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我真不是粗鄙之人 第三十二章 朝堂之上!

徐显最终以三千五百万钱的价格打动了张让。

有这么多钱,完全能够买下三个苦寒之地的郡守。

虽说规定是两千万一个郡守。

但一些贫苦的之地的郡守,哪怕是一千万钱都没人愿意去买。

没什么油水不说,搞不好还要闹出民变。

这种地方要来干什么用?给自己添堵吗?

搞定了张让之后,徐显又马不停蹄地约见了赵忠。

为了不让赵忠多想。

他一样是奉上了三千五百万钱和两颗珍贵的东海珍珠。

到时就算两人对帐,那也只会说他徐显会做人。

几天后,刘宏挂着一对熊猫眼出现在朝会之上。

他的确是有些操劳过度,但那不是因为要处理政务。

纵观整个东汉195年的历史,就没几个皇帝是需要勤政的。

名义上虽然是皇帝,但基本行使不了皇帝的权力。

需要干的事,都由下面的士大夫代劳了。

听话你就是皇帝,不听话那皇宫里就会发生宫变。

这也是东汉朝独具一格的特色。

刘宏之所以这么虚,那是肾出现了毛病。

高强度地透支,让他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

“陛下!臣弹劾中常侍张让、赵忠卖官鬻爵、中饱私囊、豢养死士等十二条大罪。”

“请陛下除此二贼,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刘宏刚坐下,下面就响起了侍中张钧洪亮的声音。

这基本是每次朝会固定的节目了。

张让、赵忠二人更是连脸色都没有变,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

就算张钧不出头,也会有其他黄门侍郎来起这个头。

只不过张钧这个人比较头铁。

哪怕是其他人起头,他也要跟在一起大声附和。

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世家大族推出来的代言人。

刘宏当然也是烦透了这个张钧。

但他知道杀了一个张钧毛用都没有。

今天杀了张钧,明天就会有李钧、王钧这些人跳出来。

甚至比之前的张钧还要跳得更欢。

说到底,这些人都是世家抛出来的弃子。

真正的幕后之人,就跪坐在所有大臣们的最前面。

这几个人才是刘宏真正要对付的人。

杀了这几人当然也容易,但后面来的一定还是这几家的人。

归根到底,是皇帝现在除了宦官和外戚之外,已经没有可用之人了。

清流倒是会支持皇帝,但他们同样见不得宦官掌权。

殊不知没有这些宦官捞钱,大汉朝的天下早就乱了。

杀宦官也容易,可是杀了这些人,世家会把利益让出来吗?

怕是一散朝,所有人都在弹冠相庆,甚至还会把自己比喻为救世主。

至于出钱出力?

拜托,这大汉朝的天下可是姓刘的。

它既不是姓袁,也不是姓杨、更不是姓王。

所以我们出的哪门子的钱?使的哪门子力?

我们是来为天下谋福祉的,可不是给你皇帝送钱来的。

财政有困难,那也是你皇帝的事情,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阿父,今日可还有什么事吗?”

刘宏用实际行动无视了张钧,更是当场称张让为阿父。

士族天天恶心他,他当然不能无动于衷。

看看到底是谁在恶心谁。

“回陛下!今有兖州富商徐显徐元信,谋求汉中太守之职。”

“虽然商贾出身,但不改其志,言说愿为我大汉固疆守土。”

张让没好意思说出徐显的原话。

实在是这汉中和凉州八竿子打不着。

凉州虽乱,但汉中却算得上是一片乐土。

“什么?一介卑劣商人也妄想出任太守之职?陛下!这张让误国啊!”

这回出声的是卫尉杨彪。

士人的骨子里,天然地看不起商人。

商人可以赚钱,但绝不能出仕,更不能身居高位。

虽然徐显只要求一个郡守之职,但这也是不能容忍的。

“陛下,这徐元信臣已经见过了,其相貌端庄,人品也是上佳,可不能因为是商人就小视于人啊!”

这次是赵忠顶上了。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收了这么多钱,要是不多美言几句,今后的生意可就没法做了。

看到张让和赵忠同时为徐显出声,太常刘焉震惊了。

没有足够的钱财,能够让这两人如此力挺?

怕是徐显在这二人处,大大地出了一次血。

此到这些,要是没出意外的话,刘焉不打算出声了。

虽然刘岱也让他帮忙美言几句。

但现在这形势,有他没他已经无所谓了。

杨彪听到张让和赵忠二人自称为臣,心里就膈应的慌。

身体都残缺了,还算狗屁的臣?

“大胆赵忠!你与张让狼狈为奸,是欺我百官无人吗?”

“臣请陛下诛杀此祸国二贼,有这二贼在,我大汉将永无宁日啊!”

有大佬杨彪开始出头,士人便开始争相跟上了。

大有将张让、赵忠二人当场格杀之意。

“杨卫尉言之有理!阉宦不除国无宁日。”

“不错!低贱的商人都能出仕,将我等习圣人之道者,置于何地!!”

“臣等恳请陛杀诛杀张让、赵忠二贼!”

。。。。

看着已经像菜市场一样的朝堂,刘焉嗤之以鼻。

他虽然看不起宦官和商人,但他更恨这些士族出身之人。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是真的不在乎这大汉朝的死活。

他相信有这些人的神助攻,徐显的事情更稳妥了。

刘焉不知道的是,他要不了多久就会后悔死今天的不作为。

因为他将会是重开州牧制后的第一任益州牧。

想北上进入关中,汉中是迈不过去的坎。

黄巾之乱爆发后,刘宏便知道他在上面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所以他选择了重开州牧制。

他明白这会留下无穷的后患。

造成各州牧拥兵自重,对抗朝廷。

但那也比坐在洛阳等死强。

这黄巾都摸到身边了。

可他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并且还是从何进的口中得知。

可想而知世家对天下渔轮的把控,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刘宏不明白什么是革命,因为他没有看过周易。

但他做的却是同样的事情。

他知道大汉朝到了不得不下猛药的时候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我真不是粗鄙之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