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不要让咱失望,明白吗?”朱元璋平静的说了一句,便闭上了眼睛。
“请皇上放心!”
于是吴风也退了出去。
蒋献在经过宣德门时,城墙上忽然出现一支弓弩手,对准蒋献就是一轮速射。
“咻咻咻!”
蒋献条件反射的躲开了几箭,但满天的弩箭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抵挡,最后蒋献被射成了一只刺猬。
临死前蒋献,大声喊道:“皇家无情也”,便死翘翘了
片刻后。
吴风上前就补了几刀,随便找个坑把蒋献给埋了。
历来锦衣卫的竟争是最残酷的,上一任指挥使也是被蒋献给干掉的,而现在蒋献也落的了同样的下场。
或许将来的吴风也是如此。
没有人能在这个位置上干的很久,因为他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既有监察百官之权,又有处理百官司之权,这个权力相当于是皇帝了,想让谁死就谁死,所以为了不使尾大掉的情形发生,朱元璋只能定期的就清理锦衣卫的头头来震慑下面的人。
吴风上任后,第一时间追查起昨晚百官出城的事,随后他沿着踪迹一路追到了福省的码头处才收手。
这时吴风知道,这些人是出海了。
于是吴风带着这个消息回京了。
“啪!”朱元璋听闻后,当场摔烂了一个碗,大声喝道:“咱不管他们躲到哪里,你们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给我追回来。”
“是皇上。”
于是在吴风的主持下,他带着旨意来到海事部要求出海寻找蓝玉等人。
但在吴风离去后,朱元璋的耳边隐约响起了当时朱允熥离殿时的话。
“此翻离去,则朝中无人矣!”
“难道真的是此子所为?”朱元璋很不愿意相信朱允熥的话,但事实就摆在眼前,他不得不信。
哪有这么巧合,上一秒刚刚将朱允熥废为庶人,后一秒朝中的半数官员就一夜消失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朱允熥又凭借着什么让蓝玉他们敢这样做呢?
想到此,朱元璋忽然间站起来,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露出一股惊骇之色。
“难道,朱允熥那天在朝中说的都是真的?”
“他真的只带了十八骑便灭了蒙古108寨?”
“他真的在大明建了一千所学堂,教百姓读书?”
“他真的只用了三计便让安南国覆灭?”
“来人。”
朱元璋大声的喊了一句,很快一名内官走了进来。
“皇上。”
“派人去叫朱允熥进宫,朕要见他。”
“是。”
.......
冷静下来的朱元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想不明白,朱允熥如果真的有那么大的势力,为什么锦衣卫查不到?
他想不明白,蓝小二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为什么要背叛他?
他想不明白,其他的淮相将领居然也一同的消失了,是为了什么?
这时,朱元璋有种预感,内官此行去,肯定是找不到朱允熥的。
果然,不一会后,内官匆匆的进来说道:“禀皇上,朱允熥昨天被贬为庶人后就直接出了应天城,现在已不知去向。”
“大胆,尔为阉人奴才,安敢称主人全名?”
“来人,将这条阉狗拖下去杖毙!”
“是。”
“皇上饶命啊!”这名内官一时不察,刚好惹怒了正在怒气上的朱元璋,结果丢了性命。
很快两名侍卫上前拖走了内宫,在殿下不远处给活活打死了。
这时,朱元璋忽然想起,朱允熥走时说会天下大乱的话。
这换作往常他肯定不放在心里,但是现在朝中的官员不见了一半,由不得他不相信。
“天下大乱?”
“咱就不信了,现在大明四海太平,百姓有衣有粮,怎么可能会天下大乱呢?”
想到此,朱元璋的心稍安了一些。
不过,现在立了朱允炆为太孙,是时候给他一些压力了。
于是朱元璋想了想开口道:
“传旨!”
“即日起,太孙朱允炆随朕处理朝中事务,凡朝中事务先禀报太孙处理后,再向朕禀报。”
“是皇上。”
.......
燕北。
此时的朱棣刚刚返回此地,就收到了瓦剌和鞑靼准备联手入侵中原的事。
“报,禀殿下,不知道什么原因,瓦剌和鞑靼联手了,准备在月底入侵我大明。”
“什么?”
朱棣吃惊的叫了一声。
本来一个鞑靼已经够难对付了,现在要是让他们联手,这燕北恐怕就守不住了。
于是朱棣上前问道:“查清楚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联手吗?”
“不知!”探使摇头表示不知道,但随后又说道:“我们的探子来报说,两个汗国上下都非常兴奋,军心也非常旺盛,似乎高喊着报仇的字眼。”
“报仇?”
朱棣听到这词后,陷入了沉思,心想道:“难道是要为前元报仇?”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