像修路啊,造学校这种事情,他这点小钱肯定不够格。
本来他和老父亲商量着,说弄一顿杀猪宴吧,请全村来吃。
但老爷子听罢,摆摆手。
表示你真有那份心,就去京城市的戏馆把叶老板请过来。
能请他过来给村里老人唱出戏,我这老脸也有光。
就这样。
他花了大功夫,这才请到了自己父亲口中的叶老板。
之前,他还有些不以为然。
一个唱戏的,怎么和明星一样。
可听了戏,再看台下那帮老人们的反应。
他才明白。
这戏曲,对于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而这个叶老板。
无论是台上的风情,还是台下的气度,也确确实实当得起叶老板这样的称呼。
唯一让他觉得有些不好受的。
就是这戏美确实是美,可除了老一辈,真没人爱听了。
…………
另一边。
叶晴雪将行头道具什么的收拾好了。
装了卡车,回到戏馆之后。
把“包银”交给了束儿。
束儿是叶晴雪的跟包,也是戏馆的管家。
所谓跟包,简单来说就是伶人的“经纪人”,得是最信任的人。
束儿是京城市本地人。
当初她还在上高中,偶然听到叶晴雪的戏,便着了魔一样,喜欢上了戏。
之后,读书闲暇之余便到这个戏馆子。
一来二去和叶晴雪熟识了。
唱戏得从小时候学起,束儿自然是唱不了戏了。
但按照她的说法,她太喜欢戏了。
现在她还在京城市上大学,但基本除了必要的课程,一直都待在戏馆里。
这样算起来,束儿也算是跟了自己五年多了。
接过“包银”之后,束儿把钱拿出来之后,便满脸惊喜道。
“晴爷~~~这次的主顾这么阔绰,估计得有四五万了吧。”
叶晴雪哑然失笑,“五万。”
其实对于“晴爷”这个称呼,叶晴雪以前的时候吐槽过。
但束儿说,自己看过的和戏曲有关的电视剧里。
跟包的,都是这么喊自己的角儿的。
一来二去,非但束儿没改过后,反倒是这个戏馆的其他人也都跟着晴爷晴爷的叫了。
束儿想了想,“晴爷,咱戏馆暂时没用大钱的地方,这钱我就存着了。”
“好~~~”叶晴雪点点头。
戏馆的收入不多,勉强能维持众人的工资和开销。
自己的钱和戏馆的钱是分开的。
戏馆的收入,便由束儿和自己一起保管着。
这么多年,戏馆单纯依靠唱戏的收入还能维持下去。
这点,少不了束儿的打理。
叶晴雪点头之后,束儿便哼着小曲拿着包银离开了。
而这时候。
叶晴雪也突然记起了之前有个自称余悦的人,给自己打电话一事。
李琴,他是认识的。
私交还不错。
确切的说,叶晴雪指点过这个华夏名角儿。
之前虽然那个人打电话说的匆忙,但叶晴雪还是没有拒绝。
一是李琴老师平时也没少帮自己戏馆的忙。
再者,他大概明白这对于华夏戏曲是件好事。
于是,他赶紧返回自己房间,打开了电脑。
一个小时之后。
他拿起笔,写下第一句歌词。
【可——叹——
秋鸿折单复难双、痴人痴怨恨迷狂】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