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刘三吾见朱元璋没有追究的意思,他也不好继续逼问。
要知道眼前的这位主,可是是个屠夫皇帝,万一惹得不高兴,殿上的人一个也别想活。
“殿下,不知道你还有何能?”此时的刘三吾的语气也发生了改变。
刚才朱允熥辱孔师,惹怒了朝中的文臣,也惹怒了他这个文臣之首。
要知道孔夫子可是天下文人之师,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神,孔师的地位在他们心中可是胜过了皇帝。
现在朱允熥居然说自己的才能超过了孔夫子,这让他们怎么受的了呢?
朱允熥没有理会那些文臣吃人的眼神,而是又上一层龙阶。
“皇爷爷。”
这时朱允炆见此后,再也忍不住了。
因为他看到朱允熥这个弟弟一步一步的向他走来,他不自觉的感到一股心慌。
“大孙,将来你是君了,要学会容忍,学会宽容,明白吗?”朱元璋是在提点朱允炆将来登上皇位后,让他心胸开一些,要容忍一些藩王的怪异行为,比如眼前的朱允熥。
“我明白了。”朱允炆也不知道明不明白,回了一句。
朱允熥还是旁若无人的登上了第三道龙阶,似是诉说,似是回忆的说道:“治国何也?唯民富国强,反之则国破家亡也。”
“昔在安南,孤使三计便让其国亡民乱。”
“其一、遣贵族进一步剥削百姓,民无以赖存之。”
“其二、抬高其商物之价,民不可买其使也。”
“其三、计使其税收至百年之后,民不能活其矣。”
“如此三计,让民不可盼,不可依,不可活,则必反也。”
“半年,民推翻安南陈王,逐跑来大明求援复国。”
“孤治国之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治大国犹如烹小鲜也。”
朱允熥还真是没有吹牛逼。
在他十二岁时,游历安南,为了让商行入驻安南,便想出了这乱国三策。
他首先是找到了安南手握实权的大将军,问他想不想当皇帝。
后者经不起诱惑便同意了下来。
于是这位大将军与各大世家搜刮民脂民膏,准备谋反的资本。
其次,朱允熥散发谣言,说是大明要攻打过来,导致各大商行的物价上涨了数倍不止,最后百姓连稻种都买不起了。
在最后,朱允熥怂勇低层官员说,大明携带百万兵马过来,要灭了安南,让他们赶紧收一笔重税后跑路。
这一收,各地官员竟把税收到了一百年之后。
随后,也正如朱允熥所想的那样,底层的民众没有了活路,只能反抗,一时间整个安南大乱。
安南陈王见状立即委托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平乱,但是大将军在得到兵权后,立即将刀口转向王室,要不是陈王跑的快,恐怕早已成了刀下鬼。
现在这位大将军已经成为了安南的新一代国王。
这位新国王的名字叫:胡一元。
而朱允熥也顺利的让他的商行进驻了安南,并占据了各行各业,在安南站稳了脚。
“殿下你说安南内乱是你一手造成的?”一名曾经的南云布政使站出来问道。
朱允熥没有否认,直接应了下来:“正是!”
“荒谬!”这名官员大声的反驳着,他朝朱元璋拱手道:“皇上,当年安南内乱,臣也知晓。”
“这根本是陈王身边的大将军发动了政变,才导致陈氏王朝垮台的,而不是殿下的什么乱国三计。”
“淮王殿下,为了上位,不断的诉说着虚无缥缈之事来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其言已犯了欺君之罪,臣斗胆请皇上将淮王拿下,交与大理司严加审问!”
“不错,严大人此言句句属实。”
“当年我也在南云,确如严大人所言。”
.......
几名官员站了出来力挺刚才那名官员之言。
后面这几人看似无私公道,但背地里他们都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朱允炆一党。
没错。
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深知自己娘家没有势力,所以她为了朱允炆能上位,降低了她的身份与朝中官员交好。
一来二去,自然笼络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官员为其卖命。
主位上的朱元璋也有些拿不准。
当年陈王向大明求救,他是知道的,后来他还接到了京里,只是当时北方战事吃紧并不能出兵帮其复国。
两年后陈王就死了,现在想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朱元璋看向那个背影问道。
PS:新人写书不易,每天保底5更,每天都会尽力爆更,如果每天数据爆炸,不用多说,我通宵也会加更写的,现在求鲜花,评价,评论,求一切,谢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